比成年人“996”更窒息的,是《小舍得》中的小学生内卷

教育话题最近几年成了电视荧幕上的常客,这一次出手的是小学生内卷,把成年人的压力过渡到孩子身上后,《小舍得》刷屏了。

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小系列”第三部把目光聚焦在了小升初,豆瓣开分7.5,来头不小的这部新剧,播出即炸热搜。

因为反映的问题足够真实,所以能引起共情。

为了教育,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无比令人发愁。播出至今的《小舍得》毫无意外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直指这是可以贩卖焦虑,也有人说我们该反思教育关键问题了。

既然热度不断飙升,那就一起来看看,这部影视剧到底反映了怎样的一个中国家长真实现状。

三个家庭,孩子同班都在5年级,都面临着小升初的难题。

南俪(宋佳饰)和夏君山(佟大为饰)这一对夫妇,对儿女奉行快乐教育,即不看重成绩,只希望孩子快乐长大。

比起孩子的成绩,他们夫妻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才艺。而另一组家庭的“虎妈”田雨岚(蒋欣饰),则是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学习千万不能放松”挂在了嘴边。

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一次考不好就跟天塌了一样。

第三个家庭是两家的保姆,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的眼泪。这家的孩子就是田雨岚心心念念的“天才儿童”,智商140,来了以后考试就是全班第一。

偏偏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却是一个重组家庭的成员。哪怕有那么点阶级差异的意思,他们却都不约而同地梦想着考上好初中。跟应对高考的态度一样死死盯着孩子的成绩,然而这一步仅仅是教育内卷的开始。

就好像一开始的家庭聚餐,给孩子吃点水果都搞成了拼娃现场。

自以为高明的强调吃甜食影响智商。

扭头拿水果考起了英文。

另一位则是满脸骄傲让孩子给外公表演起了唱歌。

看起来家庭聚会其乐融融,实际则暗潮涌动。

这场面一看,就是多少人曾经的噩梦。你家多才多艺,我家就学习优异……国剧中难得见到如此真实,上来就把攀比孩子摆到了台面上。

哪需要什么设争议布局开撕话题,这还不够窒息?

这明里说让儿子学习别人,暗里句句话都在拉踩只会唱歌的女孩,每句话都是顶级凡尔赛文学,秀出自己教育上的优越感。

这些全然是影视作品加工效果吗?

真实社会其实更夸张,现在的小学生,也流行着成年人苦不堪言的996社会,早已没有了所谓童年概念。

启蒙教育、超前教学……无时不刻不令人焦虑。

剧中的南俪和丈夫时时强调希望让孩子享受快乐童年。可作为学霸出身的他们,看到女儿老考倒数后也开始动摇了。

谁都无法甘心自己孩子落后。

甚至在看到周围同学在外学习的样子后,原本听从爸妈安排的快乐小姑娘也主动提出了补习要求。

看吧,你不补习,别人在补,即便在同一起跑线的孩子,有些人就是先跑了一步。

有朝一日,开明教育也成为了孩子的负担。

为了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小欢喜》这部剧中出现了一个新词,叫“军备竞赛”。

简单来说,小学生该玩吗?不,他们已经连大学都被规划好了。

于是有网友说,这部剧还是在贩卖焦虑。

不过有一点不要忘记,戏剧本就来源于生活。

光是想想轻松解压,那就能逃避教育议题的现实吗?

之所以观众觉得窒息,还是因为代入感强。有太多的家长都是这样,因为我认了命,那我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认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就像频繁在热搜上出现的田雨岚,原生家庭极度不顺,母亲改嫁后才改变了阶级和命运,所以她哪怕知道自己这样处处攀比的样子讨嫌,也不不用力维持住现在的一切。

所谓越鸡血,代表越不安,不得不靠对孩子的教育来得到安全感。

是的,电视剧中焦虑无处不在,可这何尝又不是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反思呢?

三个五年级孩子的现状对比后,其实很多人忽略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还有年纪更小的一个孩子超超,仅仅是幼儿园阶段,就已经输在了起点。

同龄的孩子已经实现了中英双语,可超超连基本的英文对话都不会。

其实无论南俪还是田雨岚,他们对教育的态度都不算错。

想抢先一步成为人生赢家,必然要牺牲更多;而得到了快乐童年,也要做好技不如人和未来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

没有《小舍得》怎么能扎心?生活本来就是两难,谁也逃不开这样的选择题。

当剧中老师问有哪些孩子上过培训班时,看着这齐刷刷的背影,相信很多成年人都会有所触动,谁不曾这样被社会裹挟着前进?

时代发展和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人可以预计。

既然生活已经如此,那到底还能做些什么,才是《小舍得》真正想呈现给观众的东西。

为田雨岚焦虑,为南俪鼓劲,为米桃热泪盈眶……为《小舍得》中的人间真实养娃记思考。

既然焦虑已经存在,那就不可能为了一部电视剧改变,“养儿也是育己”,只希望现实社会中苦苦挣扎的家族和孩子们。

谁都别被教育所扭曲。正如剧名所传递的价值观,有舍才有得。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可也要记得人生远不止这一条路才能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