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与清代奏折制度
奏折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而真正普遍采用和形成制度则是在雍正时期。而提到奏折制度,就不得不提到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张廷玉和清代的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化
清朝入关之初,仍采用前明旧制,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皇帝批阅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其实不利于下情上达。其次,题本办文程序太繁琐,运转速度十分迟缓,而且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据实际需要,张廷玉对奏折制定了规制: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要先写奏折,经过皇帝的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但在写题本时不能把奏折中的朱批内容写入。因为把皇帝的朱批写入题本,题本就成了官样文章,价值大大降低。从此,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成为了清朝主要的官方文书。
奏折制度的影响远远超过中枢机构的兴衰替废,它不仅牵涉朝廷政令的推行,而且关乎君臣间权力的分配。它的确立和军机处的设立一样,都是清朝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用奏折讨论政事,决定大事,省去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奏折上的内容是保密的,这就在内廷和外廷等关系中形成了相互制约。事情的巨细,皇帝都可以从奏折上知道,这使封建皇权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帝王中,雍正通过奏折制度和朱批管理庞大的官僚体系,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而这也得益于张廷玉优化的奏折制度。
奏折的保密制度
官员们在奏折上写的事情繁多,有些事情需要保密,这就要确定奏折的保密程度。于是定下了保密是书写奏折的前提条件,为此,张廷玉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保密制度,这套保密制度的确立让奏折制度更加完善。
具体而言,奏折的保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奏折不许他人代写,写成后不许外传;
(2)由宫中制作专门收藏和传递奏折的皮匣;
(3)督抚以上大员的奏折要派专人送到大内,直接送到皇帝手里;
(4)一般官员的奏折,要有专人送到雍正指定的亲信大臣处,由他们代为呈交,但代交人无权知道奏折的内容,皇帝阅完后,奏折按照原来的渠道返回;
(5)凡是皇帝写过朱批的奏折,本人看过后要呈缴。
刚开始,有资格使用奏折的官员不太多。雍正即位后,放款了臣民专折具奏的范围和权限,到后来,有权上奏折多达1000人以上。雍正朝的许多改革,就是雍正与有关大臣通过奏折反复商量制定下来的。
雍正皇帝也是一位勤政的帝王,各级官员呈上的奏折雍正都会一一审阅。《世宗圣训》记载:
“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不但宫中无档案可查,亦无 专司其事之人,如部中之有司员、笔帖式、书吏多人掌管册籍、翻阅条规、稽查原委也。朕不过据一时之见吗,随到随批,大抵其中教诲之旨居多。”
正是通过全国各地的奏折,雍正的新政才得以推行,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得以提高,也为开创“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奏折是清代雍正以后最重要的官文书,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乾隆十三年(1784),清廷又谕令停止奏本的使用,从而使奏折与题本并重。但实际上许多机密要务都是用奏折先行上达,而题本则成了例行公事。因此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终于取消题本而专用奏折。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将奏折制度完善的张廷玉深受雍正皇帝的重用。雍正死前留下的遗诏任命张廷玉成为乾隆的四大顾命大臣之一,他日配享太庙。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汉大臣能够配享太庙的,仅张廷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