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行话大全(五)

    荒腔:歌腔与调门不合,谓之:“荒腔”。

回了:停演,谓之“回了”。

会阵:两国或两派相争,彼此初见面,时谓之“会阵”。

魂子:于剧中饰鬼者,谓之“魂子”。

活头:剧中所饰者,如“这出戏您去哪个活头”,即此之谓也。

检场的:管理戏台上一切杂物者,谓之检场的。

交代:身段之暗示,谓之“交代”。

角儿:角色之简称,乃串演剧中人之人也。

叫板:未唱之先,凡以喜怒哀乐,或以惊扰之声,而引起锣鼓点者,皆谓之“叫板”。

接筍:衔接不使间断之谓也。(“筍”应为“榫”-转载注)

结攒:戏中交战,一人抵挡数人,谓之“结攒”。

九皇斋:每届九月一日至九日,伶工皆素食,谓之“九皇斋”,又谓之“九皇素”。

九龙口:戏台上打鼓的座位。谓之“九龙口”。[附记]相传唐明皇善击鼓,用此名称以表示尊重之意。

韭菜:演戏时错乱,谓之“韭菜”。

嚼字:念白时字音不清,谓之“嚼字”。

开场戏:简曰“开场”,即所演之前三出戏也。

开份儿:发给伶人工资,谓之“开份儿”。

开搅:演剧时起哄,谓之“开搅”。

开锣:开始演戏,谓之“开锣”。

开闸:剧未终场,而坐客分散,谓之“开闸”。“闸”亦作“栅”。

看场子:台上演戏,管事者在后台指挥之,谓之“看场子”。

科班:童伶习艺所,谓之“科班”。

客串:局外人进戏班演戏,谓之“客串”。

肯台栏杆:极力要好,与正角相抗,谓之“肯台栏杆”。(“台”疑系“抬”之误-转载注)

口面:角色所戴之髯口,又名“髯口”。

盔头箱:盛盔帽之木箱也。

拉矢:筋疲力尽,势难终场,谓之“拉矢”。

里子:配角之优秀者,谓之“里子”。

脸子:剧中所戴之假面具,统谓之“脸子”。

亮台:此戏演完彼戏尚未上场,谓之“亮台”。

亮像(相):剧中人交战,忽然停住,各向台口作一全神贯注之表情,谓之“亮像”。

溜嗓子:未唱之前喊“咿”、“哑”、“呜”等声,谓之“溜嗓子”。

六场通透:各种乐器无所不能,谓之“六场通透”。

马(码)场:场子多,而剪断之,谓之“马场”。

马(码)词:原词多,而剪断唱之,谓之“马词”。

马(码)后:时间太早,而将剧目延长,谓之“马后”。

马(码)前:时间局促,而将剧目剪短,谓之“马前”。

马(码)去了:取消当场所唱之词,所做之事,谓之“马去了”。

马趟子:骑马时做出各种身段,统名之曰“马趟子”。

满堂:戏园座位卖满,谓之“满堂”。

漫头:打两个回合也。

冒场:不应上场时而误上之,谓之“冒场”。

冒调:歌声逾原定调门,谓之“冒调”。

冒上:“冒”音“卯”,即角色演戏时格外用力之谓。

冒仙鹤:嗓音突高,谓之“冒仙鹤”。

门签儿:戏园门前所贴之戏报子,谓之“门签儿”。

明场:表演于外者,谓之“明场”。

抹彩:以脂粉涂面,谓之“抹彩”。

拿桥:自高身价,临时与人为难,谓之“拿桥”。

内场:戏场以桌为界限,桌内谓之“内场”。

内哄:谓后台呼喊之声也。

脑后音:丹田音兼鼻音,谓之“脑后音”。

脑门儿钱:傍角人所得工资,名曰“脑门儿钱”。

念白:述戏中之语,谓之“念白”。

爬字调:歌腔最低,谓之“爬字调”。(当今称“趴字调”-转载注)

排戏:试演新排之戏,谓之“排戏”。

刨了:甲伶打诨,乙伶先为道破者,谓之“刨了”。

跑手下的:即龙套也。

喷白:念白时用力所发出之字音,不飘不倒,谓之“喷白”。

碰了:唱念做打偶有冲突处,皆谓之“碰了”。

碰头报:预告戏目之报单,谓之“碰头报”。

碰头好:伶工于初上台时,所得之欢迎声,谓之“碰头好”。

飘字:咬字不准,谓之“飘(劈,雅切)字”。

贫腔:任意使腔,不守成规,谓之“贫腔”。

破台:戏台初建设时,于开锣之第一日,须跳神跳鬼,谓之“破台”。

  起霸:剧中主帅未上,而众将陆续上场,并做各样姿势,谓之“起霸”。又曰“起梗”。

  起打:戏中初交战时,谓之“起打”。

  起翻儿:未起抢背或吊毛……以前,做脚跟着劲,纵身曲项之姿势,谓之“起翻儿”。(“翻”字读去声。)

  起锣鼓:剧中锣鼓齐鸣,谓之“起锣鼓”。

  起堂:大轴尚未演完,而观剧者相继散去,谓之“起堂”。

  前顾眼:出言不逊,谓之“前顾眼”。

  前啦:戏虐谓之“前啦”。[附记]后台伶人多好诙谐,因诙谐能联合同人。如不愿诙谐者,而与之诙谐,即谓之“前啦”。

  前台:戏台之前谓之“前台”。

  乾坎儿:临时辍演,谓之“乾坎儿”。

  枪花:持大枪而舞其姿势,谓之“枪花”。

  :歌喉婉转,谓之“腔”。

  抢场:临时扮演,谓之“抢场”。

  跷辙:不合辙,谓之“跷辙”。

  切末:戏中之布景,及各种模型,谓之“切末”。

  怯场:怕同名角配戏,谓之“怯场”。

  怯口:念白不脱土音,谓之“怯口”。

  群曲子:大众合唱之曲子,谓之“群曲子”。

  绕场:演剧时角色于台上绕走一周,谓之“绕场”。

  入调:歌唱时与所定调门相同,谓之“入调”。

  撒手锏:谓拿手戏也。

  洒狗血:特别要好,不顾戏情,谓之“洒狗血”。

  三见面:剧中二人同战一人,谓之“三见面”。

  三条腿:唱时犯“荒腔”、“一顺边”等疵,谓之“三条腿”。

  杀黄:忘词时,用之以代戏词者。

  上场白:剧中人初上台时所念之语,谓之“上场白”。

  上场门:剧中人出台时所走之门,谓之“上场门”。

  上馆子:伶工到戏园演戏谓之“上馆子”。

  上口字:如普通所念之某音,一入剧中念之则另为一音节,谓之“上口字”也。

(0)

相关推荐

  • 京剧行话大全(三)

    (文:方问溪) 京剧行话大全(一) 京剧行话大全(二) 大轴子:戏园中最后所演之戏,谓之"大轴子".[附记]高阳齐如山先生曰,北京剧园中末一出戏,名曰"大轴子" ...

  • 京剧行话大全(一)

    (文:方问溪) 谙了:过失被揭穿也.[附记] 有违反规则者,被老板闻知,谓之"谙了".又,恐为老板闻知,亦曰"谙了",乃自警之意也. 暗场:暗而不明者,谓之&q ...

  • 京剧行话大全(二)

    (文:方问溪) 京剧行话大全(一) 吃螺蛳:唱作重复,谓之"吃螺蛳".[附记]唱作重复,为诸伶所不能免.每因犯此疵,满堂倒彩.市肆所售之螺蛳,早年伶工多不敢食,恐食之于演剧时犯吃螺 ...

  • 京剧行话大全(四)

    (文:方问溪) 京剧行话大全(一) 京剧行话大全(二) 京剧行话大全(三) 管箱的:管理剧装之人,谓之"管箱的". [附记] 剧中应用物品,如衣饰旗把等件,种类至夥.而某戏应着何衣 ...

  • 京剧行话大全(六)

    (文:方问溪) 京剧行话大全(一) 京剧行话大全(二) 京剧行话大全(三) 京剧行话大全(四) 京剧行话大全(五) 上下手:武戏中之亲手也.[附记]<戏学汇考>"上下手乃武戏中之 ...

  • 京剧行话大全

    [笑场] 行话. 亦称喷场. 指演员在演出中脱离剧情与人物而失笑, 破坏了舞台艺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感. [误场] 行话. 指演员未能按时到达剧场扮戏, 延误了上场. [冒场] 行话. 和误场相反. 指演 ...

  • 京剧锣鼓:五击头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 中学京剧教学的五种方法

    中学京剧教学的五种方法 刘志强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 在教学中,我利用一看.二听.三唱.四做.五讲 的方法来进行京剧艺术及有关知识的教学活动. 1.看:造型与角色.京剧艺术是以夸张的造型来展 ...

  • 京剧全剧大全《金玉奴》牛至剧院

    京剧全剧大全《金玉奴》牛至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