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最怕5件事,再不改肝病找上门!

常言道:“百病先治肝”。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它犹如一个人体化工厂,掌管着人体内大部分的新陈代谢、物质转化等。

肝一旦代谢不正常,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心、肺、脾、肾等器官。
别以为肝没日没夜地工作,看似很强大,其实它也有脆弱的一面。

肝最怕的5件事,劝你少做

▶ 爱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10%会随着呼出的气体或尿液排出体外,而剩下90%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
所以,酒精的代谢物乙醇对肝脏的危害很大,所含的毒性高,轻则引起酒精肝,重则导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 大鱼大肉
有研究发现,一顿高脂肪餐可以改变肝功能,隐藏致病风险。
肝是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如果每天大鱼大肉,肝不能及时将脂肪代谢为糖,那么脂肪会积压肝细胞,造成“脂肪肝”。
▶ 乱服药
俗话说,药有三分毒。肝是参与药物代谢的器官,不按照医生的指导而乱服药,对肝会造成威胁。
据统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人数,约占住院病人5%以上。
因此,长期服药的人,最好定期检测肝功能,避免药物导致肝损伤加剧。
▶ 长期熬夜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解毒”的最佳时间,若长期熬夜,会使肝受损。
一项“睡眠时间与日本男女性非酒精性肝病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每日睡眠低于6小时的女性,比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女性,患非酒精性肝病的风险高出44%。
▶ 坏情绪
《黄帝内经》记载,激烈的情绪会影响脏腑。
在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从手脚判断肝好不好

肝被称为人体内“最沉默的器官”,是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无论它多累、多苦,也不会有明显、直接的疼痛反馈。
肝不好,一般会表现在手脚上,如果以下的特征一个都不占,说明你的肝很健康!

看手的“5处”

1、指甲变色、凹陷
指甲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一个肝健康的人,指甲会得到充分的滋养,呈现白里透红、有光泽,光滑且坚固;而肝不好的人,其指甲会出现异常表现。
一是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摄取、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会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相对就会升高,指甲、舌苔,甚至眼睛都可能发黄。
二是肝血不足导致指甲变脆易断、出现竖条和凹陷,应该补充身体营养,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2、肝掌
手掌血色变得不均匀,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鱼际处出现片状出血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肝掌”。
“肝掌”看上去呈通红状,但用手按压时,会变苍白,松开后又会变回通红。
3、蜘蛛痣
蜘蛛痣指的是中心点略微隆起,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按压后红色消退的痣体。
它的形成原因与肝掌相同,都是由于肝脏灭活雌激素的功能下降而引起的。
4、手背青筋凸出
俗话说“肝主筋”,当肝脏出现肝气淤堵、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时,手上就会出现青筋突出的现象。
5、手指指缝增大
肝脏不好的人,手指的中指会和其他手指出现粗细上的明显差别。一般是指根变细,中指和两侧手指之间的指缝明显增大。

看脚“3处”

1、脚底出现蜡黄色
健康的人脚底是红色的,有光泽,若肝功能下降,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便会逆流到血液中,导致脚底出现蜡黄色。
2、脚底发干、开裂
当发现脚底的皮肤干燥,且有裂纹时,证明身体内的肝细胞正在受损,此时会造成内分泌失常。
如果情况持续严重的话,将会导致皮肤暗黄、经常出现脱皮等情况。
3、脚部肿胀
肝脏负责身体内的水分代谢,它受损则水分代谢能力会出现问题,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便会在体内滞留,从而引起足部水肿、肿胀。

养肝:“3茶” “2个动作”

夏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炎热酷暑,不仅会引发中暑、肠炎等疾病,也容易使肝脏受损。
▶决明子茶
决明子性味甘、苦、微寒,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决明子也具降低胆固醇、抗菌和降压的作用。
方法:将决明子微炒、捣碎,每次用10~20克,加水300~400毫升煎煮10分钟,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 荷叶茶
荷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间接地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从而达到保护肝细胞和降脂的目的。
方法:将干荷叶搓碎后,每次5~10克,用开水冲泡,第一次泡茶的效果最好;每天可冲泡2~3包,最好清晨空腹饮用一次,祛脂效果更好。
▶ 柚子皮茶
泡茶时,应选用表面洁净、有光泽、质地均匀致密、气味清香的柚子皮。须记住一点的是,泡茶用的柚子皮不是新鲜的柚子皮,而是处理过的。
方法:先削去青黄色表皮,将白色的“棉絮”内层用开水泡10分钟,捞起用清水泡一晚上,隔天挤干水分、晒干备用即可。
每次用柚子皮6~9克,加适量清水煎煮或沸水浸泡,代茶饮用。
▶ 闭目养神
眼睛与肝脏是相通的,肝脏主藏血,滋润明目,所以养肝要养目。闭目养神能养阴去燥,特别是饭后闭目20分钟静坐,可护肝消食。
▶ 踮脚
每天踮脚10分钟,期间不间断,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氧供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