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00丨有天爵,才有人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00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16》)
孟子说:
爵位有天爵和人爵。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倦,这是天爵;公卿大夫,则是人爵。
爵位是权威的象征。天爵是天然的爵位,即人生的价值;人爵则是人世间的爵位,即现实的功名。赵岐注言:
天爵以德,人爵以禄。
爵位虽有天人之分,得失却有相因之理。孟子接着说:
古人修养自己的天爵,即德行,而不问人爵,人爵却不求自来,天爵人爵都得到了。现如今的人,修养天爵的目的是通过声名追求富贵,为了得到人爵。一旦得到人爵,就抛弃天爵,不知仁义忠信为何物了。如此则实在是太糊涂了,最终连人爵也丢了。
孟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利禄,而是告诫人们不要为了声色货利所诱惑,而失去天爵。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禽兽,只因天爵的存在。
天爵是践行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满口仁义道德之人,往往行男盗女娼之事,最不可信。这种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了,哪里还有什么廉耻之心?有天爵,才有人爵。没有天爵,得到的人爵也会失去。天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家风传承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回复关键词“论语”,进入论语日课的学习
论语温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