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亲自读书”的重要性

所谓“读书”,不外借助文字、图像及声音,在知识的海洋里上下求索。这一寻寻觅觅的过程,是在挑战你的智力,锤炼你的意志,酝酿你的情绪,完善你的思考,等到你理清思路落笔为文时,其实已经“水到渠成”了。即便不做学问,不写文章,这个紧张寻觅的过程,同样决定了你阅读的质量与乐趣。在这个意义上,“过程”的重要性,一点不比“效果”逊色。

饭要亲口尝,书要亲自读。为什么?因为吃饭以及阅读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如果有一天人类不需要咀嚼,按一下按钮,肚子就饱了,营养也足够,那并非福音。会读书的人,在求知之外,很享受这阅读的过程。这就好像球迷半夜起来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就是为了享受那紧张而刺激的场面;你要是劝人家别看,明早起来告诉你谁输谁赢,那球迷是绝不答应的。

对于今人来说,如果真想读书,“金钱”及“时间”的障碍不是特别严重,反而是另外两个因素,限制了我们的阅读,一是电脑强大的检索功能,二是铺天盖地的名著缩写及论文提要。现在的读书人,不再欣赏“博闻强记”,这我能理解,因为电脑的检索功能实在太强大了;但省略了寻寻觅觅的阅读过程,则实在有点可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研究中国人的游侠史,从司马迁到李白到金庸。为了梳理历代文人对于侠客的想象,翻箱倒柜,上下求索,很辛苦,但不时有惊喜的发现。边找边读,边想边写,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为何“游侠”在某些特定时代会成为文人的“最爱”。这本《千古文人侠客梦》199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此书刊行后3年,朋友送我台北学生书局1995版的《二十四史侠客数据汇编》,那是根据“二十四史数据库”检索而成的。我初则惊喜,继而沮丧。机器检索当然比我一本一本读要精确多了,许多资料我原先没读到,确实可以补阙。可另一方面,我马上意识到,日后做研究,很可能不再读书,而是设定主题词,请计算机检索,挑出一段段“有用”的文字来,再仔细推敲。缺了必不可少的上、下文联系,更没有寻觅的艰辛以及发现的惊喜,我担心人文研究的乐趣将丧失大半。

在我看来,“信息”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人生智慧”以及“生命境界”。前者属于公共资源,确实可以用金钱购买;后者包含个人体验,别人实际上帮不了多少忙。

影响当代中国人阅读兴趣的,除了检索,还有摘要与缩写。这本是辅助性功能,让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得以用最短时间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你再按图索骥,寻找你喜欢的文本,亲自阅读。可我发现,很多人只读名著的提要或缩写,以为这样就行了,不必再去翻看那厚厚的原著。

在我看来,各种世界名著(文学、史学、哲学)的提要、摘编、缩写,在方便考试的同时,很可能败坏了读者的口味。工作忙,实在没时间,你可以少读;但如果全都不看原著,习惯于从手机、网络、工具书等记下一大堆故事梗概,那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应付考试,没办法,偶尔这么做,情有可原。但长期如此,则读得越多,品味越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