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往事 | 柳州老手艺(六):削竹为丝编生活

相信大部分人的童年里都有这么一首歌谣:“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但却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编花篮这门手艺。

篾匠,用竹子的薄片编制用品的手艺人。曾几何时,制作竹器是个“铁饭碗”,因为经过篾匠的巧手制作,普通的竹子就能够演化成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圆圆的筛子、小巧的竹篮、结实的箩筐……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器制作日渐式微,竹制品也已经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陶瓷制品。不过,大浪淘沙之下,总有那么一些手艺人坚持着自己的老手艺,维持着不变的老行当,成为如今我们尊称的“匠人”。

南方花鸟市场里的黄阿婆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早上,黄阿婆的儿子开车送她到市场,从车上把竹制品一样样拿下来,整齐地摆放好:尖竹壳帽、圆竹壳帽、簸箕、鱼篓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你根本不能想象,一条条竹篾还能编出这么多东西,全部摆放完需要将近一个小时!

黄阿婆的摊位是市场上出摊最早的,每天都是8:30-9:00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市场里的业主和附近的居民都认识她,看到认识的人,黄阿婆也会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

“黄阿婆在这里摆了好多年咯,平时我们买簸箕、竹篮都是在她这里买。”

“有时没事我们都过来跟她聊天,看她编东西,黄阿婆好厉害的,年纪这么大了手还这么巧,劈竹子都是自己劈的。”

黄阿婆今年73岁,柳江里雍中厂屯人。中厂屯就在柳江河边,优质的地理环境使得村边长满各种竹子,村里人使用的也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各种生产工具,所以黄阿婆从小就学会了竹编。

随着时代进步,做竹编赚不到什么钱,黄阿婆年轻时也和其他人一样到外地去打工,年纪大了,在外面做不动了,才又回到柳州,平时做一点竹编补贴家用。

“在家也没事干,我喜欢做这个,所以就出来摆摊,还可以挣点钱。其实这些也不都是我做的,有一些是我老家那边的老姐妹做的,我帮她们一起卖。我们就是老人家随便编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件件质朴又精致的竹器,带着竹子的原色,带着乡土的气味,就如黄阿婆一样,带着老一辈人特有的勤俭朴素。

篾匠有三件宝:篾刀、剪刀、钳子。

篾刀是用来将剖开劈好的竹片削成篾条或篾丝的,根据编织的需要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要保持长短、宽度一致。凭借多年的经验,黄阿婆将篾刀使得出神入化,厚重的篾刀在她手上仿佛没有重量一样,在竹片间来回游走、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篾刀落下,竹片变成了十多片厚薄均匀、长短一致的细细的篾片。

剪刀和钳子则是编织时处理一些细节要用到的。

一手拿起好几条篾条,或编或织、或拉或穿,篾条在黄阿婆手里乖巧听话,任她摆弄。黄阿婆的动作如舞蹈般优美,篾条随着她一起腾挪翻转、交叉缠绕、纵横交织。不一会儿,一个细密均匀、精巧牢固的尖竹壳帽就编好了。

竹编是一门特别繁琐的手艺,从原材料开始,砍竹、破竹、劈片、剖篾、撕篾、刮篾,再到编织、定型、固边、编篾、锁口、装背袋等,全是手工操作,每一步都有讲究,环环相扣,错一不可。在靠手艺赚不到什么钱的今天,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很少。

但好在黄阿婆已成为这一带的名人,有几所小学都请她去教小朋友们做竹编,每个学校每星期去一次。所以贩卖之余,黄阿婆会利用时间准备教学的材料。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啊,我也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希望更多小朋友学会这门手艺。”除了学校,有些公司搞活动也会请黄阿婆去做现场展示、教学。黄阿婆总是一口答应,准备充足后热情满满地前往。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市场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被黄阿婆高超的编织手艺和摊位上各种精巧的竹器所吸引,除了簸箕、竹篓这些常见的生活器具,还有草鞋、木板拖鞋,以及一些不常见到的小物件和葫芦制品等,每一样都让人赞不绝口。

黄阿婆的摊位还卖一些村里带出来的土特产,有金银花、葛根粉、还魂草、萝卜干等,黄阿婆希望大家不仅能买到她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还能尝到她家乡的味道。

手艺人、篾匠,不管哪一个称呼,黄阿婆所做的都是一种传承,不止传承一门手艺,更是手艺里一颗“宁静的心”、一种勤劳朴实的品格。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年轻一代了解老手艺,将其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我们最需要的。//

文案=熊文婷   |   特约摄影=韦英怀   |   美编=向导   |   编审=大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