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四个阶段:蒙学、 经典、临探、临参
一 蒙学阶段
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内容;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明显不同的。
2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同等重要;同为五脏,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地位也不会完全相同;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运和化对临证的指导价值仍有区别。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都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3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一个认识的基础,即对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可能笨拙的很,但实际上常是中医入门的捷径。多向前辈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相信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学习方法可以逐渐开朗,还会在不经意间学到老先生很多宝贵的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另外,参加无疾学社每年开办的学中医线上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选用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比较好的。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最新版的中医教材。一般来说,新版教材容纳了诸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感觉比较畅销的几位养生保健书作者:徐文兵、罗大伦、中里巴人等的书,虽然不强调整个理论构架的完整,但是作为学习之初的兴趣培育,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放松调剂,是足可以胜任的。
4 最后,还需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一名中医在校生,学习这几门课的时间大约是三年(当然还要学习其他课程);古代中医学徒学完更加精简的四小经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在自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松或太紧,都可能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二 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蒙学阶段,有了对中医学的初步认识,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了。也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
无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同学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老土东西,不过是讲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陈腐的东西呢?对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的体系,一个是人文科学的体系。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路向前的,象射出的箭。每一次科技革命后,新兴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论出现。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无法替代老子的价值,孟子也无法顶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却需要时时从孔孟的学说中汲取营养。后世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但是经典的价值是无论谁也无法否定的。所以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的理论永远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学科里,想要把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再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不幸”的是,医学更多的是一门“人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本身,更趋近于人文学科。经典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有一些同学认为,既然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还有什么必要学习现代的中医教材,妄走些弯路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想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得知道古人在说什么。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现代化的环境里,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全部都是严重西化的。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与古人之间产生了距离。虽然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无法相互理解了。所以,中医教材的价值首先就在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试着表达古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医教材,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语言上的桥梁。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古人的思想发生共鸣。
其次,时代在发展,认识在提升,一味的崇古泥古,只能把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成为井底的青蛙。学习经典,初衷并非要恢复古中医的原貌,把自己完全还原成古人,不但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学习经典,是希望从古人深邃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古人丰富的经验中撷取珍宝。惟其如此,为今人所用,古人的思想才在今天真正活了下来,中医的灵魂也才终于不灭。
讲了这么多,经典的学习,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过老师都知道,讲基础课是比较容易的,但讲经典课就困难的多。难就难在,先是要老师自己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意”;接下来再表达出来给学生。那么对于希望通过自学来理解经典,难度自然就更大了。所以,对于经典的学习,无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明確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確自己的方向,要知道面前的路通向哪裏,學習經典也是壹樣。先假定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對中醫理論的認識理解,以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
這種情況下,學習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將經典中的思想用於臨床病癥的治療。這樣的話,逐字逐句的鉆研精神就未必最好;許多純粹的理論著作也就不壹定適用。而有些將經典的內容加以應用,條文下緊隨著治療醫案的書就要好的多。僅舉例兩本書為例,《黃帝醫術臨證切要》和《經方實驗錄》。用這樣的書來配合經典的學習,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起來會更有動力。
如果是從治學的角度,或是哲學、史學甚至文學的角度來學習,自然需要另當別論,這裏就不多講了。
2 從淺到深的學習
自學者,學習文言文有困難者,不妨先從白話文入手。雖然也會遇到譯文質量不好,影響理解的時候,但畢竟也是經過專家認可,質量相對還是不錯的。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更進壹步,全部符合“古意”, 真的就是我們評判價值的惟壹標準嗎?翻譯的版本方面,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幾部標題為《××校釋》的書,逐段譯的,質量還可以。
3 遇到問題,多參考註家
閱讀古文,在理解上很容易遇到問題。這時候,多參考幾位註家的註解,是壹個明智的選擇。經過千百年的傳承,歷代醫家中,很多是花了畢生精力來鉆研經典的。他們對經典的理解認識,常常可以為我們打開壹片新的天空,開闊我們的思維,形成新的認識。學經典而不讀註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經典的註家雖常以千記,但其中非常著名的也不過幾家、十幾家,比如研究《內經》的楊上善、王冰、馬蒔、張介賓、張誌聰等;註解《傷寒論》的成無己、尤在涇、柯韻伯等。相信在經典學習的過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講到的白話文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了解到以上註家,和他們的著作。自學者,不妨根據個人的興趣選擇來讀。
三 臨床探索階段
醫學是壹門實踐學科,離開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醫學很難找到存在的依據。而醫生診療是壹門技術,技術的本質是能力,能力的獲取靠練習,整個身心的練習。練習的起點,又在哪裏呢?
醫學生畢業前,壹定會經歷兩個過程:見習和實習。所謂見習,是在觀察中體驗診療實踐的過程。對中醫來說,主要指跟師侍診。老師診療時,在旁悉心觀察傾聽,如何問診,舌象怎樣,如何施針,怎樣開方。隋唐以降,針道衰而方藥興,所以現代中醫侍診過程,主要形式演變成跟師抄方,抄方也在壹定程度上成為中醫見習、侍診的代名詞。
見習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親手診脈。提到診脈,這裏尤其需要多說幾句。在普通百姓和中醫愛好者中,往往認為中醫診脈神奇玄妙,不可思議。實際上,脈診確實存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分。原因在於,脈診需要的,幾乎是純粹的感覺。而感覺,是無法通過書本學習或跟師學習直接獲得的,感覺需要體驗。比如壹個簡單的冷熱感覺,無論讀多少書,向多少位“專家”、老師請教,什麽是冷,什麽是熱,都無助於對冷和熱的真正認識,除非親身體驗。這個感覺的領域,不在頭腦的範圍之內,無法通過科學來界定,這是壹個由心主宰的世界。用心體驗得來的感覺,往往歷久彌新。無疾至今對第壹次體驗革脈的情形記憶猶新,那是讀大學時,跟隨方劑許老師侍診時經歷的案例,當時提到的壹句“男子則亡血失精,女子則半產漏下”,恐怕已經銘刻在終生的記憶裏。
說回來,中醫診療能力練習的起點在跟師侍診。侍診不是簡單的聽聽看看,是用心在觀察和傾聽中體驗診療的過程,為接下來的模仿做準備。
練習從模仿開始。無疾今天在臨床上的診療行為,細品下來,到處都隱蘊著當初兩位老師的身影。模仿的範圍很寬,從問診的次序和語氣,到處方用藥的思路和習慣,到針刺的手法與穴法。值得註意的是,模仿不是空對空的臆想,而是實踐中的運用和體驗;模仿的過程,就是實習的過程。
對中醫自學者而言,見習之難在於選擇和找到壹位可以信賴的老師,實習之難則首先體現在風險控制。得遇師長是緣,得遇明師更是珍貴的善緣。外緣無常,卻仍不離因果。多加留意,總會在身邊發現可以為師長的前輩。以恭敬心,惜緣為念,取人之長,擇善而從,假以時日,必有所得。
醫之為業,關乎性命,敢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初學實習者,遇虎狼之藥,危險之穴,謹須恪守軌範,暫收獵奇之心。壹句話,醫生這個行當,不是鬧著玩的。無論自己還是家人朋友,臨床探索必不可少,但關鍵時刻,探索的心必須讓位給慈悲的心。
四 臨證與讀書相參階段
經過了前面的讀書學習,見習實習,初學者或許已經可以小試牛刀,並且開始體會到病情好轉,甚至治愈疾病的欣喜。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臨床可能遇到的種種困境了:別人講很好用的方法,到自己怎麽就不好用了?之前試過很好用的方法,現在療效為什麽就不再讓人滿意了?患者病情突然加重了怎麽辦?
首先需要明確,作為普通愛好者,以及初學者,當下首務壹定不是攻克某種病,而是對人體,對疾病有所認識,有所體驗。如此,在病癥選擇上,就需要有所考慮:壹些急癥,如高熱、昏迷、呼吸困難,可能直接威脅生命;壹些大病,如癌癥、中風、心梗,心理負擔太過沈重;壹些難病,如癲癇、紅斑狼瘡、牛皮癬,太容易信心受挫。反之,慢性的、較輕的、常見的病癥,如失眠,腹瀉、便秘,慢性頭疼、腰疼,普通感冒等,更適合初學上手練習。千萬別小看這些病癥,真要取得滿意的效果,已經相當不易。
明確了大致的範圍,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實戰了。對初學者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如上文所講,即療效的不確定、不穩定。這例有效,那例無效;此時有效,彼時無效。猶如段譽手裏的六脈神劍,似乎毫無規律可以把握。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有二:初學者掌握的知識結構尚有欠缺,又或者臨證體驗尚欠豐富。打個比方,如果到北京只去過天安門、故宮、長城,頭腦中北京的印象就只是氣勢恢宏,那麽面對小胡同的情景,就很難與北京建立起關聯。只知道失眠可以從心火、肝郁上得,用清心、疏肝法有效,再遇到腎陰虛、痰火、瘀血、食積引起的失眠,老方法自然不會起到同樣的效果。
破解的方法,可以找老師請教,與同道交流,但最重要也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框架類的知識結構問題,可以多回顧院校教科書,詳見前文。至於臨證經驗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閱讀臨證經驗類的圖書和文章。別人的經驗,不論古今,不管成敗,對豐富自己的體驗,都會有所幫助;尤其是那些用心書寫的文字,能讓人心動的經歷。畢竟,將心比心,總比從腦到心,來的方便些。
考究起來,這些臨證經驗類的書,又可大致分為兩類:醫案和醫論。至於醫案,《零起點學中醫》裏已經列為專門壹章來講,這裏不再重復,只對壹套書做個推薦,人民衛生出版社《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這套書已經出到第11輯,130余本。現代有名望的中醫,相當部分都已經名列其中了。從內容看,主要講的,就是醫案和醫論這兩部分內容。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閱讀。
除了書,專業期刊也是壹個豐富經驗的好途徑。知網、維普、萬方等大平臺上,都可以很方便的檢索到大量專業文章。譬如,輸入關鍵詞“咳嗽”、“經驗”,就可以找到成百上千條文章,諸如《××治療咳嗽經驗》、《××辨治小兒咳嗽經驗》。相比書籍,期刊有兩點優勢明顯:壹,內容較新;二,方便檢索。相比《名醫類案》時代的記載,現代醫案無疑和今天的生活更貼近;而檢索,則可以大幅提高獲得知識的效率。
舉個例子,我現在遇到壹個頑固的便秘案例,各種方法都試過,效果仍不滿意,怎麽辦?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經驗類醫書中,翻看前人治療便秘的經驗;也可以直接上知網輸入關鍵詞“便秘 經驗”。在前人經驗的海洋裏,我現在遇到的問題,很可能之前別人也遇到過。如此,那位醫生頭腦中閃過的壹點靈光,就可能瞬間點亮我的思想。壹個困擾許久的難題,或許就此解開。
除了上面介紹的臨床經驗類書,經典著作仍然是這壹階段必讀的書目。所謂經典,經過千百年時間的磨礪,仍然可以煥發出容光,足見其生命力之頑強。之所以常讀常新,也正是蒙這股強悍的生命力所賜。臨床遇到的問題,千差萬別;要在千頭萬緒中坐懷不亂,離不開強大的定力。經典,就是這樣壹種力量,安定、渾厚。
遊移不定時,讀到這壹句,“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紛繁不清時,“但見壹證便是,不必悉具”;思路不明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困惑不解時,“順天之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心裏是不是已經踏實、清晰了些?再聽到壹聲聲諄諄教誨,“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病勢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是不是心裏已經充滿了感激?更不用說仲景經方,在中醫實踐中,面對變幻莫測的病情,以不變應萬變的妙法圓通。
以上是根據無疾個人經驗,及教學實踐,對中醫愛好者、初學者,壹步步進階學習的過程,做的壹點淺薄梳理,不經意間已成了六千字的長文。最後,做個簡要的整理:
蒙學階段,要在把握大體、入門不偏;經典學習階段,須得平視古今,戒躁寧緩;臨床探索階段,註意耳聰心細,廣目束膽;最後,臨證與讀書相參階段,最好善思詳辨,勤問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