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五个底线思维,你将不再彷徨

一/
不盲目跟风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从众心理”,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跟风。

曾国藩说:“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意思是告诫我们,妄图长久得利之事不要做,人人趋之若鹜争抢之处不要去。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

《南村辍耕录》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而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恐怕很难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除了少数天才之外,没有谁可以样样精通。

与其跟随别人的脚步去不停转行,不如专精一处,安心把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

坐得住,才立得起。

2/
摒弃100-1=0

有这样一则寓言:

老和尚地下写了这四道题:2+2=4,4+4=8,8+8=16,9+9=19。

徒弟们纷纷说:“师父您算错了一道。”

老和尚抬起头来,慢慢地说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

有的人也是这样,你对他十次好,也许他会忘记,一次不满足,就会抹杀所有。这就是100-1=0。

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点击购买,

特别精工复原120枚毛主席像章大全套!

就因为以自己的好恶而全盘认可或否定一个人,乃是人性根深蒂固的弱点和缺陷,所以一定要警惕。

3/
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千百年来,人们念着这句话,就老想去知彼,想方设法了解对手,却往往自己掉了链子。

实际上,知己知彼,关键在于知己。

人们总以为,自己的事情,自己肯定清楚。其实知己,才是最难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不知己程度最深,总想着以后当亿万富翁、科学家、留名青史的英雄。

随着年龄增长,对自己的先天条件,能力边界,所处环境有一定了解。目标也随之降低到了自认为可达到的程度。

但往往,还是比实际情况高出一截。人最大的无力感,根源就来自高于自己能力上限的期待。

只有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才不会去执念于得不到的东西。从而也就不会那么焦虑,能够沉下心,脚踏实地地生活。

4/
余地思维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一定要留后路。这是生存的保障,也是东山再起的资本。 

总有人一腔热血,误以为只有不给自己留后路,才能全力以赴,激发最大的潜能。还引经据典,这叫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确实,人们都喜欢奇袭得胜,以少胜多的故事,因为听起来激情澎湃。

但现实世界是非常残酷的,没有侥幸滤镜。失败的结果可能不是常人能承受的。

不要总是期望借助外力逼迫自己。别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能力不行,就算逼到悬崖边你也飞不上天。

真正的优秀的人,做事前都深思熟虑。不留后路的日子,从来没有侥幸,弄巧势必成拙。

5/
减法思维

在网上看到过被生活驾驭的3种经典状态:

用无意识的买买买来化解不开心;

用无节制的吃吃吃来抵消各种压力;

用放纵地看剧看视频来打发时间。

于是:你的房间里,堆满了买来没用过的东西;你的脑子里,堆满了没营养的垃圾信息......

渐渐地,你觉得生活越过越累,每天好像都在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焦虑、烦躁,充满了你的日常,而你还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给自己的生活做了太多的加法。

有人说:“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一个人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是决定他能否做出成绩的关键因素。

真正成熟、会生活的人,都懂得给生活做减法。

(0)

相关推荐

  • 我是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的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庄子·逍遥游> 01 原本想用个鸡汤点的标题,诸如:     高级的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真正会生活的人, ...

  • 有效、实用

    用思维导图来把厚书读薄,这个就是把书中的内容做减法的一个过程. 我们知道写一本书,其实都是围绕它的核心主线来进行这个信息的发散,然后整理语言变成了一本书,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找到这个核心主线,把它提取 ...

  • 犹太人的“卖豆子”思维,学会它,让你的人生不再平庸

    作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如果说世界上的富人圈子当中最具有思维的,这群人应当是犹太人莫属了.因为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衡 ...

  • 郑一诺:学会有钱人的思维,让赚钱不再那么难!

    你知道有钱人的钱到底是怎么赚来的吗?你知道为什么那些富人赚钱那么轻松吗?因为在富人眼睛里面根本就没有钱,钱只是个工具而已,一切为我所用.但是记住这句话,虽然一切为我所用,但是我也只能用我不能拥有,也就 ...

  • 学会“底线思维”

    一.不盲目跟风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跟风. 曾国藩说: ...

  • 老子《道德经》五种神奇思维,看完佩服不已,豁然开朗

    <道德经>作为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老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佳作.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 ...

  • 五种顶级思维,非常实用,请收藏好。

    五种顶级思维,非常实用,请收藏好。

  • 易学命理要有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遵守基本的底线保护自己

    1012-雨凡说易学 易经风水命理要有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遵守基本的底线保护自己.mp4

  • 领导收拾不听话的下属,常用这五个套路,弄明白不再吃亏

    职场里最不缺的就是小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躲在深山的和尚还会为了挑水吵架,更别说生活在红尘中的俗人了.你永远不可能摆脱职场上的勾心斗角,你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让自己更加强大,看穿职场小人的算计,保护 ...

  • 什么是书法中的笔法?学会这四招,让书法不再神秘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到过书法中的"不传之秘",其实也就是笔法的奥秘,这些在古人那里是秘不外宣的,一般都是在师徒.父子.亲戚.同事之间传递. 那么什么是书法中的笔法呢?我们今天就谈谈 ...

  • 坚持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 --<胜市正言>沪续八十三 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价值观整肃是养正的具体表现,同时需要为突破成长瓶颈的开拓创新提供尽可能大的包容性.正是在创新领域,新的规范尚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