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建设,江汉路步行街将王者归来
从2019年开始,江汉区用3年时间重点对2000年前建成的配套设施不齐全、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不健全的8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重点实施“五改一升”(基础实施改造、道路通行改造、消防安防改造、建筑修缮改造、环境健康改造、公共服务升级)共23项改造内容。
江汉区建筑年代久远,优秀历史建筑达20余处。老建筑不仅是城市特色,也承载城市的历史记忆。其中有位于中山大道上的武汉市工商联合会、南洋大楼、新民众乐园、江汉路邮政局等,有位于民生路的长江饭店、位于前进路上的宁波会馆、江苏会馆;有位于自治街的圣节瑟中学,现在是武汉十九中以及位于联保里,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汉口地标性建筑——水塔。以上建筑最长年份为1900年,最短年份为1949年,也有70余年历史。其中,水塔这项百年古老建筑和现代时尚风情融为一体,处处显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烈的商业气息,早在2005年被市区政府列为江汉路周边社区示范板块。
编辑搜图
江汉区作为武汉市的中心城区,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旧城改造面积不断扩大,摸清城市家底,制定保护规划。明确不同类别建筑遗产分类标准和保护范围,在此基础上,提高城市建设开发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性,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历史文脉的延伸相统一。 按照“功能重塑、产业重构、风貌重现”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合理安排、统筹推进。
江汉路是全国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有“天下第一街”的美 誉,沿线存有大量民国初期历史建筑,拥有国家文保单位 3 处、 省级文保单位 7 处、市级文保单位 4 处,历史建筑、特色里份 30 余处,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2018 年 12 月,江汉 路步行街入选全国首批 11 条改造提升试点街区,根据商务部统 一部署,把握机遇,拼搏赶超,争创全国第一步行街,启动江汉路步行街综合整治工程。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江汉路步行街定位为“国际卓越滨江魅力空间及中国极致城市体验街区”,组织编制的“一街.兴城”总体规划,被商务部作为优秀规划案例向全国推广。三是整合有质量的资源空间。与盐业大楼签订租赁协议,打造江汉路文化艺术新地标;与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协议,打造绿化休闲场所;与人民银行达成在文保建筑台湾银行,建设武汉金融博物馆意向;与地铁物业积极达成合作协议框架协议。
江汉路步行街综合整治工程,对江汉路步行街、辅街、里分和中山大道延长段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确保到2020年在规划布局、设施环境、功能品质、运营管理、综合效益等五个方面达到试点工作要求。建筑改造范围为江汉路步行街 两侧建筑,北起京汉大道,南抵沿江大道,总长 1450m,共涉及 建筑 75 栋,其中江汉区涉及改造建筑 32 栋(中山大道以南 16 栋,中山大道以北 16 栋),立面整治面积约 13.25 万平方米, 屋面整治面积约 1.29 万平方米。改造建筑中含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区级历史建筑共 10 栋,此类建筑改造 以修缮及维护保养为主,重点拆除外立面与屋面的后期搭建,底 层商铺招牌整治,力求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其余 22 栋为一般建 筑,以局部改造以及协调风貌为主,兼顾个性展示,整体效果力 求连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韵律。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营造政策优化的营商环境。推出“首店计划”政策,提供宣传平台,规划街区经营秩序。建立江汉路步行街品牌评分专家评审委员会,邀请商会代表参与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加快智慧街区建设。5G江汉路和中山大道基站布点已完成,订制智慧灯杆已经投入使用;谋划建设智慧商业、智能城市管理等综合智慧板块。创建“历史之城”与江汉路步行街综改、清芬、楚宝等旧改的实施推进、与5G试点等专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好高起点谋划与分步骤实施,统筹好硬件和软件建设,统筹好街面改造与纵深发展(后街经济),统筹好宜业与宜居,把江汉南部片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项目总投资匡算 3.36 亿元,其中,房屋立面整治 1.5 亿元, 夜景亮化 0.38 亿元,广告招牌整治 0.08 亿元,道路景观提升 1.4 亿元。资金来源:按照市政府关于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 作合作分工机制的指导意见,除 1.4 亿元道路景观提升工程由江汉、江岸按照协商比例分摊外,其余 3 项均由江汉区区级财政性资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