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造城记:在空间利用上做极致,但细节之中体现人文关怀

建筑肌理中辉映的文化价值,反映着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文化之间的根本关系,它让建筑成为土地中生长出的自然之物。从直观上看,香港的城市建筑,给人以「密集」之感,但密密匝匝的建筑物背后,不但有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更有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与人文。读《香港造城记》这本书,让一向喜欢香港建筑的我,对香港的人文有了更深的认知。

香港岛曾以「不毛之地」闻名:不到八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地形陡峭,四面环海,毫无资源可言。当占据香港岛的英国人跨过维多利亚港再占领九龙半岛,再于一八九八年强行「租用」新界土地,扩张其管治范团,香港仍然很小,加起来不过占地一千零七十平方公里,并且多数是山,还有大片沼泽,保守而言,城市建设并没有多大空间。正是在这样不平常的自然和人口背景中,土地成为回归前后政府塑造城市经济和城市形态的主要工具。

也正是基于极端的自然地理、作为经济政策的土地开发、开垦、属地的难民史以及人口统计、东西交融文化、迟到的然而大规模的公共住宅计划、各种各样的公共交通等原因,香港的城市在空间的利用上几乎做到了「极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人文上追求的是什么。」

我认为,香港建筑中的城市人文,有属于鲜明时代印记的审美理想、审美形态、审美话语、审美精神,在空间布局上融入到每个市民具体触点,将文化艺术真正植入到城市当中。

比如,上环信德中心,这是我每日工作的地方,也是一个多功能大厦。这个建筑显然是受到了未来主义和现代主义共同影响,它将港铁、电车、客轮、直升机坪等交通体系与巴士、的士和汽车等使用的公路体系连为一体。东西两座塔楼于一九八四年完工,它建在四层高的基座大厦上,通过底下、地面以及包括直升机在内的交通方式都可以到达。它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无形之中扩张成多层面的立体空间,既方便市民,又扩大了土地的利用。《香港造城记》中,称这种设计和建筑布局为「多层公共走道」。

所以,如今,当我每日在信德中心进进出出时,不但对这座建筑的历史和设计构思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更感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可以充分享受建筑美学带来的便利:连廊上可以静观维多利亚海景;建筑内可以鸟瞰太平山间的日出;多层次的信道让人在空中穿行,遮风挡雨,细节之中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冯英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