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55)高庆奎
高庆奎
高庆奎(1890~1943年),原名振山,号子君,祖籍山西榆次县,生于北京,系清末丑角演员高四保之子。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高庆奎以刘派唱腔为主体,又吸收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等诸家的演唱特点,加上自己的艺术创造,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老生流派——“高派”。高派的特点是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剧目丰富。
高庆奎自幼从贾立川学老生,12岁登台。高庆奎的嗓音高亮甜脆,音域很宽,且音色丰富。在演唱中通过音色的变化,可以流畅地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这不仅有利于在演唱中感情的表达,也使高庆奎能演唱老生、武生、花脸、老旦等几种不同行当的角色。他在用气、吐字、行腔等演唱技巧上取孙菊仙的唱法为多,唱念多用京字京音,尤其擅长使用大气口的“满宮满调”和长腔拖板的唱法抒发人物感情。由于他在演唱中又继承了谭鑫培韵味浓厚的特长,故高派演唱具有高亢激越、清朗秀润的特色。他从具体的人物、环境出发去安排唱腔,因而每出戏都演得各具特色、毫不雷同。
1919年,高庆奎曾随梅兰芳赴日本演出。1921年与郝寿臣等组建庆兴社,并多次赴上海演出。当时上海改革之风正浓,高庆奎深受影响。他除在演出《李陵碑》、《辕门斩子》、《逍遥津》、《坐楼杀惜》等传统剧目时改革声腔和加强表演外,还与梅兰芳合作演出过时装戏《孽海波澜》,并排演了大量新剧,或宣传民主思想,或歌颂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多年的演出劳累,高庆奎于1934年5月嗓音失润,以致无法正常演出。1938年到中华戏曲学校任教,后来又到富连成社任顾问。1941年,终因嗓音塌中及积闷怅惘所致患“哑痨”并愈发严重,竟至咽喉红肿恶化不能进食而病不起,于1943年2月病故。
高庆奎的代表剧目有:《逍遥津》、《斩黄袍》、《辕门斩子》《斩马谡》、《碰碑》、《胭粉计》、《赠绨袍》、《浔阳楼》、《七擒孟获》、《信陵君》、《史可法》、《哭秦延》、《铡判官》、《掘地见母》、《钓金龟》、《独木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