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瓦解的乡土记忆

国庆节,四姨的儿子结婚,我参加了婚礼,因为农村搬迁,结婚的姨弟婚房布置在镇上的商品房里,请客的地点也是镇上的饭店。农村结婚的风俗习惯基本没了,都学城里人那一套。美其名曰新事新办。不过他们还启用花轿抬新娘,新郎骑马,还是有点古风的。

我记忆中农村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提前几天在家门口,支灶台,找厨师做菜,家里要忙上好几天,近房的族内人都要过去帮忙,不管有什么事都放一边,他们统一由大执,就是总管,统一安排分配事情,然后大家各尽其职。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大执很厉害的,他精通红白喜事的各种礼节,权利比办事的主家还大。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两个擅长这方面的大执,大家都形成习惯有事就找他做大执,一般这样的人在村里的威望都特别高。

在农村姓氏很重要,所以有家族一说,五伏之内就算近房,五伏又称五服,即五代,五辈,就是五个辈分。从自己算起往上,或者往下五个辈分。五伏之内属于一个老祖宗。五伏之外的,只是同宗同姓,但是没有血缘关系。算作另外的分支。这是乡土文化中最最重要的界限。农村乡土气息的衍生都从这里产生。亲疏远近分得特别清楚,一点不能含糊,各种礼节都和宗族内的血缘远近而不同,尤其是丧事的丧服制度那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五伏以“我”为中心分五伏,和下五伏,合起来正好是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诛灭九族就是这个九族。所以农村的这种宗族的划分也是自我主义,是一切价值都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五伏本是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根据居丧者与死者的亲缘关系远近,丧服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由重到轻,亲缘关系也从近到远。这都是有讲究的,就连兄弟姐妹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都有区分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我都被那些懂礼的人给说得云里雾里。最后只好像木偶一样,由他们牵着,听之任之。

整个服丧期间,知道了很多风俗习惯和各种礼节。才知道原来家里有一个人去世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确实得需要很多人帮忙才能完成,仪式办得隆重与否体现出逝者生前的身份和家族的地位。

再说喜事,那些传统的礼节数也是多得眼花缭乱,从准备各种点心和新人使用的东西开始,到双方家里应对的各种礼节,那都是有很多说法的。比如买新房里新人的东西都要成双,细到给新人手工缝被子必须是两辈人,而且这俩人还必须儿女双全,我都觉得样样都有讲究,多得不知道怎么应付,到最后也是由执事的人牵着鼻子走,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记得我结婚的时候,到婆婆家迎头就让我把挂在先生脖子上的锁打开,说什么长命锁云云,我也不管那么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和先生共同的感受就是结婚太累了,只想跟七姑八姨,叔叔阿姨说还能别那么多礼节。

而今新式的婚礼就是司仪作西式的婚礼仪式,或者做一些活跃气氛的节目,热闹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如果仔细研究西式婚礼其实也不是在教父的见证下互许誓言和交换戒指,然后完成结婚仪式。也有很多礼节的。不管怎么说,所有的礼节都是突出对当事人的敬重,不管当事人是活人还是死人。因此在那么多人的见证下开启新的生活,或者哀送过世的人,无不体现对一个人存在的尊重。

但是这些乡土记忆即将随着新农村的到来慢慢消失。就像一家一户的房子院落被挖掘机夷为平地,标志着以前的农村格局已经从中国大地上消失。地域和宗族概念慢慢在淡泊,各种礼节也都渐渐消失,等到我们这代人离去,乡土文化基本在农村瓦解,乡土记忆只能存在书本上了。

(0)

相关推荐

  • 乡情散文:小时候吃大席

    文:张宗龙 我们老家把宴席叫大席,大席的意思就是菜品丰盛.烟酒讲究.礼节繁琐.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好日子一是过年,再一个就是吃大席. 小时候家家日子都过得清苦,并不是因为人懒天欠,实在是生产资料落后决定 ...

  • 乡土记忆之四十三:收油菜

    农家五月忙.早稻刚插完,就又要收油菜了. 油菜全部呈金黄色.壳快要裂开时,就可以采收了.时间,一般是清早就开始.太阳刚出来,威力不大:油菜籽壳沾着露水,不会开裂.裹在里面的油菜籽,"蹦跶&q ...

  • 乡土记忆:涧河,溺水

    家乡的村边,流淌着的是涧河,一条不出名的河.一路向东奔流到洛阳,注入洛河,再注入黄河.涧河的水流量不大,但也从没有干涸过,即使是非常干旱的年节,仍然保留着一定的流量,灌溉着河两岸的庄稼.菜园. 涧河自 ...

  • 乡土记忆:自成一派的爸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家也一样.小时候我和妹妹坚决站在妈妈的一边,爸爸是自成一派滴.有什么好吃滴,总是看不到爸爸吃,我和妹妹也没有想过给爸爸,和我们一派的妈妈也只是被我们问候一下,有时候问候也省了. ...

  • 吕方平||乡土记忆

    乡土记忆 文/吕方平 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初中时代在一个秋假里写的一首稚嫩小诗: 我是农民的儿子 血液中流淌父辈的沧桑 当土地躁动成熟的气息 当秋水倒映农家的繁忙 我却在父亲的训斥声里 背起书包 走向 ...

  • 路喆:掰 苞 谷【我的乡土记忆之一】

           掰 苞 谷    [我的乡土记忆之一]      文/路喆  ("白河观潮"公众号特邀作者) 我不善干农活,姊妹几个中我是老幺,也是干农活最少的.但在1988年的秋天 ...

  • 《怀旧烟台老品牌》(四)《“莱阳白干”:抹不去的乡土记忆》

    《怀旧烟台老品牌》(四)《“莱阳白干”:抹不去的乡土记忆》

  • 王永武:乡土记忆(外一首)| 原乡文学奖征文(诗歌)

    乡土记忆(外一首) --为故乡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作 王永武 记忆中煴热的黄沙 被母亲从炒锅里盛起 装入土布做成的襁褓 缠绕进童年的无邪 深深沁入 ...

  • ​乡土记忆之西关旧事:无名碑下的思念

    乡土记忆之西关旧事(连载之二) 无名碑下的思念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悲壮的故事,也是一个被岁月埋藏很久的故事,一个深深遗憾和永久怀念的故事.五十多年来,我的母亲曾对她的儿女们多次叙述过那件刻骨铭心 ...

  • 【晋城乡土记忆】那些年我们过节

    作者   李翠林 丹水扬花送少年, 几多趣事伴娇妍. 般般甘苦随流去, 怀抱相思夜入眠. 刘庆庆题 晋城记忆:那时我们过节 最难忘那些年的元旦节 ❀  李翠林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难忘的故事和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