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詩意的棲居 崔西民的工筆創新之路
詩意的棲居 崔西民的工筆創新之路
中國書畫博大精深,流派技法各有千秋,而其中獨具匠人精神的卻當屬工筆。工筆以其巧密精細的技法著稱,在多媒體藝術、跨界藝術、當代藝術盛行的今天,畫家崔西民依舊選擇尊崇傳統,一絲不苟作畫,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延續傳統,弘揚中華文化。■文、攝: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劉雨馨
崔西民1963年生於北京,自幼喜習書畫,他的工筆作品素有「北京名片」之稱,其畫作甚至常常被當做珍貴國禮贈予各國外交官員,在宣傳及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事業中有着突出貢獻。但回憶起早年的習畫經歷崔西民卻說:「我七歲不到便開始在北京市少年宮學習繪畫的,從少年宮的後門一走出去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院內珍寶館中的藏畫一周更換一次。當年我們能夠拍照的手機,所以全靠現場臨摹鍛煉記憶力。可也是因為過早接觸到了國畫,我有段時間迷失了自我,甚至創作上的方向。」
聊起藝術路上最想感激的人,崔西民提到了自己的老師田世光,因為田世光給予崔西民的啟發與教誨,令他走出了困惑,建立起了對工筆畫的信心。工筆畫自戰國初創,成熟於兩宋,在這漫漫歷史發展中不乏名家名作。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副會長的田世光告訴崔西民,只要他能一心鑽研工筆畫,再輔以名師點播並仔細臨摹古畫,與古人和前輩多交流,慢慢地肯定能重拾自信,煥發出個性化采風。經歷多年修行後,崔西民回過頭來看當初迷茫說:「任何繪畫的學習與進步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尤其是中國畫內,因為它蘊含了畫家的綜合修養,我們不但應該掌握繪畫技巧,還要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打磨,才能吸收到名家的精髓。」
「寫意」的工筆畫
著名美術評論家薛永年先生曾這樣評價崔西民的工筆畫:「讀先生的畫,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恍惚間,似有花香、鳥鳴、蟬唱自畫中傳來,心曠神怡之餘、不僅體驗到 『人,詩意的棲居』 的哲學意味,同時也感受到畫家親近自然的赤子情懷。」有一次崔西民外訪俄羅斯,主辦方邀請他現場作畫,他「手起筆落」,短短二十分鐘便完成了繪畫,「外國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能畫得那麼快。其實答案並不玄妙,無非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一直希望工筆畫能走出去,所以我請外國朋友上台一試。文化要交流,只有交流別人才能理解。」 雖說作好一幅工筆畫離不開反覆的錘煉,不僅筆觸要精細,技法得熟練,但為了神形兼備,還要發掘心靈的體悟。
或許有人認為,工筆畫的特質是守規矩,重技法,可崔西民不同意,在他心裡工筆畫也可以寫意,勾輪廓線亦應該講究節奏,連刻章落款應該賦予畫面更深的寓意。除此以外,工筆畫還應一氣呵成,沒有反覆修改的餘地。基於對中國畫的深刻理解,崔西民十多年前開始作佛像畫,他視這類創作為一種自我提升。而佛像不僅帶有吉祥的寓意,更是一種虔誠的象徵。從佛像畫中,他感悟到了作畫的禪學意境,也是對自己性格的修煉。
不拘技法大膽創新
崔西民非常欣賞張大千的畫作,因為張大千思想超前且勇於創新,雖教學嚴謹又從不固守傳統。崔西民坦言,工筆畫在其自身的發展歷程中,建立了一套極為規範化的系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創新是有難度的。但他從未停止過探索,嘗試在工筆畫內融入西洋畫的風格,甚至是高光或透視的技巧。以其作品「霧中花」的表現手法為例,崔西民棄用了傳統中繪牡丹的大面積留白方式,反而將背景填色並虛化,突出牡丹,真真有霧裡看花的意境。
中秋將至,閑時去戶外寫生,崔西民表示最喜歡在秋季采風,因為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大自然色彩豐富艷麗,而他最喜愛香山紅葉九月的紅,其中的美好難以言表,只好用畫筆表現出來。談到未來的創作,崔西民透露:「接下來想畫畫北京胡同,將胡同和自己熟悉的花鳥結合起來,北京很多胡同都拆了,畫畫能留一點就留一點吧,算是留給子孫後代,自己也不留遺憾。」
即便作品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不過崔西民依舊謙遜而誠懇地說:「我自己的創作風格還不成熟,因為還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也不想過早被定性。藝術應該不斷地創新,腳踏實地地往前進。以後的繪畫中,我還打算試着將南方的細膩秀美和北方的大氣結合在一起,保留傳統也吸收西洋畫的風格。而今次來香港舉辦展覽,正是因為這裡東西方藝術雲集。我很歡迎各界人士提出批評建議,因為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包容性。」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huihuitut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