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说话,一出声就是晚期!夏季如何艾灸养肝
临床上,大约8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发展到中晚期,很难治愈。
这是因为“肝是哑巴”,作为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器官,不到肝功能完全不能支撑的时候,它都没有症状。
可以说,肝癌其实就是拖出来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医如何看待肝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医将肝癌归为“积聚”、“胁痛”等范畴,认为其是由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或邪毒内侵等原因,致脏腑气血亏虚,脾虚不运,气滞、血瘀、湿热、痰毒等互结于肝所致。
也就是说,肝癌的病机特点是: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并且虚实错杂。多数肝癌病人都是“虚中有积”,就是脏器虚损,同时生有“积”。
这种情况下,治疗理当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恢复肝主疏泄之功能,则气血运行流畅,湿热瘀毒之邪有出路,病情得到缓解。
具体而言,治标之法就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积散结;治本之法就是: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肝病患者:少吃药,多艾灸!
1、药:药物伤肝,央视发声
每年的“3·18“是全国爱肝日,央视新闻曾经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我国3000余种临床用药中,可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高达1100余种,超过了1/3!
而肝病患者基本都需常年服药!
2、肝:体阴用阳,最宜艾灸
肝有一个特点:体阴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
那么,体阴用阳对治疗有什么要求呢?
它决定了肝病的治疗原则——“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如若攻伐太过,耗气伤正,易致正虚邪盛,加重病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到这里,肝病患者自然不能忘了艾灸!
⑴艾灸具有绝对的安全性!艾为纯阳之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它不像药物,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损伤,而且治疗比较和缓,不会攻伐太过。
⑵肝不易受补,服用药膳膏方吸收效率大打折扣。艾灸是外治疗法,从体表给予身体药性和热力,无需经过胃肠道吸收。
⑶艾草自古就被称为“仙草”,无病不治数艾灸!只要配穴精准、手法正确、灸量到位,就可以肝脾同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标本兼治。
⑷“天下扶阳,灼艾第一”,艾灸最大的作用就是补阳升阳。阳气足了,就能“阳密乃固”,对外能抵御外邪,对内能调和脏腑,内外通调,人就不易生病。
综上所述,建议肝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不妨尝试艾灸以缓解症状,匡扶正气。此外,建议多多艾灸筑宾穴,以缓解药物对肝脏的伤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夏季,如何艾灸养肝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得病,千万不要等肝脏出现大问题了,才想起呵护它,这就太晚了。
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人也跟着肝火过旺,这就加剧了肝气郁结,影响了肝脏解毒,导致肝脏毒素瘀积。此外,夏季人体阳盛于外,阳气浮越,内里虚空,肝血容易不足。
也就是说,肝脏最怕的4个问题——肝火过旺、肝气郁结、肝毒瘀积、肝血不足,夏季通通都有!
故而,夏季养肝应当从这4个方面做起:降肝火、疏肝气、清肝毒、养肝血。
建议取穴如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
降肝火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然谷:肾经荥穴,“荥主身热”,荥穴属火,而肾经、肾脏属水,因此然谷可以平衡水火,“肝肾同源”,艾灸然谷,可以——补肾水来制心火,滋肾水来涵肝木,抑肝火而扶脾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行间: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艾灸此穴可以泻肝火,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疏肝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太冲:肝经原穴,为火穴,被称为“人体的出气筒”,艾灸此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期门:肝经募穴,具有理气解郁之效,灸之,可以使肝木疏泄适宜,让人气顺而心舒!
此外,建议加灸脾俞、足三里、太白,以补脾气,因为“肝随脾升”,脾气升是关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清肝毒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肝俞:肝不易受补,因此最需疏通肝俞。艾灸肝俞,能补肝阴、散肝热、疏肝气、通肝经,帮助肝脏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出。肝俞可以搭配太冲,这叫“俞原配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章门: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此穴可以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
养肝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关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灸之,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血海: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引血归经、治疗血症等功效,灸之,可祛除瘀血,促生新血,通过运化脾血,让肝血得到补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汇的穴位,可养肝血、补脾气、滋肾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太溪:肾经原穴,肝属木,肾属水,故而养肝血必须滋阴,艾灸太溪可以“滋水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