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型抗磷脂综合征肾脏的TMA样改变
C>P<C
(教学病例)
66岁的男性,7年前诊断为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并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4年前有过敏性紫癜,皮肤活检确诊,并接受激素治疗。3年前肾功能逐渐下降,但未做肾活检。去年进入ESRD,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今年行活体肾移植。
术前筛查试验显示抗心磷脂 IgG 抗体阳性 20 IU/mL(正常范围 < 10 IU/mL),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动脉瓣轻度狭窄。由于缺乏症状,患者没有接受特殊治疗。患者血型为O 型,供者为AB 型。抗 A/B IgM 的滴度分别为 64 和 32,而 IgG 的滴度分别为 512 和 256。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显示 HLA-B 和 -DR 中有四个抗原错配。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交叉匹配和反应性抗体筛选试验均为阴性。他接受了巴利昔单抗的诱导治疗,随即他克莫司 霉酚酸酯 甲基强的松龙的维持治疗。同时接受利妥昔单抗和四次血浆置换做为脱敏治疗。
移植后 2 个月时Scr 降至 103 µmol/L。尽管肾功能稳定,但 3 个月时的程序性肾活检显示一定程度的肾小球炎:23 个肾小球中 ,4 个小球表现为为轻度小球炎,6 个表现为中度,3 个表现为重度,无管周毛细血管炎(如下图所示)。
术后第 111 天,因Scr升高至 214 µmol/L 入院。
体检:血压 120/71 mmHg,意识清醒,未观察到关节红肿或皮肤紫癜
实验室检查:
· 血红蛋白 111 g/L,乳酸脱氢酶 272 IU/L,触珠蛋白正常,凝血和纤溶系统均无异常
· 未观察到红细胞碎片。血小板计数 56.2×10 4/μL
· 他克莫司的谷浓度为 4.0 ng/mL
· 抗双链 DNA 抗体 16 IU/mL,抗心磷脂 IgG 抗体 12 IU/mL (< 10 IU/mL),抗核抗体、ANCA和冷球蛋白试验均为阴性
· 补体在正常范围
· 巨细胞病毒和多瘤病毒检测为阴性
1
免疫荧光
C4d 在管周毛细血管弥漫性阳性,其余为阴性
2
光镜
23 个肾小球,8 个表现为轻度小球炎,2 个为中度,1 个为重度。4-5个小球有系膜区溶解(B)和节段性系膜增生(C),GBM有节段性双层样结构(D),皮髓质交界处有中度管周毛细血管炎(E、F)
3
电镜
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窗孔消失,有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壁,足突未见广泛融合。在管周毛细血管中,内皮细胞损伤轻微,未观察到毛细血管壁的多层结构
Q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随访
肾活检的形态学表现为TMA 小球炎/管周毛细血管炎 C4d阳性(管周毛细血管),患者有抗心磷脂抗体反复阳性,虽然没有观察到血栓形成, 肾脏TMA 病变和主动脉瓣狭窄仍支持是非标准型抗磷脂综合征(APS);另外,抗磷脂抗体(APL)损伤内皮细胞时,可以诱导C4d阳性。因此诊断考虑为APS 肾病
鉴别诊断:
1. 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急性肾小球炎/管周毛细血管炎一般为急性抗体介导排异的典型病理特征。但在移植前或活检时均未检测到供体特异性 HLA 抗体,反应性抗体筛选试验也为阴性。而且在已经使用包括血浆置换和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情况下,仍然在移植后3个月时出现抗体介导排异反应机率不高。管周毛细血管弥漫性 C4d 染色可以是由于 ABO 血型不相容移植或抗磷脂抗体造成的
2.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中毒:患者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在适当范围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空泡变性。因此,他克莫司毒性也不太可能
3. aHUS或其他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没有直接的证据
4. 有骨髓增殖性肿瘤导致慢性TMA的报道,其中两例为红细胞增多症,但没有报道过肾移植后肾小球病复发的。不过本例患者TMA的发展可能受到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内皮损伤的影响
随访
· 在脑核磁共振、全生CT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未检测到血栓形成
· 患者接受激素脉冲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抗心磷脂抗体消失,肾功能缓慢下降。,移植后 52 个月时抗心磷脂 IgG 抗体为 1 U/mL,Scr 142 μmol/L。随访期间,血小板计数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拓展
关于APS
· 明确的APS需要符合以下两条:
(i) 临床表现包括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形成,或产科表现
(ii) 持续检测 3 种主要类型 aPL 中的至少一种,即狼疮抗凝剂(LA)、抗心磷脂 (aCL) 或抗 β2糖蛋白I 抗体
· 值得注意的是,非标准型 APS 表现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心脏瓣膜病以及有特殊表现的皮肤、肾脏和神经系统表现
APS 肾病
· 发病率:在原发性 APS 中,APSN 的患病率范围为 2.7~ 9%;在继发性APS(例如SLE)中, APSN 的患病率范围为 9~ 44%
· 病理生理:
a. APL导致血栓的机理包括:APL直接调节纤溶/凝血相关的蛋白功能;APL通过与膜结合蛋白/受体激活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
b. 循环 APL 已被证明对内皮细胞的膜磷脂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c. 补体经典途径参与了APL 诱导的 TMA
d. Akt/mTORC/SRP途径参与APS肾病中动脉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
· 主要病理表现:
a. 纤维性动脉内膜增生
b. 局灶性肾皮质萎缩
c. TMA
· 根据APS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可以考虑如下: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有nivolumab 导致肾小球内IgA沉积的报道,本病例(上一期)的IgAN是否也是nivolumab 相关的?
回答
本例患者从服用nivolumab到检测到尿液异常的时间很短。此外,肾脏损害似乎涉及内皮损伤,因为电镜检查显示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窗孔消失和内皮下水肿。最后血尿、蛋白尿的消失与停用nivolumab相关,患者至始至终未使用激素。因此可能患者先前就已经有肾小球内IgA沉积。
本期发散性思维:
确诊 APS 的患者在肾移植时,治疗方案有何特殊之处?
参考文献
1. CEN Case Rep. 2019 Feb;8(1):1-7
2. Kidney Int. 2017 Jan;91(1):34-44
3. Rheumatol Int. 2018 Oct;38(10):1777-1789
By 肾世风云·Haiyang
喜欢
就点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