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牡丹江北甸子

这张照片是我们去板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区域)的时候,父亲在公路边山顶上遥看北甸子时候我给他抓拍的,山脚下就是他的二姐和亲人们生活的地方,拍照的那一瞬间,我得承认,我的心,不知道被什么强烈的触动了一下。


即使你出生在城市,也长在城市,如果家中有老人时常给你提到农村老家,那你就或多或少的挨着农村的气息,尽管农村的那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对于我们这样城里长大的孩子,简直是遥远的离谱。

我长大的城市武汉是有些排外的,哪怕是武汉下面的县城,也会有人说那是乡里,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似乎对自己的血统挺骄傲的,似乎自己感觉比其他小城市的人高贵些,而我,虽然没有真正在农村呆过,也不知道农村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但爷爷奶奶提到的那些面孔,让我从小就懂得不能歧视,也一定要尊重,还要平等。我想或许很多人说我朴实,也有老人告诉我的那些接地气的原因。

年少时候常听卧病在床的奶奶说到北甸子,所以,能够看到他们说的家乡,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

1994年带着儿子去东北的时候,孩子还很小,我问过已经成年的他对那次东北之行还有没有什么概念,他说,记得啊,火车坐了三天三夜,要是现在,是绝对不肯的。


那时候回趟老家可真难啊,所以,我们带了很多东西,把火车上排的架子都摆满了,而且我们买的是硬座,记得乘警过来指责我们的行李过多,过大,我们正无奈等着罚款的时候,小时候特别出众长得也特别也好看的儿子,仰着他的小脸,灿烂的问了那人一句:“叔叔好!”,没有原因的,那乘警光顾着看他,也就不再追究我们了。


父亲说他当兵离开家以后,即使每次回东北探亲,都有假期限制,加上光是路途就要占用7-8天,所以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次东北之行他想多呆几天,虽然我已经出门很久了,但我还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因为父亲此次东北之行主要是看二姑,也就是他的二姐,所以,开始去东北的时候我就和二姑家的大哥商量,想住在牡丹江大哥家里,这样,老人们生活起居方便些,但是,二姑是那种在农村生活惯了的人,只要去城里就别扭,于是,父亲为了和姐姐能在一起,我们一行人就直接住到了二姑的小儿子家里。


二姑最小的女儿叫她老公把我们直接送到了北甸子,迎接我们的,是三嫂糊的一大锅自己地里种的粘苞米。


亲家第一次到东北来,对于东北的大炕和房间里到处的柴灶感觉挺新奇的,二姑拉着父亲的手享受重逢欣喜的当口,她开始开心的在房间屋后转悠。


 人和人的交往通过旅行是可以感觉到深浅的,一个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到了真正的农村,吃我最爱的东北人的小米面糊糊,睡觉晚上大家都睡一张大炕,对我的亲家来说,还真是一种考验。


三哥家正在立大门,所以以前的太阳能的洗澡的设备也临时拆除了,晚上,当我得知晚上没有办法洗澡的时候,我开始为她,一个每天洗澡的湖北人发愁。


好在亲家的适应能力超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干干净净的洗出几个盆子,每天打扮得光鲜的,跟着我们在东北的农村里混了好多天。

虽然居住的环境相对差些,但我们吃的绝对是顶级的绿色食品,每天的菜都是现到菜园子里去摘,新鲜的不行。

亲家知道刚摘下的向日葵的籽很嫩,就开始自己动手去割向日葵了,按三嫂的话来说,如果是想吃这个,那地里管够。

因为东北地大物博,大部分已经实行了机械化,三哥的仓房里堆着许多的机械,喷雾的,施肥的,还有几辆我也说不清的农用车。


 东北的物价相对城市来说真的便宜,北甸子每个月的6号赶集,正好被我们碰上了,我们买了好多水果,也过了很多北方水果的瘾,比如面梨,在南方就根本吃不到。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爱买东西就是女人的天性,母亲,我,三嫂,开心的在集市上尽情购物,母亲看到了不锈钢盆子,又拔不动了腿,非要买上几个送给老家人,而集市上卖东西的人,随便聊聊,就是我们家沾亲带故的远方亲戚。

 东北的男人抽烟,女人也很多抽烟的,这个摊子上卖的就是烟叶,旁边就是卷烟抽的烟纸,我宁愿相信,他们的烟比我们市场上卖的更正宗,只是不知道那纸是不是卫生。

 一直没有见过地里的烟叶是什么样子的,三哥特地告诉我,那成片的绿色,就是正在成长的烟叶。


 

这张合影,如果有我姐姐,那就最圆满了,是因为我们全是姓丁,而且全是爷爷丁希和的孙女,而且,我们是堂姐妹,我们对全部亲戚的称呼全是一样,比如,他们叫爷爷的,我也是,照片中中间穿绿衣服的是我大爷家的三姐,黄色和白色衣服的是大爷的两个小女儿,大爷一共生了5个女儿。


父亲说以前到东北探亲一次,回家都要几个月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东北东村的艰苦要他没有办法接受,又无力去改变现状,但这次回东北父亲的感觉很好,看着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的生活,他感觉很欣慰。


  画面上的两个中年男士,是丁家的女婿,都很能干,抱着孩子的,是爷爷的重孙女,也姓丁,特地从金场子赶到北甸子和我们团聚。

二姑那年已经90岁了,挺健康的。按父亲的话就是他的二姐的最大特点是善良,心地宽广,什么事也不发愁,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从不闲着,总在劳动,从不挑食,什么都吃,这是她长寿的秘诀。

二姑是爷爷做主嫁到北甸屯的,北甸子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距离父亲家25公里,距离牡丹江也是25公里,正好是中间位置,二姑嫁的徐姓人家是大户人家,有二、三十口人,外人称徐家大院,当时的徐家有多匹大馬、大车。订婚时爷爷赶回一头小瘦的黑猪,就算订婚礼物,知道二姐要嫁了,父亲气得把小黑猪狠狠打了一顿。父亲说,自己年少时候曾经去北甸子看过两次他的二姐,对徐家印象并不太好,院子很大、房也多,但总是感觉很阴沉,每次父亲在徐家见到二姑,二姑就一句话也不说的在父亲怀里哭,父亲那时还小,就劝姐姐回家,但每次二姑都告诉父亲,自己是嫁出去的人,是不能回娘家的。父亲说二姐夫徐文胜是个很忠厚的农村汉子,每次父亲去了,他都会招呼父亲吃顿饭,然后和二姑一起送把父亲送出家门。


后来农村进行土改,徐家的田地比较多,即使不是地主也应该是富农,那一定是土改的对象,于是这个大家也就逐步分化,各起各的灶火,二姑也就分出自己过了。三哥告诉我,那时候东北农村很多都可以分成地主成分,因为地多,但是,好多地主都连饺子都没有吃过,因为爱地,省吃俭用,但农村划成分主要是根据地来的。

二姑一共生了八个子女,三男五女,两个人要把八个孩子抚养长大,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不幸的是二姑父在冬天到村外井中挑水时,因井口周围全是冻的很厚的冰,二姑夫把一个桶放进井里向上提水时,脚一滑,一头攒进井中,被冰冷的井水呛死了。

三哥说他们把二姑夫从井里拽出来的时候,还特地放到火炕上暖和了一晚,以为暖和了就可以活过来。

 失去了姑夫,40岁的二姑领着八个孩子,艰难的生存着,二姑家的大儿子,我的连军大哥这次到东北还在说起自己上学的时候,因为没有学费,让我父亲赞助的事情。

去东北几次后,有点理解了父亲一生为什么那么节省,他既想自己的小家庭日子过好,也想尽可能的接济农村的亲戚,但那个时代都是死工资,他也只有从牙缝里省出来了。


二姑艰难的岁月总是熬过去了,八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过的都不错。她常住三儿连义家,有时也到各家走走;八个子女对老人都孝,家家都给老人零花銭,也常到北甸子看老人,大包小包的帯好吃的东西,我们在二姑家里就听她夸奖几个孩子了,尤其是对三嫂的评价最高,说自己几十年和这个儿媳妇都没有红过脸!

父亲每次回东北,二姑都一步不离的陪着他到各家看看,只要和父亲聊起来,她能讲上几天几夜讲不完,还能把父亲讲得睡着了才罢休,她从我们去的那天就开始担心父亲走,每天要央求父亲几次,不要走,父亲也开心的告诉她:“不走,这回,我们要多住几天”


预备和父亲一起出行的时候,老公还有哥哥姐姐有点担心父亲犟起来我控制不住,但我个人感觉还好,父亲老了以后很少对我发脾气,我说什么一般都尊重我的意见,但在北甸子是不是给亲人上坟的问题上,他冲我发了脾气。




 三哥说路很难走,坑坑洼洼,父亲要想走去,至少要半天,建议我们不要去了,毕竟父亲前一天才去金场子给爷爷奶奶上坟,已经累得不行了。

父亲说我来就是给亲人上坟的,就是你们不陪我去,我也能走上去,好说歹说,父亲最终同意了让堂姐夫开着四驱车上山的办法。


母亲看着有四驱车上山,也非要跟去,三哥和丁家女婿想了半天办法,才算把母亲弄上车去。


但是即使是上了车,母亲的自重也大,上山的路很陡,三哥在后面顶着,我在前面拽着,才可以不让母亲往下滑。


其实北甸子的亲人比金场子多很多,似乎好多家人的女儿都嫁到了这里,好多都是二姑给做的媒。

我们又一次上演了在苞米地里穿梭的一幕,不过,这次是确确实实在自己家的地里。

父亲给好几个过世的亲人上了坟,其中有一个还是抗美援朝的烈士,这下总算是圆了他的心愿。

 远远地望去,几只鸟在天上盘旋,路边开着好多不知名的野花,从17岁第一次有记忆的站在山上望着夜色中父亲的故乡,到带着儿子来北方错过下雪,再到2005年那个秋天我们全家自驾,我似乎在每个季节都来过北方了。


 2009年我和老公在雪天特地包了个的士去金场子给爷爷奶奶上坟,就是这个二姑的这个女儿陪我们去的,几年不见,她漂亮了很多,她告诉我,都是女儿打扮得她,说自己在家给女儿带孩子,女婿很好,还特地在柴和给她买了房子,她说,下次我来东北的时候,一定要我去她家住住,柴和那里有著名的小九寨,风景特别好。

在北甸子的几天,不仅仅看到当代农民缩影的三哥三嫂的忙碌,还感受了好多我童年熟悉的记忆。

好多亲戚都有了微信,把微信群建好以后,我头一次感觉到自己离农村离家乡原来这样的近。

我最喜欢这张父亲笑的开花的相片,这是丁家女婿来接他去吃饭时候照的,父亲一生不苟言笑,这样的笑容实属难得。

奶奶曾经告诉过我,我们的祖宗里曾经有一个女人,跋山涉水的去寻找过自己漂流在外地的丈夫,然后繁衍了我们这一支血脉,从1934年开始爷爷的举家迁徙到父亲1947年投身革命,然后哥哥到湖南,姐姐到北京,我2003年从武汉到深圳,三代人同样的迁移,其实都是游牧民族的漂移的血脉和特点。敢于走出了那个固有的世界,去开创一个新的世界,我在整理丁家三代的历史里,没有想到得到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结论!


爷爷奶奶,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虽然很短,我也无从去了解过你们的过去,这次系统而完整的整理,让我第一次认识你们,这些北方之行的文字,是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敬献给你们的一份礼物,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

黑龙江的记忆:

最美中国-亚布力吹雪

最美中国-齐齐哈尔的亲情

最美中国-黑龙江-东极抚远

最美中国-漠河秋意浓

最美中国-嫩江到五大连池

最美中国-色彩斑澜的的温泊

最美中国-哈尔滨的乡中街和中央大街

最美中国-哈尔滨的道里和道外

(0)

相关推荐

  • 我的家乡曾被”仙女“拯救

    大水洞村 ( 仙女村 )全景图.图片来自桃江县政府官网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 | 胡来2019 四十年前,即使是最富于幻想性精神的农民,也从来没有奢望过今天的好日子. 我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 ...

  • 郑小萍​:家乡于我,是父亲的遗愿

    家乡于我,是父亲的遗愿 文/郑小萍 小时候,从父亲口中知道我的老家在宁波余姚.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因字写得不错,父亲偶尔会让我代写书信给老家,说是让我练练手.写信封的时候,我记住了老家在一个叫" ...

  • 他用相机画出穿越千年的美人,这才是最美中国!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过眼惊鸿处,翘首盼佳人. 现在人们因为有了手机,拍照美颜都十分方便,照片存在手机想删就删,晒自拍都成了一种形式. 但是,在自拍越来越方便的同时,这样轻而易举得来的照片,也不会让 ...

  • 他花40年跑遍中国,画出唯美中国古建筑

    谁说中国城市没有审美 只是被我们遗忘了 李乾朗 还记得小时候住过的屋子吗? 白墙黑瓦的皖南民居, 一入春季, 笼罩着氤氲水汽, 就成了中国水墨画上的风景: 皖南民居 穿行在北京胡同里, 推开东南角的大 ...

  • 玄色之美——中国历代黑釉瓷器珍品

    <玄色之美>参展方包括深圳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婺源博物馆及上海高悟楼.九砚山房.观叶楼.广州红苒精舍.暂得楼.深圳宝光艺术等多十多家公 ...

  • 被各国博物馆深藏的绝美中国元青花瓷

    据考古发现,青花瓷始于唐代中晚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唐青花执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执壶的前腹部有用钴蓝画成的三朵梅花图画,口部绘牵牛花.颜色鲜艳,绘画手法适意,有少量晕染,有传统文人适意水 ...

  • 【古玉精髓】高清图赏,绝美中国古代玉器

    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言之,玉是美丽的石头.为何说玉是美丽的石头?它美在哪里? 玉本来就是石头.它是古人在漫长生产实践中,从大自然中分拣出漂亮 ...

  • 六纲八目止于至美中国世界防治思想僵化——狭义世界哲学陈陈科成

    用六纲八目新哲学协助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六纲八目止于至美中国世界防治思想僵化 五续中国.世界哲学新思路.青年新任务 --确认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新现代化中国世界 从道法自然思考致富止于至善至真到 ...

  • 绝美中国

    绝美中国

  • 黄格胜《醉美中国》作品选欣赏!

    黄格胜 孙克领衔醉美中国创作组创作<醉美中国>作品选: 众志成城:363厘米,141厘米,46平尺 鸿福天下:260厘米,86厘米,20平尺 腾达四海:260厘米,86厘米,20平尺 五岳 ...

  • 最美中国茶,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的身形就像是一位秀丽的大家闺秀一般,体态均匀,婀娜多姿. 白牡丹里,最早出生的,是特级白牡丹,也就是被福鼎茶农亲昵地称呼为"牡丹王"的茶.它的外观,也最容易识别,就像是贾家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