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里的老街故事 二

中央大街西侧的辅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旁,那林立的高楼之间,每一条老街,都充满记忆,每一栋房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中央大街两侧的辅街最初是自发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名字起的也很随意,或是因为功能,或是因为形状随便一叫,久而久之才形成了后来的街名。

中央大街以西的辅街,从北往南排下来,最靠近江边的是友谊路,过去叫警察街,因为这里有哈尔滨最早的警察局和监狱。

这座监狱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之后,历史可谓悠久,原因可能与一件事有关,这儿的新生开关厂1950年代末发明了晶体管,进而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后来就地成立了哈尔滨晶体管厂。

上游街过去叫商务街,也叫外国头道街,因为这条街上有商务俱乐部,还有几家外国领事馆。

中医街过去叫药铺街,实际上这条街上的药铺并不多,倒是有好几家当铺。得名于开办了哈市第一个西药房。百年老街中央大街附近的中医街,听起来就药味儿十足。你知道吗?中医街之前的名字就叫药铺街,这得名于当时几名俄国人在此开办了哈尔滨第一个西药房。  

中医街历史悠久,在1903年就形成了街路。因当时有三名俄国人在此街开设西药房,老百姓就管这条街叫做药铺街。后来,因为中央 大街周边的辅街均以“外国几道街”来称呼,所以药铺街又被称为外国二道街。

1925年,这条街又以方向确认,改为东药铺街,1959年又改称为红旗街。1983年,因该街与香坊区红旗大街重名,进行再次改名。当时,哈市中医医院正好坐落在此街上,结合当年药铺街的历史渊源,“西医”就这样被改成了“中 医”,最终命名为中医街,并沿用至今。

红霞街最早叫商市街,1903年就有了,因街面小商小贩较多,称商市街,又称外国三道街。

1925年改称东商市街,1959年又改为红霞街,沿用至今。

红霞街上这座建于上个世纪初的精美建筑,几乎和哈尔滨同龄。那古堡式的造型,扑朔迷离的身世,令好多学者探究!如今它掩映在绿荫下,更显得肃穆而神秘!很久以来,有人说这里是名商巨贾的私邸,也有说是美国侨民的别墅,更有人说是伪满时期官员的公馆,一时间,众说纷纭,红霞街99号,就成了哈尔滨人心中的一个迷……

1905年,俄国人在商市街上修建了自行车赛场,这是哈尔滨第一个体育场,称道里体育场。

红专街过去叫面包街,是因1902年一家希腊人在此开了一家面包房而得名。

红专街原称面包街,哈市最早一批面包厂开设在此。提到中央大街,就不能不让人想起满街的面包香。但哈市出现较早的面包厂,却不在中央大街,而是在红专街上。在地名普查中,一些砖家发现,哈市最早一批生产面包的工厂就设在红专街,这从街名的演变中就能得到答案。

红专街形成于1903年,当年俄国人在这条街上开设哈市较早的一家面包厂,香飘四溢的面包香传遍整个街路。因为面包厂的出现,面包也从此 走进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当年这里因面包厂的存在,而取名面包街。

这条街在当时很有名气,一些人会特意来此购买面包。而随着历史的进 程,1959年面包街改名为红专街,目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东风街过去叫马街,估计是因为有养马的买卖。

大安街最初叫大坑街

大安街距松花江不远,为古河道的沿江地段。早年间,这里地势低洼,水滩遍地,长满了齐腰高的蒿草,原始而荒凉。

19世纪末,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运送铁路物资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路,形成了中国大街。而后主干道的四周枝杈般生长出众多的辅街。于是,大安街诞生了。

过去的“别特罗夫毛皮商店”,现在的大安商厦

大安街原来位置是一片沼泽湿地,水退之后,露出了凹凸不平的大坑,填平大坑之后的道路便被人们称之为大坑街。

也许有市民呼吁,或者认为名字不雅,于是,当局将街名改为大安街,时间大约是1925年。

有地方史砖家考证,俄语的大安与大坑,有一个字母不同,大坑乃大安之误,是当年不懂俄文的民政部门把街名牌搞错了。它与哥萨克街(现高谊街)、炮队街(现通江街)、马街(现东风街)同时形成、并命名的街道,长期以来将错就错,以至于人们误认为这里从前曾有个大坑,直到后来从“大坑街”改名为“大安街”。

霞曼街原来叫做沙曼街,沙曼在俄语中是土坯的意思,可以想象那时街上的景象。

端街最早叫短街,因为它是辅街中最短的一条街。

红星街其实比短街还短,最初叫做自治会街,因为最早的哈尔滨市自治公会、后来的哈尔滨特别市公署就设在这条街上,那座大楼后来成为哈尔滨市公安局的办公楼。

再来看中央大街以东。与友谊路相交的地方曾经有一座非常漂亮的东正教圣母领报教堂。文革中这座教堂被黑龙江省杂技团占用做了排练场。

圣母领报教堂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位于现友谊路。

1972你这座教堂被拆毁,因为过于坚固,使用了炸药甚至出动了坦克,都无能为力,只好将部分拱结构留在了后来的建筑中。

中央大街东侧的辅街

苗圃街原来叫鱼市街。

以前这条街叫鱼市街,是渔民们在这里卖鱼的地方。在人们脑中的鱼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集市,像书上描绘的那样,每天一大清早,鱼市街已是人货满街,街面上人声噪杂,街面一天到晚总是湿漉漉的……

可是临街房屋几乎没有店铺,也没有卖鱼的,热闹的鱼市,应该是百年以前的事了吧。

鱼市街是一条小街,夹在中央大街和尚志大街中间,处于中心繁华之地,后来叫商铺街,建国以后这条街又改成了“花圃街”,有轨电车的始发站,就在街头。

西头道街过去叫监狱街是因为正对着监狱。

西二道街因和商务街相通,过去也叫江沿街。

随着哈尔滨的开埠和驻哈德国企业的增加,1909年8月21日德国在哈尔滨设立了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地点在埠头区江沿街(现道里区西二道街)最早担任德国驻哈尔滨领事的是道弥尔。

现在,这栋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的门牌号是西二道街10号,是哈尔滨市的二类保护建筑。

20世纪80年代的西二道街10号

西三道街过去叫高加索街,因为最初的住户是高加索人,街上也曾有过几家领事馆。

西四道街是最早的杂货市场。

道里西四道街2号

西五道街和商市街相连,因此过去也叫东商市街。

像是日本街、高丽街、比利时街这些曾用国名命名的街道,基本都是各国侨民初来哈尔滨市时的落脚点和居住较集中的地区。

西六道街过去叫日本街,因为街上建有一座日本的西本愿寺。

西七道街过去叫蒙古街,因1902年蒙古郡王乌泰来此找俄罗斯人公干,在这条还不是街的荒地上搭起过蒙古包。

西八道街过去叫高丽街,街上朝鲜族人居多,但这条街更为有名是因为它汇集了众多的各色饭店。

第一家饭馆是1908年开业的昌庆馆,后来陆续有十多家饭店在此经营,比较有名的还有青年饭店、老独一处、盛宾饭店、魁元阁等。

哈尔滨还会根据这条路上的行业来命名,一条街上有什么、干什么的一目了然。

西九道街过去叫做保险街,因为最早的保险公司就开在这条街上。 现在的哈尔滨道里区西九道街是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这条百年老街位于道里区城区东部,东起尚志大街,西止中央大街,当时在这条长仅252米的小街上就有哈埠洋商开办的保险公司12家,平均每20米就有一家保险公司,他们分别是俄国莫斯科火灾保险公司(1902年);俄罗斯保险公司(1910年);香港火险公司(英国)(1912年);英国商业联合保险公司(1912年);英国太古洋行保险公司(1914年);英国德利洋行水火保险公司(1916年);英国永丰银行保险公司(1916年);英国海洋保险公司(1919年);大英商家保险公司(1919年);英国皇家水火保险公司(1919年),以及位于12号位置的太阳保险公司和位于42号的英国福德洋行保险部。

1925年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管哈尔滨市政后,更改了街道名称,将保险街更名为九道街,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人民政府又将九道街更名为西九道街,并沿用至今。

西十道街过去叫俄国街,因为街上的俄侨、俄商比较多;

西十一道街以前叫市场街,因其街道两侧汇集了众多小型商家,热闹如市场。

哈尔滨西十一道街上,唯一的老建筑

西十二道街过去也叫石头道街。

哈尔滨石头道街,1900年形成,因初始路面为方石砌筑,故称“石头道街”,当时现在的西十二道街也包括在内。

1968年曾称“英俊路”。1976年恢复现名,沿用至今。

早年的石头道街并没有铺修石头道,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哈尔滨市政府曾经在这条街上

西十三道街最初叫宽街,因为它是中央大街辅街中唯一在道路中间留有绿化带的街道,比其它的街都要宽。

西十四道街以前称为东透笼街,因为其与“新八杂市”所在的透笼街相连。

西十五道街过去叫学堂街,因街上有1905年最早开办的女子学堂而得。

原址位于道里西十四道街的哈尔滨道里邮政局

百年沧桑,往事如烟,

不管是多么温馨,

再想念也不会回来。

时光不再,

哈尔滨却永远伫立在那里,

和我们一同前行

请加关注,看更多东北故事,谢谢!

(0)

相关推荐

  • 「大东北」哈尔滨中央大街逛一逛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步行街,石板街两旁是一色的俄式风情建筑,街的尽头就是闻名遐迩的松花江. 中央大街尽头的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在19 ...

  • 红专街曾叫“面包街” 哈尔滨这些街名哪儿来的?都和商铺有关!

    因开了第一家西药房,命名"药铺街":开了第一家面包店,就叫"面包街"--4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地名档案馆了解到,继本报报道了以机构命名的街路名称之后,在普查工作中 ...

  • 老道里的老街故事(二)

    中央大街西侧的辅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旁,那林立的高楼之间,每一条老街,都充满记忆,每一栋房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中央大街两侧的辅街最初是自发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名字起的也很随意,或是因为功能,或是因为 ...

  • 老道里的老街故事 一

    街名.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民俗文化的结晶.地名是一笔无形的文化资产,流淌城市文化血脉的河流. 历史老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它见证并记录了城市的沧海桑田,是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 ...

  • 老道里的老街故事(一)

    街名.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民俗文化的结晶.地名是一笔无形的文化资产,流淌城市文化血脉的河流. 历史老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它见证并记录了城市的沧海桑田,是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 ...

  • 804期A || 梁书印:梦里是故乡(二)父亲的故事/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轩诚浅语: 这是我的父亲写的一篇关于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爷爷的文字.我的爷爷出生于上世纪初的1900年,去世于1963年,我从未见过他, ...

  • 博格里故事二

    今天再说一段博格里的故事.他当年在昭通府传教,后来去石门坎成为苗王.但很少人知道,他几乎是跨越长江进入凉山彝族的第一个欧洲人.他之前可能去过一个德国人,但那人因为和彝人产生误会,因为语言不通,最后火拼 ...

  • 西游记里的十二生肖故事:羊力大仙、虎力大仙和二师兄

    读最有趣的生肖故事 无限精彩尽在夜读日思 新十二生肖故事: 羊力大仙.虎力大仙和二师兄 文  |  乔帮主   配乐  | 蒋大为  夜读日思  |  原创出品 很多人, 喜欢洗澡, 但是论起洗澡这回 ...

  • 每一个民国时期的天主教徽章,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天主教珍品徽章里的历史之二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 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 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每一个民国时期的天主教徽章,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天主教徽章里的历史之二. 中 ...

  • 宗教画里的人物故事(二)

    之前的宗教画系列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圣经主题,这个系列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人物形象上.他们有些是主题画中的"老面孔",有些是单独故事的主角,但都算是最常被艺术家诉诸笔下的那些人物. 若要 ...

  • 素说《论语》:里仁篇(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0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试解]孔老师说:"如果没有能够觉醒,没能充满智慧地选择仁德大道的人,这样的人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