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了,这些开运习俗和养生智慧你都知道吗?

今天

大暑到了,这些开运习俗和养生智慧你都知道吗 ?

张路先生

职业命理师风水师

  7月22日22时26分,迎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来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有可能经常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更要保持心平气和哦!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俗话说“热在三伏”,而大暑正处于三伏里的中伏,也基本是全国各地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大暑时期气候炎热,很易伤津耗气。又正值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所以最主要的养生内容是清热、解暑、养心。“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往往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月令二十四节气集解》曰:“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此时天气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然来临。

大暑三候

1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2
二候土润溽暑
后五日“土润溽暑”,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3
三候大雨时行
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大暑习俗
1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一般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2
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
3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大暑养生小贴士
1
饮食以清热消暑食物优先
由于大暑天气较炎热,饮食应清淡营养,优先选取清热消暑的食物,可多喝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有清热祛暑、利尿消肿作用。要少吃辛辣油腻的辣椒、牛肉、羊肉、狗肉等食物。除此之外,暑热时节,容易耗气伤阴,应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当归等。另外,民间有一种说法,大暑时节要给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吃童子鸡进补。
2
防中暑的同时还需要”防阴暑“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气候闷热,人易产生头晕、恶心、冒虚汗等症状,有以上症状就可能是中暑了。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宜,还切记尽量不要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若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还随身准备藿香正气液、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大暑除了防中暑外,也要注意”防阴暑“。因为有人会在出汗后马上用凉水冲澡,有人喜欢喝冷饮,还有人干脆在地上铺上凉席就躺下了。其实,如果这样不在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阴暑。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显。所以,在消暑时别太贪凉,同时要预防阴暑的发生。
3
运动需要注意事项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大暑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1、及时适量补水,大暑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夏季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还需要注意: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2、别用冷饮降温,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喝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大暑调摄
1
清热又补气
大暑厌食,多为脾胃寒凉。“晨起三片姜,百病消灾殃”。推荐生姜红枣粥。暖胃食物还有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粱、黄豆、香菇、桂圆等。绿豆是清热佳品。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可起到益气的作用。可吃应季水果蔬菜如苦瓜、丝瓜、黄花、生菜、芦荟、西瓜、苹果、桃子、香蕉等。
2
午间可小憩
夏季作息应稍晚入睡,并稍早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时间不足时,可以选择在午间小憩,但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30分钟内。如果无心睡眠,闭目静坐也可起到恢复精力的作用。
3
暑热莫贪凉
虽然我们可以在暑热天气里,适度吃一些寒凉性质的食物,但一定不要贪凉,尤其是不要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久待。一定要保护好肩颈等部位,以免寒气入侵。
大暑穴位养生
1
中脘穴

定位:在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2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3
阴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功效: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