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周文王姬昌背后是一笔什么交易?|史记次元周世代010

姬昌被囚禁很像是被小人陷害了。不过在当时,很难猜测崇侯虎所说的那种未来的可能性是不是存在。周国的发展迅速,并且姬昌在价值观上明显是和商王朝不一致的。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周国“笃於行义,诸侯顺之”,慢慢变成众望所归。不过,这对当时的商王朝有什么实际上的威胁,还没有显现出来。

姬昌是个很谨慎的人,纣王将姬昌囚禁在羑里,也许意识到缺乏一个充分的理由,怎么处置这个人,让他犹豫不决。

010

在处置姬昌的事情,纣王的表现一反常态,好像一下子改了性子,并没有像针对其他人那样暴虐,肆意妄为。在《史记》次元里,姬昌好像带着主角的光环,真的有着天命的庇佑。按照纣王的作风,本来够他惨死好几次的了。

对于这个很多人都看到的威胁,纣王一反常态的迟疑和宽容,给了周国营救姬昌操作的时间。也许并不笨的纣王非常清楚一点,以姬昌在诸侯之中长期形成的好名声,要干掉他影响实在不太好。他没有明显的过错,既没有对他不敬,也没有对商王朝的权威有过挑战。姬昌作为商王朝的重臣,应该一直表现得无可挑剔。

我们之前分析过,周国是从古公亶父那一代开始,才离开了戎狄之地到了岐下,之后仅仅经过三代人,就和商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进入权力核心成为三公之一。至少在姬昌被囚之前,他们之间本身就应该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纣王这个多疑的君主对姬昌没有提防。他甚至还可能有些怕他,怕他在诸侯之中广泛的影响力,害怕对姬昌的处置不当,造成诸侯进一步的分崩离析。他也许觉得希望利用姬昌的影响力,维持住他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这事在这个骄傲的君主那里悬而不决,也可能让他伤透了脑筋。他残忍地杀过那么多的大臣,却只能把姬昌囚禁起来,等着周国的人来救他。可能从他的内心里,更希望看到姬昌和周国的人怎么表现。周国会采取什么手段呢?一次武力营救?直接和商王朝正面叫板。也许纣王正需要以此来证明在崇侯虎的谗言里所说的是对的,那样把姬昌杀掉就变得名正言顺。“囚禁”,这本身就是扣押着一个人质的意思,如果把这张牌打死了,那就没有什么余地了。

纣王也许清晰地意识到,周国对于商王朝的威胁时确确实实存在的。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周国的营救姬昌的行动开始了,他们表现得谦卑恭顺,很可能让骄傲的纣王再次确信,以姬昌为代表的周国还是他忠诚的臣子。

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

我们来看看周国送去了什么。在《史记》次元《周本纪》的列举的礼品清单里,有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骏马,有熊国出产的好马还列出了数量三十六匹应该还配车,另外还有其他的奇珍异宝。这仅仅是财物上的贿赂吗?

这很可能还意味着,这是一次多国共同参与的营救计划。就我们知道的,有莘氏是商汤的妻族,这股古老的势力应该在商汤立国时出过力。有熊氏呢?这是更古老的势力,直接继承了黄帝的名号,从他们贡献的车马来看,应该还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势力。骊戎呢?连这样偏远的异族也参与了营救行动。这可能配着一份谦卑的说辞,在向纣王显示另外一重意思,周国此时能够调度的力量不是外强中干的商王朝能惹得起的。这一点,纣王也需要掂量一下。

局面已经变了,纣王更像是握着一个烫手的山芋,他应该很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当他说出“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时,可能也是打个哈哈,缓和一下尴尬的局面。

这背后应该还有一次谈判,形式上纣王占据着主动权,保持着他君王一般高高在上的姿态,把赦免姬昌作为一种恩赐,其实更像是交换条件的砝码。周国摆出毕恭毕敬的顺服的姿态,就像自古公亶父一直到姬昌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再一次重申了对商王朝权威的认可和臣服。并且还做出了保证,继续为以纣王为代表的商王朝出力。

这不是仅仅能够财物美女的贿赂就能取得的信任,再说了,纣王真的缺那些吗?纣王大概觉得,以周国一直所表现出来的毕恭毕敬,还是值得相信的。所以也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

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双方达成的协议里,以姬昌为代表的周国要继续效忠于商王朝,为商王朝效力。并不仅仅意味着周国因此就获得了更大的权力。那种能力他们早就有了。在双方重新建立信任合作框架之后,纣王不失时机地把锅甩给了崇侯虎那个告密者。

(纣王)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

这只是一个误会,现在大家都讲清楚了,误会也消解了,产生误会的原因也找到了,以后大家还是精诚合作吧。气氛应该进一步缓解,为了进一步增强理解,加深交流推动谅解,周国还向商王朝献出了洛西之地,作为一种交换,纣王废掉了炮烙之刑。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砲格之刑。纣许之。”

好名声都让姬昌占去了,毕竟在囚禁期间,他也应该受了不少的苦和委屈。不过,无论从哪一方面说,纣王应该都算做了一笔还算划算的买卖。他获得了财货美女和土地,重新确立了商王朝和周国之间的从属关系,这比杀掉姬昌引发一场正面的冲突理智多了。至于纣王有没有从周国那里得到更可信的保证,《史记》中并没有说。

一度被囚禁作为人质的姬昌重新获得了自由,他回到了周国,继续低调推行他的仁义,在诸侯之间的影响力继续壮大。在《史记》次元里,他完美的形象就是纣王的一个反面。自他有生之年,一直保持着对商王朝的恭顺,这保持着三代人的姿态也难怪能够取得商王朝的信任。

不过,姬昌未必就是一个只懂仁义和忍让的老实人,周国也有它的另外一面。在姬昌回到岐下之后,周国的征伐和扩张持续不断:

“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史记》没有记录这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也没说为谁而战。只是很简单的记录战争进行得很顺利,姬昌在死之前,周国一直也都在打仗。连年开战他们所向披靡,这是实力的体现。

这种实力让正在走向没落的商王朝惊心了吗?至少商朝的大臣祖伊看到了威胁,不过,他的劝谏并没有得到纣王的认同。对这个现实,这个骄傲的君王是怎么表示的呢?

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

这句话是不是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呢?纣王内心里苦笑着说,天命如此,你能让我怎么样呢?这样理解难免让人为一个伟大王朝的末代君王心生悲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