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皇帝的寿命与健康

文/秦风
1
关于两汉皇帝的寿命,根据《两汉皇帝皇后简表》(表附文后)来看, 西汉13个皇帝,有7个寿命超过40岁,平均年龄为41.6岁;至于子嗣情况,西汉无子的皇帝有6个,分别是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汉昭帝、汉成帝、汉哀帝以及汉平帝。无子嗣的皇帝去世后,大臣会在宗室里挑选合适的继承人,汉文帝刘恒作为刘邦的儿子,就是这样从代王的位子上被迎进长安做了皇帝。他的健康状况还算不错,但也只活了46岁。到了西汉后期,成帝死后无子嗣,汉元帝的庶孙刘欣被选为皇帝,他只活了26岁,无子,接下来的汉平帝也是汉元帝的庶孙,他被王莽毒死后,王莽直接取代刘氏做了皇帝,期间刘氏宗室居然组织不起一次大规模的反抗行动。这至少说明,西汉皇族子弟这时不仅健康状况堪忧,而且整体能力也趋于平庸,已经无人可用,被排挤出了政治圈子。
东汉的建立者刘秀,本身是和皇族血缘关系较远的宗室(汉景帝七世孙),他的能力和王莽时期那些刘姓宗室核心成员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有机会重返政治中心,而且他身体状况也不错,活了62岁,有十一个儿子和五个女儿。
此后的东汉皇帝普遍短命,13个皇帝中,只有3个活过了40岁,平均年龄为29.4岁。东汉皇帝的短命是从第三个皇帝汉章帝开始的,之后的这些皇帝都是出自汉章帝这一支系(包括表中没有提到的阎太后临朝时选立的北乡侯刘懿,他是汉章帝曾孙,幼年即位,在位半年就死了),只有亡国之君汉献帝,他在退位之后受到优待,活到了54岁。汉章帝母亲是贾贵人,其人史料不多,因此并不清楚贾氏家族是否有早亡史。除了多早亡外,东汉皇帝无子的情况也不少,无子的皇帝分别为汉殇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以及汉少帝,共5个。除了汉桓帝外,其他几个皇帝死时年龄都不大,没有讨论意义,因此不再细说。至于皇后无子的情况,东汉15个皇后里,无子的有10个。
2
皇帝体弱短命的原因,东汉末年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人叫仲长统,汉献帝年间做过尚书郎,他写过一本评论时政的书叫《昌言》,已散佚,但里面有一段论述皇室王侯生活的话,被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引用,得以流传于后世。这段话大意是说:皇室王侯之家,美女成百上千。这些人白天狂饮大醉,夜晚则纵情享乐,少年未及发育成熟就过早陷入酒色,生下的孩子先天不足,导致身体虚弱,家人往往又以厚被严捂,愈发高热多病。病恹恹的孩子勉强长大,未及成年又放纵酒色。如此恶性循环,再者国无良医,医无审慎之术,羸弱的少年一旦得病就岌岌可危。
仲长统的观点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原因:1.酗酒纵欲;2.早婚早育;3.娇生惯养;4.医学落后。仲长统的观点有其合理性,例如他所批评的酒后孕育行为,生下低能儿的几率非常高(国外有“星期天婴儿”的说法,指的是那些父母周末酒后孕育而生的低能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发育缓慢并有缺陷,医学上叫“胎儿酒精中毒综合症”)。但仲长统的观点不够全面,除以上几点外,《汉书》《后汉书》中所记载的后宫残害怀孕宫人的行为也是原因之一(即使胎儿存活下来,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而更不能忽视的则是汉代皇族的近亲通婚现象。我们从西汉和东汉皇帝的简介表对比就能够看出一些问题。
3
从这两个简介表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的皇帝世系条理还是比较清楚的,皇帝皇后间的血缘关系也没有东汉复杂。
中国在春秋时期就有“同姓相亲,其殖不繁”的说法,说明当时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近亲婚姻的危害,这种行为会导致子孙后代体质孱弱,甚至不孕不育。但认识归认识,统治阶级出于实际利益考虑,往往对这些禁忌无法规避甚至视而不见。两汉重亲现象非常严重,重亲,即婚姻之家复结婚姻,这种情况从西汉初就已经出现。刘邦死后,吕后“欲为重亲”,就把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汉惠帝做皇后,也就是说,汉惠帝娶的是自己的外甥女,张嫣最后无子;惠帝的儿子刘弘娶的是吕后的侄孙女,也是无子;汉景帝当上皇帝后,由祖母薄太后做主,立了薄太后侄孙女为皇后,薄氏也无子;汉武帝和陈皇后是表兄妹,陈皇后专宠十几年也没怀孕;汉成帝的许皇后是他祖母许平君族人,两人生有一子一女,都早夭了;汉哀帝的傅皇后,是他祖母的侄女,也是无子。
东汉是刘秀靠着世族豪强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因此用婚姻拉拢、平衡各方势力更为重要,皇族和豪强常常三四代互相通婚,导致东汉皇族的整体健康水平更差。
光武帝刘秀和他第一任皇后郭圣通都是西汉景帝后人,所生皇子刘强有一外孙女窦氏,后来做了章帝皇后,就是窦宪的妹妹,东汉第一个临朝太后章德窦后,窦氏一直无子;汉和帝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曾孙,他的第一任皇后阴氏,是阴丽华兄长阴识的曾孙女,第二任皇后邓绥的母亲则是阴丽华的侄女,这两个皇后都无子。而汉和帝本人体质也不怎么样,和其他妃嫔生下的皇子有十几个早夭,到他死的时候长子有疾,只能立了三个月大的儿子刘隆,结果很快也死了。刘隆死后,汉和帝这一脉已经无人可立了,邓太后选立了汉章帝的另一个儿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皇位勉强传了两代到汉冲帝刘炳,结果刘炳三岁就死了。这时候由梁妠(汉顺帝皇后)临朝,她和兄长梁冀选立了汉章帝玄孙刘缵,刘缵聪明,但也早死,据说为外戚梁冀毒死,但此史实未必可靠,应是病死的。所幸汉章帝当年生的儿子多,有八个,梁氏兄妹再立汉章帝儿子河间王刘开的孙子刘志。汉桓帝刘志登基时15岁,和前几个皇帝比起来还算长寿,活了36岁,生有女儿,但是无子,死后由窦武窦妙父女拥立了刘开的曾孙刘宏为帝。东汉延续到汉灵帝刘宏这里,朝政已经被宦官把持,外戚再也无法通过婚配达到弄权的目的,宦官选立了南阳一个跟皇室没什么瓜葛的屠户女儿何氏为皇后,何氏给刘宏生下了皇子刘辩,宫中王美人也生有一子刘协,这两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少帝和献帝,东汉“皇统屡绝”的现象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但这时东汉王朝气数也已尽了。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近亲婚姻会使后代增加致病几率。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使父母的性状特点在子代得以表达。某些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如果婚姻双方中只有一方带有这种基因,则致病基因可被掩蔽,后代也不会发病。而近亲婚配的夫妇有可能从他们共同祖先那里获得同一基因,并将之传递给子女。当夫妇双方都携带这种隐性基因,后代才会发病。因此,近亲结婚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的机会增高,如先天性聋哑、小脑畸形、半乳糖血症等;还可以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东汉那些皇帝们具体得了什么病我们在此不作进一步研究,但受到近亲婚配影响是非常大的。
西汉皇帝的整体寿命较东汉能更长一些,除了西汉近亲通婚没有东汉严重外,和西汉选后纳妃不论贵贱也有重要关系。汉文帝生母薄姬是一织女,他的皇后窦氏是吕太后时宫女,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和汉成帝皇后赵飞燕都是舞女,其他妃嫔也有很多出身民间,这些人不像皇室子女娇生惯养,和皇室结合后所生子女往往更加强壮,因为出身上的差异发挥了不同人类个体的潜藏力量。这些朴素的道理古人是懂得一些的,例如光武帝时的大臣冯勤,《后汉书》里说其祖父身长不满七尺,担心子孙也长得矮,给儿子娶了个高大的妻子,生下冯勤,最后长到了八尺三寸(1米9多)。但东汉统治阶级出于实际政治利益考虑,世族豪强和皇室争相联姻,马窦邓梁四大家族就出了七个皇后,其子弟娶公主的更多。外戚的联姻也是从东汉初年就开始了,例如阴识(阴丽华兄长)之孙娶了邓禹孙女,生一女嫁给了汉和帝;窦宪的女婿是郭皇后兄弟的孙子;梁商为梁竦之孙,夫人阴氏可能也是出自新野阴氏家族。
这些家族之间互相通婚,根本不去在意近亲婚姻的危害,导致子孙后代趋于平庸甚至体弱早亡。到了东汉后期,皇帝孱弱,外戚也无杰出人物,宦官把持了朝政,皇帝自己能力不逮无法主政,宗室也无人可用,这是导致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