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金寨|大湾汪氏宗祠:隐藏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巍巍大别山绵延峰岚起,悠悠白水河情思万里长。在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花石乡境内,有一处气势恢宏,美丽壮观的古民居。她带着岁月的记忆与一个家族的繁盛静静地等待了近三个世纪。很少人知道她的变迁史,据汪氏族谱记载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迄今已有266年历史。汪氏祖先从古徽州迁徙至此,因而,祠堂的建筑保留了徽派建筑的风格。
葛 静/文/摄影
宗祠选址经过合理的风水布局,左右青龙盘旋,侧有"玉带缠腰"的天马河,后有来龙岭护佑,前有凤凰山呈祥,子午门向,彰显汪氏古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理念。宗祠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瓦房33间,用青砖、灰瓦、拱斗、架梁三进九开间双包厢的明清建筑。宗祠内保存清代砖刻碑三块,彩粉画5幅,八卦戏楼一座,人物、花鸟、渔、樵、耕、读、木刻几十处,且栩栩如生,被学者称之为"大别山的莫高窟"。
俯视汪氏宗祠全貌,呈"回"字型结构,屋顶翘檐与镂空砖雕相得益彰,房屋四方对称布局精巧,门外的一对石狮子怀抱绣球活灵活现,石雕细腻的工艺堪称艺术瑰宝。墙外的两株古柏虬枝葱郁,树干挺拔,无语的见证和诉说汪氏古祠的岁月神话。据说汪氏古祠前后历时九年建成,耗费白银万两,所用工匠均来自歙县、江西等地,工匠达上百人。可见,在当年羊肠小道,没有任何切割机械的条件下,那些数吨的石柱、石门、石条切割的如此精美,不能不说先人智慧的高超。
这里不仅是艺术的宝库,还是红色的摇篮,土地革命时期,民国十八年(1929年)商南立夏节起义后,六区七乡苏维埃驻地从花石周氏祠迁至汪氏祠,期间周维炯、漆德伟、漆承阁、漆承禄等红军领导经常在汪家大湾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经常驻扎在汪氏祠堂内,开会商讨"打土豪、分田地"的重要议程。1930年,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在桥边河周氏祠成立,后迁至汪家大湾,成立了少先队、儿童团、共青团、妇女会等革命组织,汪氏祠再次成为大别山革命活动的重要活动中心。
此时的汪氏族人纷纷参加革命,曾任乡苏维埃常委汪才文之妻陈义枝1934年)在花石中庄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其子汪能延参加儿童团,女儿汪能芹参加少先队。时任红军独立团团长的汪才主后在河南麻王冲战斗中牺牲。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汪长林与随同参军的汪才俊、汪才粱、汪才寅、汪才椿、汪长知、汪能敏、汪能宽、汪能娥(女)后分别战死或被国民党杀害。解放后被追认革命烈士。
1929-1932年期间,时任鄂豫皖省委委员、省法庭主任汪庆直,后任红军游击师师长,把法庭和师部设在汪氏祠,现古祠墙壁上可清晰看见与国民党作战时留下的弹孔。1938年8月,中共安徽省工委从桃岭迁来汪氏祠,随同机关而来的有彭康、郑位三、张劲夫、李世农、谭光廷、黄岩等领导。工委书记彭康与其妻王莲举行婚礼,彭康私人请客买了汪才迪家一头黑猪,烧了一桌红烧肉,请工委的同志们喝喜酒。半年后,省工委才从汪氏祠迁至花石汪家老屋。
汪氏祠不仅是汪氏家族的荣耀,更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英雄的汪氏儿女在革命战争时期乃至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都涌现一批批优秀儿女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汪氏古祠为山区教育做出了贡献,在六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里是大湾村小学学校,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他们而今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价值。
风雨沧桑三百年
红色血脉世代传
古柏浩气向天宇
宗祠矗立卧龙盘
汪氏宗祠诉沧桑
古墙堆砌旧时光
耳畔犹响书声起
广场再现举刀枪
火把照亮黑暗路
走过泥泞与风霜
铭记先烈丰功业
唤醒春来百花香
(史料提供:除部分由汪氏老人口述外,其余由县党史办、县志、档案局,在此一并鸣谢!)
作者简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