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到底是晚上服还是早上服?

作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余雄杰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我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血压的控制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关系密切。血压的控制可以通过通过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来进行,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降压药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高血压患者的关注,用药时间相关问题也常常被高血压患者问到。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荐,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服用降压药的目的主要是平稳降低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抑制清晨血压骤升。正常人体血压的变化呈现昼夜节律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现“两峰一谷”波动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

早晨血压开始上升,晚上开始下降,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的变化规律与正常人一致,白天血压上升,夜间血压下降。但少数患者夜间血压与白天相比,下降不明显。

为了更好区分这两种情况,我们把正常人动态血压变化曲线称之为“杓形曲线”,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100%]不同,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夜间平均血压比日间平均血压下降10%-20%的称之为“杓型高血压”;

2、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小于10%,但大于0的称之为“非杓型高血压”;

3、夜间平均血压大于日间平均血压的称之为“反杓型高血压”;

4、夜间平均血压下降超过20%称之为“超杓型高血压”。

非杓型高血压与靶器官损伤关系密切,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选择合理降压药物的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24小时全程稳定地控制血压,恢复正常的杓型血压节律,以减轻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

使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确定不同患者的高血压类型,从而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好地保护靶器官。对于杓型高血压患者,早晨一次服用长效降压药,可获得24小时以上的降压作用。而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上口服长效降压药,可以更好地降低夜间血压水平,改变血压昼夜节律,有利于恢复正常模式的“杓型”变化规律。

总之,降压治疗是选择合适的药物在恰当的时间服药,将药物治疗效果与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同步,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审稿专家: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陈锦华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