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高等教育研究(5)实证精神

现在讲母语教育,往往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这是不够的,母语教育不光需要人文性,同样需要科学性,并非只有自然科学学科才需要讲科学性。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当前的母语高等教育研究在这两方面都有欠缺。先说实证精神,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是实证精神,下面略举几例。

    1.所谓“高四语文”

这是一句说滥了的话:大学语文不能是“高四语文”。大家都这么说,说得也没错,可是很少看到有人实证。什么是“高四语文”?你首先得研究高中语文,最起码也要研究高三语文吧?有人简单理解成大学语文教材选篇不要和中学重复,即使这样,也该先统计一下中学语文课文篇目。我曾经做了一份“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课文篇目重复情况统计”,比较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第八版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各册教材,了解两者课文重复的情况。但这个统计是很不完全的,因为如今中学语文教材已不是人教版一家,而是有十多个不同版本,你要说华东师范大学版《大学语文》有没有和中学语文课文重复,重复了多少,那么仅仅统计人教版一家是绝对不够的。

况且,大学语文有没有变成“高四语文”,也不能仅看课文是否重复,还要深入到具体的语文知识、甚至每一个字词。笔者一直主张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比较研究,需要做一个数据库,这个库里应该有所有大中小语文教材的内容,每一篇课文甚至每一个字词都可以检索到。例如大学语文要讲苏轼的《赤壁赋》,假如有这样一个数据库,检索一下,那么就会看到中学很多版本教材都已经选过了——这不要紧,重复不等于“高四语文”,没有高度才是“高四语文”——那么看看中学语文讲到什么程度,例如“驾一叶之扁舟”,“扁舟”一词中学教材有没有注释?是怎么注释的?大学语文要不要再作注释?假如再作注释,要怎样才能高于中学语文?这些问题看来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编者都很少考虑,笔者看到的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大学语文教材中,仍然都把“扁舟”当作一个生词,简单注释为“小船”,那么这样的教材还有多少底气说自己不是“高四语文”呢?

    2.大一国文是什么时候开设的?又是什么原因被取消的?

这个话题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再从实证角度说一下。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一年级普遍添设国文课程,是民国二十七年度开始的,到现在两年了。为什么要添设?据说因为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  这段话几乎所有大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很多研究文章也加以引用,但是很少看到有实证研究。据笔者所知,1904年“癸卯学制”诞生现代语文学科,就有大学国文的地位,后来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大学预科各部之必修科目,1929年教育部再次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一年级生共同必修科目。所以普遍开设大一国文的时间,既不是1938年,开设的目的,也不是补中学语文的课。那么叶圣陶先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笔者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实证,主要是根据商金林《叶圣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张香还《叶圣陶和他的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朱东润《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第4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龙泉明等《老武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等资料,发现这和叶老个人一些特定的经历有关,虽然还不能定论,但是起码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

至于大一国文在建国初为什么被取消?通行的说法是学苏联,高校院系调整,很多基础课都被取消。但是这只说了共性的因素,作为具体科目,大一国文的被取消还有没有特殊的原因?这也是需要考证的。据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大一国文的危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已经潜伏了,1948年,季羡林《论所谓大一共同必修科目》一文已经说他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还要“必修”大一国文课,认为“大一国文的选本,花样尽管怎样翻新,内容尽管怎样不同;但材料同中学课本不会有多么大的差异,反正不过是几篇文言,加上几篇白话。实在用不着再让学生牺牲一年的时间来念也许已经念过几遍的文章。”将来中文系的人事问题颇困难。担任大一国文的多数是教员及助教,不知如何安插他们。”1949年5月,清华大学组织的校制商讨委员会,讨论学制及课程的改革问题,取消了“以前同学所认为不合理的和不需要的如大一国文、英文、测量、水力实验等课”。这些事件都出现在院系调整之前,不能不予以特别的注意,因为今天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处境,与此正有一点相像呢。

    3.关于大学语文教材数量的统计

1980年重开大学语文以来,至今一共出版了多少种大学语文教材?一个数据是1402种。很多研究文章都引用这个数据,但是很少有人考证这个数据的由来。笔者曾在个人网站发表《一共有多少种“大学语文”教材?》一文,指出这个统计出自湖南文理学院魏饴教授。那是2006年11月4日至5日,教育部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这个会上,魏饴提交了一篇专稿,里面说:“前一段,我们上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发现目前登记在馆的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达1402种。”为了核实这个说法,笔者也登陆了国家图书馆网站,从借阅处以“大学语文”一词进行搜索,得到的数据是713种。这个数字虽然只有魏饴的一半,但他是把“大学国文”也包括在内的,那么“大学人文”“大学新语文”、“高等语文”、“高职语文”等等想必也都包括在内了,所以会有一倍之差。然而即使把这个数字扩大一倍,最后仍要打回一个对折,因为在这些书里面,有将近一半并不是教材,而是教参、教辅、练习手册之类,所以在2006年,真正的大学语文教材大概应该是700种。当然,这也不是真正的实证,因为这里用了很多推论,那么今后我们在引用这一数字时,建议采用概数的表述方法,而不应该斩钉截铁地把数字精确到个位数。

    4.寻找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很多研究文章都提到有一个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但是大家引用的都只是这么一句话:“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段话被引频次很高,以“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这一语段在“知网”作全文检索,得到的数据是299篇,其中主题为“大学语文”的为268篇。如此高的被引频次,全文以及出处至今却仍是“查无实据”,这不能不算是大学语文缺少实证的最重要的一个公案。笔者曾托人到教育部打听,也没有明确的答复。笔者推论,比较接近事实的可能是:教育部高教司曾经有过一个征求意见稿的草案,发到一些学校征求意见,大概是意见不能统一,或者是征求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再或者是教育部后来人事有变动,总之这件事是不了了之。当然推论不能代替实证,既然这个文件当初发往一些高校,不可能所有高校的档案工作都这么糟糕,真的会“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0)

相关推荐

  • 课本上的“语文”两字,原来是他们写的啊!

    课本上的"语文"两字, 原来是他们写的啊!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6)理性精神

    大学语文研究需要理性精神,理性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支柱.马克思.恩格斯说:"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quo ...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1)内容简介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和<中国教育报>黄蔚主编合写的一部大学语文研究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书名还有一个引题"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学",其实 ...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2)宏观研究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之<母语高等教育>说:"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习称为"大学语文&qu ...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3)中观研究

    说明:"母语高等教育研究"(1)和(2)已推出多日,此后因参加西安的大学语文论坛和北师大课题会议,间隔多日.今接着开始推出"母语高等教育研究"后面篇目. 在母语 ...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4)微观研究

    母语高等教育的宏观.中观研究,还必须落实到微观研究,才能避免空疏,立论坚实.胡适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里也用得上. 微观研究是指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的研究.微观研究从来就是教 ...

  • 母语高等教育研究(7)再谈科学性

    这两天已经发了两篇关于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科学性的文章,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写<母语高等教育研究>这本书之前,就一直在思考.2012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我还以此为题发表了看法.也找 ...

  • [转] 读《母语高等教育研究》有感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田红玉 <汉字文化>2007年第11期 [提  要]这是一篇读书笔记.<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作者何二元.黄蔚,浙江出版社2013年出版,这是一本全面论述大 ...

  • 《论实证精神》:社会学研究方法之本

    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的奠基人,先生从 <论实证哲学精神>来诠释满足真正哲学精神的特点,探究社会学研究之本.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从人类思辨发展的三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

  •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到底是什么关系?

    [作者简介]冯向东,男,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教科院,武汉430074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1期第172-178页 随着我国教育学科研究队伍的规模日益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