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良知拯救企业

2018-12-08 06:49

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

王阳明,明代后期著名大儒,继孔子、孟子和朱熹之后的儒家又一代表人物,所提倡的“致良知”之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儒家学风为之一变。

1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传播开来之后,有人不服,想看王阳明的笑话。正好有一天有人在半夜捉到一个小偷,这些人便把王阳明找来,问他,你看小偷有良知吗?

王阳明很坦然地让小偷脱去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当接下去让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阳明便对大家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小偷的良知。”

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把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的窗户纸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就叫“良知”。阳明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无私欲之蔽,不需外添一分;致,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自己心中不正的东西,就可符合心中本有之正。王阳明有一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称为“四句教”。

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起点,那就是“事物之理”本来就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这个“理”就是我们的良知,比如孝敬父母、恻隐之心、诚信待人。这些“理”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被“现实社会”混淆了是非。

按这种逻辑,我们做事只需要凭着“良知”即可,因为所有的管理道理,比如公平交易、客户价值、效率竞争如此等等,都存在于我们心中,都是我们良知的一部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坏人,即使我们不站出来见义勇为,在内心里仍能够感受到坏人的错,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胆怯,这一切便是人的良知。

精英或者领导者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多一点良知,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为圣贤。有了这个认识,每个人都能被解放出来。只要你遵循内心的良知之理,人人都可以奋斗成功。

2

阳明学创立不久后就传到了日本,最早接触王阳明思想的人是日本禅僧了庵桂悟。正德四年了庵桂悟奉国王足利义证之命,以83岁高龄远使中国,与王阳明会晤。回国前,王阳明作序一篇相送。

阳明学在日本的真正发掘者应是中江藤树,他37岁时获《王龙溪语录》读之,后又读《阳明全书》,大有所获,乃赋诗曰:“致知格物学虽新,十有八年意未真;天佑夏阳令至泰,今朝心地似回春。”

在稻盛和夫的家乡有两位对日本近代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稻盛自身对西乡隆盛喜爱崇拜之至。

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被流放他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

西乡隆盛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经常说,要位于人上施政的人,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

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该“自得于心”,以利用“较量格斗”,也就是“知行合一”,不然的话,“空读圣贤之书,如同观人剑术,无丝毫自得于心”。

最能体现西乡隆盛生活准则的4个字就是“敬天爱人”。明治维新时期,受到西乡隆盛思想熏陶的人们将他的训诫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即《南洲翁遗训》。

几百年后,有日本专家认为日本最能实践王阳明哲学的就是稻盛和夫。而稻盛和夫说过:“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

可以说,稻盛和夫心目中的英雄是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心中的英雄是中国的王阳明。

稻盛和夫还对阳明学有自己的阐发和领悟:“人类是极其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真我。正因为是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

“遵从发自真我和灵魂的理性和良心”,“以理性和良心抑制感性和本能,积善行德,就能磨炼心智,达到醒悟的至高境界。”

稻盛和夫的第三次创业,即拯救破产的日航。他同样回归到良知的起点上,他说:“也许我并不称职,但我将以我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来拯救日航。不仅因为日航是日本国家的象征,更重要的,我是为了日航员工的幸福。”京瓷社长久芳彻夫也介绍说,他“是基于为世人、为社会的信念”。

可见,稻盛和夫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真我、不断投资践行良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稻盛和夫获得了人生和事业的不断突破。

3

王阳明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难题。大家都清楚,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知行不合一”。他说,很多人把懂得道理叫“知”,把实践叫“行”,照这种分法,永远也没有“知行合一”的可能。那如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呢?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意之发动”便是“行”。也就是说,意念一产生,就是“行”了。那些犯戒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念,而不是产生其他意念?答案在于这个意念不是出于“良知”,而是出于“私心杂念”。

既然如此,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者不检查、不沟通、不激励,那么,问题并不是出在不“知”上,因为良知大家都有,问题是出在这样的良知并没有“格”掉错误的“私心杂念”。所以,出路在于把自己交给“天理”,信仰按规律办事的“天理”,王阳明把这一切称之为“扬善抑恶”,或者叫“致良知”。

所以,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正心”。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会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子。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它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创立公司的第二年,新进来的员工要求公司保证他们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难保,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

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稻盛和夫与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类价值标准,于是他们不仅答应了员工的要求,而且把公司的使命做了重大调整:“公司的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与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与全人类的进步。”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下,日本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现金放在银行,连银行都建议稻盛和夫他们去炒楼,但稻盛和夫客气地告诉银行:“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用炒地皮来赚钱”。

500年前,王阳明龙场大悟,他悟到了“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就是说,我们人心中的良知即是天理,只要按照良知做事就是行天道。用良知来判断和应对一切,把良知发挥到极致,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

50年前,稻盛和夫把在生活、工作、经营中悟得的真理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把“作为人,何谓正确”当做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这就是稻盛哲学的原点,也是稻盛心灵深处的阳明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