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忤旨

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忤旨,太宗以为讪谤。侍中魏征进言曰:“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云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叹息者六。’(大意为,可以为帝王痛哭的事有一件,可以为帝王长叹息的事有六件。)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惟陛下详其可否。”太宗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令赐德参帛二十段帛。
陕县丞皇甫德参为什么事儿上书唐太宗的?是因为唐太宗打算在洛阳修建宫室,以便其定期去居住。这时,身为陕县(一说中牟县)的县丞皇甫德参就不顾自己职位低下,大胆上书唐太宗,坚决反对修洛阳宫,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唐太宗在看了皇甫德参的奏章之后很不满意,他在朝堂上十分生气地对大臣们说:“难道国家不役使一个人,皇甫德参这个小小的县丞才满意吗?”顿时让现场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所谓县丞,为县令之佐官,约略相当于后代的副县长。而我们都知道,县令也不过是七品芝麻官,那县丞只能是等而下之了。这样的基层官员,在皇帝眼里,算个什么?而且他“谏诤”的内容还恰恰是针对皇帝本人的,是关系到皇帝自身的物质享受的。所以,唐太宗老大不高兴是可以理解的。而假如他一瞪眼,一跺脚,那皇甫德参吃不了兜着走几乎是必然的,至于脑袋搬家恐怕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之事。
幸好这时候魏征发话了。魏征是怎么给唐太宗劝解与消气的?他从汉代贾谊给汉文帝上书中的一句话说起,进而说到作为臣子给皇帝之人进谏的不易:如果言辞太过平缓,那么根本就无法打动人主之心;可假如言辞稍稍激烈一些,又有可能让人听起来像是恶意诽谤。而魏征这番话的中心思想,唐太宗立马就听出来了:做臣子的很不容易,至于向皇帝进谏,那更是难事一桩。因此,作为皇帝不能太过计较进谏者的态度或者说是言辞,而应重在省察其用心,即是不是真心为了帮助皇上匡正补过。
事实上,皇甫德参虽然与唐太宗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近臣也是朝廷忠臣的地位和权力远远不能相比,并且或许他在表达的方式上也有欠缺;但恐怕谁都不能否认的是,他劝唐太宗打消修建洛阳宫的目的,真的是出于对皇帝、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在魏征的一番开导之后,唐太宗恍然大悟了,他不只肯定了魏征的率直与中肯,而且随即下令赏赐给皇甫德参二十段帛。巧的是,这时陕西、河南一带因为大雨,淹了很多人家,唐太宗因此停止了洛阳宫的修建,把备用的材料送到遭水灾的地方,帮助农民修了住房,结果,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赞誉。
唐太宗是睿智的也是幸福的。他的睿智在于他能够闻过则喜,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避免了因为独断专行可能犯下的错误;他的幸福在于,他身边有魏征这样的谏臣也是忠臣,而魏征们的下面还有皇甫德参这样的无数忠诚不二敢于忤旨的基层官员;并且因为这太多“谏臣”的存在,唐太宗因而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明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