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星 张辉军 唐述清 ‖ 构筑水利工程 铸就无字丰碑
构筑水利工程 铸就无字丰碑
◎文/伍星 张辉军 唐述清
重大工程丰碑:山水大坝铸平安
1949-1956,全县先后完成涔澹蓄洪区界堤复修、涔水中游整治、黑鱼湖围垦和三汊湖移堤、溃决堤垸修复整治、山丘区塘坝整修五大水利工程,有效提高了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1958年-1961年,建设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4座、小Ⅱ型水库44座,灌溉面积39万亩。开挖26.36公里的3条撇洪渠,建成灌排站4处,完成淞澧分洪工程。1978年-2003年,先后完成淞澧隔堤工程,西官垸、九垸、澧南蓄洪垸工程,澧淞大垸工程,澧阳大垸工程,大坪排渠工程,羊湖口大型电排站工程,艳洲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七大工程。全县蓄、引水总量达到6.2亿立方米,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7.53万亩。
在这众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令人瞩目的当数王家厂水库和艳洲水利水电工程。
王家厂水库旁有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王家厂暴动纪念馆。王家厂水库始建于1958年,属“边设计、边勘探、边施工”的典型“三边”工程;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受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水库正常库容2亿立方米,总库容2.78亿立方米,主要担负着澧阳平原35万亩农田的灌溉和下游100万人口、100万亩耕地的防洪任务,社会效益巨大,综合效益很好。
近年来,王家厂水库人做活水文章,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已创建了王家厂暴动红色教育基地、省水上运动及拓展训练基地、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人工降雨作业基地、水利发电生产基地等五大特色基地。2012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风景区”,2017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2018年被省环保厅评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目前正在争创“全国环境科普教育基地”。
多年风起潮落,一个水库安澜的世纪之梦终于实现!如今,水库以其恢宏的气魄与博大的胸襟,记录着世事的变迁、起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风云。
艳洲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历史原因几度搁浅。1976年,澧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艳洲拦截澧水兴修水电站。1991年,成立以姚大曰任指挥长,贺家斌、朱道贵先后任政委的艳洲电站指挥部。199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由时任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余章贵担任新组建的艳电局局长。当时,建设资金缺口达1亿多元,又正逢国家紧缩银根,可谓困难重重。艳电工程8年建设期间,余章贵用一辆帆篷吉普车南颠北簸,几乎跑了十几个长征的路程,终于从几十个金融及社会投资部门筹措建设资金2.8亿元。1998年建6月,艳电工程圆满竣工, 10台机组因提前投产而增加发电收入1000多万元。2001年11月,工程被由湖南省水利厅主持、水利部有关专家参与的竣工验收会评定为“优良的工程,一流的管理”。
一期建设后,面对工业强县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潮,艳电局党委一班人身先士卒,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与一线员工苦干巧干,又陆续完成了6台发电机组的技改和1台发电机组的增容,发电力净增2100千瓦,年增发电收入300多万元。2006年伊始,艳洲扩机工程建设指挥部又拉开了艳电二期工程的建设序幕。2009年,投资1.46亿元的艳电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5.1万千瓦。
艳洲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泄洪闸、溢流坝、船闸、发电厂及公路桥等组成。泄洪闸为大Ⅰ型水闸,全长231米,共20孔,设计洪水最大泄流量19100m³/S;溢洪坝高程42米,正常库容5700万m³,船闸为300吨级,闸室长120米,宽12米;发电站装机10台,装机总容量3.3万千瓦。艳洲工程是一座集灌溉、供水、交通、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系灌区丰碑:百年大计谋水利
澧县最大的县情是水情,最大的灾害是水灾。近些年,澧县努力争取项目投入,投资4720万元的王家厂水库南涵除险改建、投资4920万元的西官垸分洪闸、投资2640万元的城市防洪圈三大工程;投资6000万元的澧南垸和西官垸堤防应急工程、投资8753万元的涔河水利灭螺、年度投资近20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380万元的赵家峪水库除险、投资2400万元的澧阳平原灌区、投资600万元的洈水灌区配套改造六大工程,分别写就了青山绿水铸大坝、坚堤千里护明珠、灌渠纵横输琼浆、澧水粼粼舒广袖、涔澹俯首锁蛟龙、洞庭入口保安澜的壮丽诗篇!而所有这些,正如水利厅原厅长王孝忠所言,全省的标志性重点水利工程都基本在澧县有所分布。澧阳平原灌区水利工程,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排渍、发电、城镇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灌区。4条主干渠总长86.5公里,分干渠、支渠、干排、支排纵横交错,共96条769公里,基础水利设施16227座。主水源除王家厂水库外,还有澧水青山水轮泵站和艳洲电站两个主水源,灌溉着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冲击平原——澧阳平原的澧县和临澧县、石门县一部分的40.49万亩农田。
近年来,灌区在加大续建配套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加快了生态水利建设的步伐,提高了环境质量,大力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如今,一条条渠道如毛细血管延伸到每一垄田地之中,项目区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极大提高,可节约用水530万平方米,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52.5万公斤,年直接经济效益550万元。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多种经营如雨后春笋,“万元地”“十万元地”在平原上风起云涌,农业生产总值提高了3亿元。漫步澧阳平原灌区,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态文明气息,享受到的是回归自然、归位生命的温情和呵护。
“四水”治理,首当其冲的便是澧水。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澧水流域水利规划报告”,并成立了水利部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综合开发公司,负责对澧水流域的滚动开发。2003年7月9日24时,澧水流域又遭遇特大洪水,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启用澧南垸蓄洪,下令破堤。很快,澧南垸浊浪滚滚,汪洋一片;澧水兰江闸水位慢慢下降了1.02米,县城得以平安度汛。澧南垸分洪闸工程气势恢弘,2002年11月动工,2004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4525.37万元。澧南垸属于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之一,担负着澧水和洞庭湖区超额洪水的蓄洪任务。蓄洪容量为2亿立方米,设计分洪历时24小时,分洪水位45.57米,最大分洪流量每秒2380立方米。
如果说澧南分洪闸工程只是担负着保护淞澧大圈的重任,那么西官垸分洪闸工程则调控着洞庭湖区和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这是一处洞庭湖区移民建镇巩固项目,位于西官垸松滋河西支下游濠口堤段。工程2005年11月动工,2007年4月竣工,它可实现适时适量有计划地分蓄洪水、降低外河水位,对于减轻淞澧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区重点垸的防洪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每到汛期,涔水、澹水两条骄恣狂龙一路汪洋肆虐,让澧淞大垸的人们恐慌不安,岌岌可危。澧县小渡口排水闸不仅四时调节涔澹两水,扼锁恶龙,与澧淞大垸管理处共同担负着47万亩灌溉任务,为澧淞大垸62万人口、22万亩耕地积极排渍。
小渡口排水闸是一线防洪大堤上的一座条石拱涵的八孔排水闸,已经运行20多年,因此水利厅在1998年通过鉴定后开始投资加固。国家投资600万元,县配套了312万元,按新的防洪标准其使面貌焕然一新,重新成为澧水与涔水交汇处至关重要的水利建筑。
水利效能丰碑:高效生态书画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党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
近年来,澧县担负了“全国蓄滞洪区建设规划现场会”,被评为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设十强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3.26亿元,“十三五”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全县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了39处(41个点)饮用水源地规划编制,重点整治了46处水源地和29处取水口。目前,全县已无自来水氟、砷超标情况。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居民采取集雨、联户打井、引泉等措施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饮水困难的山丘区均已解决饮水问题。加强乡村供水管理,澧县成立了惠民村镇供水有限公司,并完善了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体系。
2015年澧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后,全县所承担的创建任务是: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抓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平原河网与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为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县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高标准制订了各种水利规划。
2017年,澧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央项目建设任务为4000亩,当年共已完成5800亩,占建设任务的145%。地方项目建设情况更是令人瞩目,除农业综合开发400亩外,还有2017年度省级财政农田水利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涉及大堰垱、金罗、码头铺等镇高效节水灌溉2000亩,2017年“民办公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涉及澧南、码头铺、火连坡等镇2000亩。
此外,水利部门以平湖区及澧水、松滋水、道水、涔水、澹水五条水系治理为重点,开展了平原河网治理,2020年,平原河网水体富营养化处理得到有效遏制。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澧县在全省第一个率先完成了河湖连通总体规划。2015年10月18日,澧县河湖水网连通生态水利工程PPP项目正式启动,2017年全面开工建设,包括引澧济澹济涔引水工程、老城区活水工程、新城区引水工程、栗河襄阳河截污工程、水景观工程等5个项目,区域总面积1238.7平方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9.04亿元。
河湖连通重点放在涔、澹、澧水绕城水系,新建幸福闸,改建群星闸,从艳洲电站库区引入优质水源,以艳洲水库、澹水、涔水为骨干构建一个西东方向的连通主水道。其中,老城区活水线,分北线、中线、南线三条活水线路,三线总长约21公里;通过新建及改建引水闸和排水闸,以及老城区北、中、南三条活水线和新城区引水线对其活水,改善水质。特别是南线栗河、襄阳河、老栗河,将引进专利技术,对水环境进行系统治理,修复水生态,达到水清岸绿效果。
城区活水生态水利工程,通过“西水东调”及“河、湖、渠连通工程”建设,整合区域河流、湖泊、渠道水系空间资源,构建蓄、引、排、灌、供水结合,功能分明,余缺互补,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河湖健康的保障体系,不仅能够缓解缺水矛盾,还能确保防洪、供水、粮食、生态安全,提升区内城乡环境质量。
澧县河湖水网连通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宏大的、利在千秋的生态治水工程,彰显了政府的强大责任心和为民谋福利的雄壮气魄。
与水结缘,澧县水利人无言携带着命脉的福音,给城市村庄以安全,给农业农民以安慰,树起了一座座水利的无字丰碑。
(伍星,澧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辉平,澧县艳洲水电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唐述清,澧县王家厂水库管理处主任)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