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一定能成就人吗?
苦难成就辉煌的人生,和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都是响当当的人生格言。但是,这种格言,其实只在非常小的范围内适用。的确,对于一个非常小的范围的人来说,失败的确是成功之母,在九十九次,甚至更多的失败之后,经过不断地总结教训,最终成功了。这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成功的故事。经过苦难的磨练,好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终于变成了大人物。最典型的,就是韩信。微时不仅受过胯下之辱,而且连饭都没得吃,在漂母那里蹭饭。
但是,在现实中,苦难,一连串苦难,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更多。受胯下之辱,要饭吃的人,更多的,是只能接着受辱,接着蹭饭,变不成大将军。就像我们成千万的知识青年,今天有出息的,就那么一小撮人。大多数虽然吃的苦受的累,一点不比那一小撮人少,但回城之后,只能过着窘迫的生活,当下岗工人。说青春无悔,其实不过阿Q精神,自我安慰罢了。
事实上,只有那些有本事,也有毅力能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的人,才有可能把失败变成成功之母。只有那些历尽千辛万苦,依旧初心不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奋斗的人,苦难才是他的财富,才有可能由此铸造一个辉煌的人生。尽管如此,也只是有可能而已,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还需要很多条件,很多的机遇,说白了,你得看天意。
然而,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都是平常人。对于他们来说,多一次的苦难,就多一次的沮丧,多一次的心灰意冷。别说坚持下去,就是再提一下,都会受不了。一连串的苦难,会让他们对生活本身都丧失了兴趣。所以,对他们来说,苦难是苦难之母,绝非成功之母。同样,经历的苦难,对于一般人来说,断然不可能因此而磨砺了意志,增强了毅力,对他们来说,苦难就是苦难,纯粹的苦难,受多了,人也就麻木了,别说奋斗,就连活着,都成了问题。
作为一个北大荒的子弟,我没有做过知青,但我跟知青有过多年的交集。他们无论来自哪个城市,绝大多数人,其实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也就是说,连基础教育都没有受过。在一个本该接受教育的年龄,被发到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贫下中农对这些来抢饭吃的城里人,并不欢迎。你让他们来学什么呢?即使学会了干农活的人,继续留在农村,也许还有点用,但不过也就是多添几个中世纪的农夫而已。回城之后,这点农活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在农村受了8、9年的罪,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苦难之外,还能有什么?他们之中,即使是智商平平之辈,如果上个技校,至少还能学门技术,在城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至于老大不小了,回城之后,住房没有,技能没有,知识没有,一切从头开始。这8、9年的罪,换来的,是日后更加艰难的生活,连下一代都被耽误了。
让自家的孩子,吃点苦是可以的,但这点苦,要能换回点什么,还需要配套的条件。如果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什么都不让孩子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么,冷不丁将之扔到艰苦环境去吃苦,也许就是一场灾难。让孩子经受磨砺,目的无非是让他自立,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能自立了,所经历的磨难,才可能会有价值。所以,所谓的人生格言,就当它格言好了,就算你信,也轻易不要让自家的孩子去试试。重蹈上一辈的覆辙,可不是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