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杰太溪穴治疗狐惑病(白塞氏病)

张某,女,30岁。患白塞氏病10余年,虽未间断治疗但不已,怀孕3次非宫外孕即流产。1986年7月来诊。诉:10余年前时发口腔及阴部溃疡,双目亦时而发炎,伴心悸、失眠、腰酸、膝痛、四肢乏力、月经不调、腹痛腹泄及食纳呆滞。查:脉浮濡沉涩,舌淡有痕,苔白微腻;左颊粘膜、舌緣、齿龈及唇之右内侧,可见不规则或圆形溃疡多处,深浅不一,边缘清楚,基底红晕,底面中央有黄色坏死,伴剧痛,阴道及阴唇亦有类似之溃疡数处;眼科表现为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液。

西医认为此病病因不明,近来虽有人提出此病与免疫异常有关,但尚缺少充分依据,致使病名也难统一,因其累及多器官而出现多种症状,故尚有称之为 Behcet's Syndrome者,也有称之为口一生殖器一眼三联征者口一生殖器一眼三联征者。

中医典籍亦未见有关此病之详尽记载,只是《金匮要略 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有如下一段文字:“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于是就有人将白塞氏病与之相类。权且不论“目赤如鸠眼”究属狐惑抑或阴阳毒,仅就狐惑之蚀喉而论就和白塞氏病有所差异。白塞氏病之口腔溃疡是见于颊粘膜、舌、齿龈及唇,而非蚀于喉。早在仲景以前之典籍中即有口腔器官之解剖概念,因之仲景绝不会以喉概括口腔中之诸多解剖部位,何况类似蚀于喉之疾病而今也见于临床及文献,如由肠道病毒所致的疱疹性咽峡炎,就只见于咽峡及软腭,也就是《金匮要略》所谓之喉,而不是颊粘膜、舌、齿龈及唇。若将狐惑之“其面目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蚀于下部则咽干,……蚀于肛者”等,以及与蚀喉或蚀阴同时发生的“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等症与白塞氏病两相对照,其差异又何止毫厘。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白塞氏病分为湿热毒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三类,并因之而论治,这也就避免了因牵强附会而致之流弊。此例根据《素问·示从容论》:“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寻上及下,何必守经。”之古法,按卫气失调为之诊治。盖“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灵枢·邪客》)是也。足少阴肾乃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滋肝木复贯中土而上济心肺,假卫气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故为之针刺肾原太溪,用因呼内针,轻而徐人,左旋行九阳数乃至老阳数,得气有如鱼吞钩饵之沉浮,亦即气调,乃因吸而发针,疾闭其孔之古法,间日一次,未及一载诸症皆已,且于翌年,喜得一子,随访逾十载未复发。

按:现代医学文献,均认为此病当避免注射及针刺,而且将针刺反应阳性列为本病诊断标准之一。此例于针刺初期也的确是于所刺之处出现红色丘疹,甚至脓疱,二、三日后方消退,乃至不得不时而用肾经之邻近穴位透刺太溪,但十数次后,即不再发生该阳性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