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待我回家。
春节未至,立春已多时。
今年的春天,仿佛来得早了一些。春天,正盛开在回家的路上。然而许多人选择留在原地,让春天先于他们抵达家乡。
往年此时,几亿人满怀憧憬地奔波于旅途。不知今年这条路上,是否还有你的身影?春的气息,缓缓吹进了故园,重新唤醒着那片养育过我们的水土。此时故乡正好,若是有我们在场。
故乡在等待,春天在感召。无论千里跋涉,还是望眼欲穿,愿这个春天经得起我们的等待,或早或晚,愿我们都可以回去,在家乡的春光里,重新做回一个被抚慰的孩子。
春天,且代我回家。春天,请待我回家。
家与年,两个简单的字,连在一起的时候,便有了一份奇妙的魔力。
一到年根,人们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出回家的躁动。年,一年又一年,驱动着当今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走上归乡的旅途。
角马迁徙,是为了水草。大雁迁徙,是为了阳光。鲑鱼迁徙,是为了繁衍。中国人一到春节,就要奔回故乡,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眷恋和乡愁,可以带给我们生命的温暖。
回家的路,连接着我们的人生来处和精神归途,也连接着一条永远断不了的血脉。
过年没有圆月,然而思乡之情却会被无限地放大。一到这个时节,仿佛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挣钱不重要了,工作不重要了,交际不重要了,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过年,一切都可以放下,只有故乡在心头越来越重。故乡,有我们的血缘亲情,为我们掸落一年的灰尘。年,有祖祖辈辈最简单质朴的信仰,寄托着我们团圆的梦,像那首歌里唱的: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只有走出故乡的人,才知道故乡意味着什么。只有选择留在原地的人,才知道我们为之舍弃了什么。
日暮乡关何处是?一个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
故乡,是我们最先熟悉的世界。故乡的生活,是我们生命最初的岁月。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故乡。然而在社会的变迁和转型中,不知多少人的故乡渐渐崩塌,不知多少回乡的路变得曲折而模糊。
时至今日,我们仍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又潜藏着不安。城与乡之间,连接着人们的追求与故梦,也缠绕着我们的不解和纠结。
人们总说年味变淡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也挤压了乡愁的生存空间,令它看上去日益脆弱,时而令人困惑。
年,或许是维系乡愁的最坚实有力的纽带。
每至此时,我们会格外意识到自己对家乡的眷恋。故乡与年,勾勒出人们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对于背井离乡、在城市奔波劳作的人,故乡是家、是亲人,是奋斗的目标,也是幸福的寄托。
尽管传统意义上的宗族大家庭早已解体,但是家庭观念在中国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回顾历史,一百年前,中国引入西方太阳历时,曾一度废除了旧历春节。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坚守,依旧过着自己的年。年就这样顽强地生存下来,传给了今天的我们。
世界从来不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事莫测的变数中,文化的力量超越一切,它的坚持一如既往,矢志不移。
变化一直在酝酿,尽管有时显得突如其来。在异乡过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想都未曾想过的事,如今却一下子成为了现实。
一个地方是否让你有归宿感,或许可以有一个判断标准:你是否喜欢在这个地方过年?
对于许多在异乡过年的人来说,或许这是一次别样的体验:可以从内心深处发现自己与这个地方的关系,有多少亲近,有几分疏离,对于那份萦绕不绝的乡愁,我们在哪里安放,又如何将其缓解……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它们之间,似乎总有一道藩篱,横亘在那里。
其实,与其说存在一道障碍,不如说有一种失衡。我们有许多珍贵的价值,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失却了,我们渐渐习惯于人际冷漠、精神疏离……留恋原乡,记住乡愁,是一种文化坚守,也是我们拒绝放弃内心中最温情的东西。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国”是“家”的延续。一个社会的组成,一个族群的凝聚,一定有些共同的东西,产生出强大的向心力。春节,团聚起一个一个小家,唤醒人们对家庭、对亲情、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唤起的,是作为民族一分子的自觉。
心安之处即是吾乡。乡愁,是故乡风物,是亲人故旧,也是文化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我们距离家乡那么近、又那么远的时候,或许更能深刻地体悟到,真正维系我们的是什么。
故乡,是溶解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无论何时,在我们心中,家代表着最大的价值。
春天已经到家了。无论你已经在路上,还是留在了原地,关于故乡的一切都已如命运般被唤起。即便现实不如人意,但当那些安然的岁月重现眼前、温馨的情愫在心头浮动,那份感动仍是鲜活而深挚的。
一个年,怀揣着千万种期待。年与家,是我们共同的乡愁。在这个梦想和现实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无论你在哪里,愿每一个人内心都不孤独,愿我们一起将良辰共度。
编辑 | 喀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