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很有可能噎的身边的人非常难受。
/01/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口头禅就是:“就是那样啊”。有一次,我和这位朋友谈起了我们双方都认识的一个熟人,我跟我这位朋友说:“小张这个人待人别真诚,我觉得和他相处挺好的”
谁知我这位朋友来了一句:“他就那样啊。”
听我朋友这么一说,我就来了兴致,于是我问他“他就是怎么样啊?”
“就是你说的那样啊!”朋友头都不抬一下直接回答我说。
听了朋友的话,我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我有预感如果我问“我说的怎样啊?”那他肯定会说不上话来的。后来我听他的同事反映,原来我朋友不仅仅是跟我这样说话,和其他同事也是一样的。
一开始大家还能接受他这种没有解释的结论,后来说多了以后,大家都认为他是在敷衍,因而公司的同事都不怎么愿意跟他交流。
/02/
学会用思维说话
有些时候,当我们认同别人所说的话时,为了加深话中的肯定程度,我们常常会用“对啊,就是这样”的表达方式。
这种话说多了就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没思想,没有想法,或者在敷衍人等等。
但如果我们适当的应用这句话,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会让说话的人因为和你有相近的思维,对你产生亲切感。特别在一个集体环境中,这句话甚至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这样说可以从对方的言谈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其次,可以给对方留下自己善解人意的印象,使对方产生认同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还可以引出对方的真实想法,有利于与对方进一步交流和沟通。
然而,如果不分场合一味迁就,或者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变成自己的口头禅,那就会适得其反,只会让人感觉到说这话的人,没什么主见,或者总是在搪塞别人。
清代诗人袁枚有首诗:
杨花与雪花
一样无心绪
不管是何家
不管是何家
这首诗里的“杨花”与“雪花”在某些方面指的就是这种不发表自己观点,用一句“对啊,就是这样”搪塞过去,同时没有主见、没立场、随大流的人。
可当这句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时,他们将会怀疑你,对你产生不信任感。久而久之,他们在遇事时不愿意再征询你的意见,不再重视你的想法,你在朋友中、工作中、家庭中的地位日趋下降,最终被剥夺了话语权。
在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间通过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中发现了“二八理论”。“二八理论”是指,社会上20%的人占居了80%的人的社会财富。如果将“二八理论”用在社会关系上,那么就是社会上20%的精英,他们领导着世界上80%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在于他们的智商、毅力、创意等方面,还在于他们不仅对别人的话能给予肯定,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弥补对方话语里不合理、不完美之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比别人更加精准,所以他们才能成为社会的20%。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要勇于展现自己独特而又优秀的性情,让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透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展现出来,从而主宰我们的心灵,向命运发出最英勇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肯定别人的同时,试着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时候,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但不会引起身边人的反感,反而会凸显自己有主见,有想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再讲一个例子:
一位干部去基层检查工作,发现有片土地荒在那里没人耕种,便询问周围人是什么原因。
这片荒地的主人显得愤愤不平:“化肥涨价!农药涨价!农用物资都涨价!让人拿什么种地啊?”“辛辛苦苦去种地,不如外出跑一气。”
听到这里,这位干部点头说:“对啊,就是这样。”他接着说:“老乡说'种地’不如'外出跑一气’,这话有道理。趁着农闲出去走走,掌握些信息,比较一下怎样种地更划算,田里不忙的时候出去挣点钱,也挺好的。面向市场嘛,对不对?”一段话说得乡亲们连连点头。
这位干部并没有粗暴地指责农民抛荒,而是先采用了附和性的应答,肯定了农民的真实情况,并且敏锐地抓住话中种地和外出打工的比较,委婉劝说,既启发了乡亲,提醒了种地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难怪大家连连点头,这种附和应答,显然比简单的“对啊”“是啊”要高明很多。
在很多时候,同意别人的观点确实能够让人心里舒畅,没有人喜欢别人反驳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论对错一味地附和别人,会让人觉得你非常虚伪。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成为人云亦云的人,更不要成为招人厌的应声虫,纵然是不得已附和别人,但也别泯灭自己。
每次,当你习惯性地表达“对啊,就是这样的”之前,不妨先想一想有哪些地方需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更好的建议,再说这样的话吧!
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
前几天我的学员小王讲给我了一件事:
有一天,他和同事在办公室聊天,有一个同事突然问大家:
“你说咱们五一劳动节放几天假?”听到这个话题大家顿时来了兴致,有说放的天数多,自己就去长途旅行的,还有打算回家去探亲的,一时之间,大家讨论的好不热闹。结果我的这个学员来了一句:“拉倒吧,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老板这个人死抠死抠的,不让你在这里加班就算了,还想让他多放假?”
原本想加入讨论的同事,一下子都不吭声了,气氛瞬间尴尬了起来,小王自己觉得特别的莫名其妙。
有的时候,别人提问,只不过是想提出一个话题。这个问题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由问题引发的联想。就拿上面的问题来说,原本那个同事只是想利用五一节这个话题打开同事们的话匣子。
但是,小王生硬的解读和回答,却让大家没了谈话的兴致。
“用脚后跟想想”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那还用问吗?这句话一旦说出口,就把别人的话判定为了废话,其中包含着说话人的自我标榜,也反映了对听话人态度的轻蔑和不屑。会这样说的人,首先就不是个很好的聆听者。
想和别人进行交流,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粗鲁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不仅不礼貌,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其实,只要对别人的话能够耐心倾听,你就能很快发现别人的思路,说不定,这种你原本嗤之以鼻的思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去参加一个公司的宴会,宴会上一位客人当众讲了一段笑话,还引用了一句名言。讲故事的客人说那句名言出自《圣经》,事实上他错了。我的朋友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便毫无顾忌地指出他的错误。
那人却坚持己见:“什么?那句话是莎士比亚说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当时我赶紧用手机查了一下,的确是那位客人说错了。看到朋友还在那坚持自己的真理,我狠狠地拽了拽他的衣角,示意他放弃,然后立刻站起来说:“老李,是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那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回家的路上,他愤愤不平地问我:“你确定那句话不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吗?”
我说:“是,那句话的确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场里。”
但是老李,我相信你应该清楚,宴会上气氛本来挺欢乐的,为什么非要找一个证明来证实别人错了呢?你这样能让别人喜欢你,对你有好感吗?他并没有征询你的意见,也不需要你的意见,你又何必非要跟他理论呢?
最后,我得告诉你,永远都要避免和他人发生正面的冲突,要学会在必要的时间和场合闭嘴。”
那件事对老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批评。
后来,他对我说:
“经历过很多事以后,我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在争辩中取得最大的胜利,那就是尽量避免与人争辩……避免与人争辩,就如同避开陷阱和灾难一样。”
沉默也是一种沟通策略
研究表明,孕妇腹中还没有睁开眼睛的胎儿就能够通过羊水的波动,听到发生在母体周围的一切声音。
而这种倾听,就是一个人最初的感知,当一个人即将去世的时候,听觉也表现出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丝留恋。
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要听到自己最挂念的那个人的声音,才能安然地去世。聆听,既是生命最初的震颤,也是生命最后一刻的守望与坚持。
/03/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在沟通交流中,往往我们说得越多,造成的矛盾也越多,正所谓“言多必失”。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却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对方是否能够理解。
临床心理师柯书林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倾诉者,在我们看来他已经是听的专家了,但他同样认为闭嘴是需要不断地练习的。他说:“说话实在是太容易了,控制自己不去说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他总在想插嘴的时候喝一口茶,缓解一下想说话的冲动。
嘴上吃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品性,每个人出生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人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我们本就不该苛求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一致,在遇到自己不认同的事情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妨静下心来听听别人怎么说。
要知道,当你懂得闭嘴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