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王家新等共话文学之约——广西师大出版社“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文学论坛在泉城举办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通讯员  郭潆琨  图/秦念

  “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7月16日,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期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主办,济南想书坊概念书店、万松浦书院协办的“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广西师大出版社济南·全国书博会文学论坛”在济南想书坊概念书店成功举办。著名作家、诗人张炜,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王家新,著名翻译家刘楠祺,著名作家、艺术学博士计文君,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评论家马兵,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评论家赵月斌等名家围绕“文学之约”展开了交流,话题从写作、翻译深入到文学创作的核心,并对张炜、王家新、刘楠祺、计文君四位嘉宾近期出版的最新著作、译著、学术专著进行了探讨。

  活动伊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做开场致辞。他表示,今年11月18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迎来35周年社庆,长期以来,出版社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为宗旨,以“为了人与书的相遇”为使命,以价值出版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先后推出“新民说”“纯粹”“世界·观”等品牌,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认可的好书,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机构,各项专业排名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专业研究机构的肯定与褒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位作家、专家、学者和读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此次在全国书博会期间、在济南想书坊举办本次论坛,广西师大出版社期待与更多的朋友结缘,探索文学的当下与未来的多种可能,以更多优质的文化活动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本次论坛的特邀学术主持,计文君表示,经历过2020年之后,不管是从文学还是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都让人感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家逐渐开始从最根本的概念去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时间、什么是世界、什么是文学,以及当下的文学和未来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样子,就“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这一话题,她向到场的五位嘉宾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张炜:与文学的约定,关键词是“仁善”和“自由”

  当天,张炜冒着大雨从书博会场馆赶到活动现场与读者们相聚,大雨、大家与读者的相聚,为当天的论坛增添了别样的诗意。在分享中,张炜肯定了《保罗·策兰诗选》《问题之书》《曹雪芹的遗产》《曹雪芹的疆域》等著作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并分享了他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文学之约的看法。

  “不写作的人,无法体会到诗歌中语言的加速度以及坡度。”对张炜来说,诗是一个核心,离这个核心越近,离文学就越近,不可以完全为个人所有,只能一点点无限接近它。延伸到他的过去与当下的创作,张炜说,他的诗歌创作从过去持续到现在,近五十年从未停止,在将来也不会停止。对于他来说,文学几乎不计功利,但是诗歌则是完全不计功利的写作。在新作《不践约书》中,他试图将中国传统诗歌与中国现代自由诗“焊接”起来,突破中国现代自由诗里大量外国翻译诗风格而看不到传统诗歌深厚、长远的传承的困境。

  张炜还提到,与文学的约定,他给出的两个关键词是“仁善”和“自由”。这两个概念看似离我们很近,实际上却是非常遥远,自由与仁善相结合,才能成就一位伟大的作家。

王家新:不管是写作还是翻译,都不能跟随着时代飘荡摇晃,丧失自己的重心、内核和立足点,而要进入自身、坚定自身

  “在一个背叛的年代,我们交换忠诚。”王家新说,《不践约书》里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看来,从哲学角度来看,当下是最难把握的,是人们永远无法抵达的一个方向。而他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正是从中国当代诗歌文学以及中国语言文化最迫切的内在需求出发,去理解外国的诗人和诗歌,让他们进入到我们的当下。当下和未来的读者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解读,但不管是写作还是翻译,都不能跟随着时代飘荡摇晃,丧失自己的重心、内核和立足点,而要进入自身、坚定自身。

  王家新认为,文学词语一方面要进入当下,一方面要面向未来,未来是一个更加广阔、长远的文学时空,在其中我们要把握自己以及自己的写作。

刘楠祺:张炜把过去引导至当下,让我们看到未来,王家新把策兰带到了当下,埃德蒙·雅贝斯从过去找到了自己的当下

  刘楠祺在分享中表示,在阅读《不践约书》的时候有两点令他非常震撼。第一点是怎样在现代自由诗中寻找我们的“根”。中国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没有神话了,而在《不践约书》中仍旧能找到神话乃至宗教一样的支点,把过去引导至当下,然后看到未来;第二点是诗歌的节奏,刘楠祺认为,中国的诗歌由三个部分组成,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这是根源的东西;其次是五四以来新诗的传统;还有翻译外国诗的传统。保罗·策兰在1970年投身塞纳河身亡,王家新翻译的《保罗·策兰诗选》,从某种程度上是把策兰从过去带到了当下;埃德蒙·雅贝斯的创作也一样,他从根源处发现了自己写作的动因,也是从过去找到了自己的当下。

马兵:我们与文学之间立约,需要生命体验及疼痛感在里面

  马兵阐述了他对文学之约的理解。他表示,文学之约有很多种,张炜作为一位“堡垒性”的作家,还时常说起“我还没有写出最好的作品”,可见作家与文学之间立下的约定是多么虔诚;王家新为《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所写的《帕斯捷尔纳克》一诗,像一把带领我们进入《日瓦戈医生》的钥匙,帮助我们去理解俄罗斯的文学精神,这也是一种文学之约;计文君新作《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红楼梦》如此经典但却被今日的读者公选为“最有难度的书”,这也是一种文学之约。而阅读埃德蒙·雅贝斯的时候,真实的震撼感仿佛闪电一样瞬间击中阅读者。

  马兵说,文学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文学之约的实现不应该追逐留守式的阅读,而要进行有挑战性的阅读。

赵月斌: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追逐文学就是追逐永恒

  “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赵月斌认为,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就像光的传播,喜爱文学的人都是追光者,从当下走向未来,永远不会结束,永远在往前走,所以追逐文学也就是追逐永恒。他表示,张炜的作品从小说到诗学著作,都让读者受益匪浅;王家新、刘楠祺对保罗·策兰及埃德蒙·雅贝斯几十年的研究、翻译是出于内心深处与作者之间的契合;计文君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两部最新著作《曹雪芹的遗产》《曹雪芹的疆域》,与很多专业红学研究者不一样,充满了新鲜感。

  赵月斌提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认为,现实世界是黑暗的,只有当我们被认知的光、情感的光、诗性的光、文学的光、艺术的光照亮的时候,才真的看到了洞穴之外的一个世界,而每一个爱好文学的人、喜欢读书的人都可能是追光者。

计文君:不是我选择了文学,是文学选择了我

  计文君表示,此次论坛让她感受到了几位嘉宾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文学之约的真挚,令她感触良多,也不禁感受到,在文学的世界里,其实不是她选择了文学,而是文学选择了她,她认为,这是一件命中注定的、十分幸运的事。

  当天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嘉宾们精彩的论述不时引发现场的热烈掌声。此次广西师大出版社邀请张炜、王家新等六位长期坚持在文学创作、翻译、研究第一线的富有影响力的嘉宾,对当下与未来的文学之约进行探讨,通过他们关于文学的独特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文学的多种可能性,既是一次文学观点的碰撞和文化的盛宴,也是广西师大出版社践行“为了人与书的相遇”之约最好的注脚。

  据悉,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不践约书》《思维的锋刃》《文学:八个关键词》《语言的热带雨林》等多部著作,其中《不践约书》为张炜最新重磅长诗力作,是一部自我超越、颠覆,贯通传统文化和现代主义的重磅之作,甫一出现便引起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和思考,可视为其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等重要作品的诗意方式呈现。该书自出版以来入选“书单来了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十本书”,同时入选出版商务周报、出版人杂志、文学报、中华读书报、腾讯华文好书、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做书公众号1月好书榜、百道网2月好书榜等多个媒体榜单推荐。

编辑: 孟秀丽

审核: 王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