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张厚载及其京剧评论(沈达人)
总之,这场关于旧戏的争论,除周作人《论中国旧戏应废》、《人的文学》两文涉及旧戏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围绕戏曲形态的特征及其美学原则展开的。胡适、傅斯年、钱玄同、刘半农、陈独秀诸人,尽管于提倡新文化、新文学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对中国戏曲不甚了解,是以西洋近代写实话剧为标准,轻率否定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戏曲,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显而易见。张厚载出于捍卫传统文化的目的,以一普通大学生起而同当时文化学术界的权威们论战,勇气首先可嘉。虽然他的理论尚不完善,也欠深度,但他挑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近代戏剧理论批评史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著作三种概述
1912年至1924年,张厚载即于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公言报》、《星报》、《北京晚报》发表京剧评论文章;1929年至1935年,又于天津的《商报》、《大公报》陆续发表京剧评论文章。其后,他把1912年至1918年的108篇文章编成《听歌想影录》(又名《国剧春秋》),署名张聊公,于1941年由天津书局出版;又选择1916年至1935年偏重记事的文章65篇,另加附录5篇,编成《歌舞春秋》,署名张豂子,于1951年由上海广益书局出版;原拟再编上两种文集未收文章为《听歌想影续录》,终未实现,是为憾事。
张厚载文章的特点是融记事与批评于一体,而首重记事。如对梅兰芳《孽海波澜》、《邓霞姑》、《天女散花》、《童女斩蛇》、《麻姑献寿》、《西施》诸剧首演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谭鑫培、孙菊仙、陈德霖、王瑶卿、尚和玉、杨小楼、汪笑侬、余叔岩、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诸伶的演出实况,皆有确凿而具体的记载。1918年4月,冯幼伟借金鱼胡同那宅演戏,为太夫人庆贺70寿辰,张文记曰:“是日裙屐纷纶,气象繁缛而所召诸伶,尤极一时之上选,所演各剧,更极一时之盛会,盖近来堂会中所未有之大观也。”然后历述茹富兰《战濮阳》、白牡丹《虹霓关》、程艳秋《武家坡》、杨小楼《长坂坡》、梅兰芳《春香闹学》、刘鸿声《上天台》、贾璧云《打花鼓》、田桂凤《拾玉镯》等剧演出情状。1921年9月,程砚秋、谭小培合演《汾河湾》于华乐园,张文记曰:
“一时老名士,如樊云门、林琴南、罗掞东、狄楚青,皆出席于第二排座上,余恰坐于琴南师之侧。师见砚秋扮柳迎春,于吩咐丁山一场,语余曰:'砚秋真细极了。’其后见谭小培扮薛仁贵,至打背躬时,念'想我离家一十八载,不知他贞节如何,……倘若失节,……将他杀死’一段,师又语余曰:'真混帐。’余以琴南师之批评,虽极简单,而于砚秋之好处,及旧剧之疵点,都能一语道破,故特为此笔记之,亦犹夫子之门人记夫子之言耳。”1922年9月,梅兰芳演出《风筝误》于真光院,张文记曰:“刚上场时,黎元洪携其眷属,缓步而入,在第四厢坐定,全场座客多为注目,黎衣黑色西装,戴平顶草帽,态度颇安闲和蔼,无骄矜之色,亦可谓能行平民主义者矣。”所记皆亲聆目睹的实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无怪金梁有感曰:“春秋之作,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此物此志,唯聊公与我有同好耳。”
张厚载的文章又于记事中寓批评,而涉及剧目思想内容者极少,绝大部分是对演员艺术的评述,反映了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北方京剧艺术所达到成就和水平。张氏有多篇文章论及谭鑫培晚年演出的《洪羊洞》、《琼林宴》、《失街亭》、《空城计》、《击鼓骂曹》,又于谭氏逝世后作《谭鑫培盖棺论定》一文,盛赞谭氏成名与演剧善于推陈出新的密切关联。略谓:“自长庚以后,惟老谭能神明于规矩之中,推陈出新,使观众心悦诚服。《卖马》、《南阳关》等剧,初不为时所重,常演于开场第二、三出,经老谭一唱,化腐朽为神奇,遂成绝调。老谭又能将剧中唱白,随时增减,以期进步。《空城计》第二场出场,老本子原系【西皮慢板】一段,老谭于后场城楼,特增一段【西皮慢板】,遂将此场唱词删去,改以'兵扎祁山地,要擒司马懿’两句,弥觉简捷。”
对梅兰芳演艺的评说更是张氏剧评的主要内容,无论老戏或新戏,几乎每剧有评,梅氏的才华由此得到多侧面的表述。如论《贵妃醉酒》:“旧京名角演者,以余庄儿、水仙花、路玉珊三人最负盛誉,梅兰芳以青衣兼演此剧,亦殊可取。唱'玉石桥斜倚栏杆靠’一句时,一手打扇,一手斜叉腰间,神态煞是美观,身段亦颇柔软,醉后眼神,亦甚微妙,含杯折腰之舞,尤见稳练,下场时唱'冷清清独自回宫去也’句,露出一腔幽怨无可如何之神情,表演之细,允称难得。”如论《木兰从军》:“其本子系通俗教育会所编,又经文人略加藻饰,情文遂斐然可观。前半最佳处,在改装出发后之一场,昆曲有【新水令】、【折桂令】两折,词句皆老鹤先生(李释戡)所填,颇饶兴味,梅郎连唱带做,异常出色。……后本则唱小生【西皮倒板】及【慢板】一段,最为动听,而扎靠穿厚底靴,居然态度稳健,此尤非梅郎之绝顶聪明不能办。”歌衫舞袖入目皎然,恍惚之间顿为陈迹,舞台表演艺术瞬息即逝,有这样的文字把当时的实况记录下来,用心和意义也是值得赞许的。
张厚载为文还善于在比较中做细致分析,以突出技艺的各自特长,以及演艺的继承和递嬗。如评孙菊仙:“(《托兆碰碑》)二场之反二簧'叹杨家’一段,词句腔调均与谭有立异之处,数郎一段,有天马行空之妙,第二段'东荡西除南征北剿’直至'无有下梢’句,一气呵成,尤极动人,而'无有下梢’句,戛然而止,与谭派之'我的儿呀’,余音不绝者,亦复大相径庭。此戏为谭氏名剧,菊老演之,处处与谭立异,诚所谓异曲同工矣。”如评尚和玉:“尚伶之架子稳健……有独立如、平翻似燕之概,……手使双锤,旋转舞弄,全符节拍,而唱曲牌时,连唱带做,不作力竭声嘶之态,尤为难能。至其描写李元霸之性格……忠诚愚憨,传写逼真。尚伶此出,实在小楼之上。”如评孟小冬:“(《空城计》)城楼之【慢板】及【二六】两大段,全场凝神静听,小冬气度安详,声韵圆到,追步谭氏处,几可登堂入室,使人回忆当年之小小余三胜,盖小冬今日之扮像、音调,宛然20年前余叔岩之声容也。”评价公允,更见功力,在当时影响颇大,故而李秩斋为《歌舞春秋》作序有云:“豂子先生,壮游北部,历观名家之作,不可胜数,凡有记述,举国传诵,一字之褒,荣逾华衮,故并世论京剧者,莫不以豂子为坛坫也。”
1951年,上海《大公报》出版了《京戏发展略史》,署名张豂子。全书分六章:(一)京戏构成的经过;(二)京戏扩展的形势;(三)京戏演变的概况;(四)京戏意识的检讨;(五)京戏艺术的估价;(六)京戏改革的展望。作者力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京剧的发生、发展、成熟、兴盛,剖析京剧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成就,展望京戏改革的未来,是史论结合的一部专著。本书的特点在于:以演员为重点,同时从剧本内容、技艺、形象、剧场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京剧的演变过程。又一分为二地辨析京剧剧目的思想内容,且从写意方法的高度对京剧的唱念做打扮做了简要阐释。最后归结于推陈出新,对京剧的未来寄予厚望。张厚载回到上海后因病闲居,但未忘怀京剧事业,除编著文集、专著,还献出多年珍藏的、有些已是绝版的多位前辈艺人的戏照,表现出高尚情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