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最终是为了讲好自己的故事
本文导读:
读书,最终是为了讲好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曾看过一个“戴震善问”的故事,经由这个故事,我开始对自己看到的各种书籍抱有怀疑思辨的态度。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他小时候在私塾听老师讲朱熹撰写的《论语集注》时,就认真地问老师:“孔子的时代距我们有多少年?”老师回答:“两千多年。”他又问:“那朱子(朱熹)的时代距我们有多少年?”老师答:“六百多年。”于是戴震再问:“那朱子距孔子也有一千多年,朱子又是如何得知一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想什么呢?”老师一时哑口无言。
兴许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戴震触动了我,当时我甚至还对这个故事本身也产生了各种疑问。戴震的时代距今天也有将近三百年,写出这个故事的作者又是如何知道戴震和老师当时对话的内容呢?他是如何把两人的语气和表情写得活灵活现呢?如果这个故事根本不存在,我们这些小读者又如何分辨呢?总之,如此一想,问题多多,不由你不怀疑书本内容的真实性。
从古至今,我们夸赞某人学习勤奋总是用“手不释卷”“日夜苦读”这类词汇来形容描绘,爱学习和爱读书不知不觉就划上了等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看到的书都是由自己并不了解的作者写出,充满了一个作者这个陌生人的思考甚至想象,书里归根结底都是别人讲的故事,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差着十万八千里。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陶醉在别人的故事里,跟着作者一路狂奔,到头来只是搜罗了一大箩筐别人的喜怒哀乐和奇思妙想。想想看,一辈子搜集了一大堆跟自己毫不相干的逸闻趣事,这种行为和村头王大爷热衷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又有什么区别呢?
考虑到这个问题,我绝对不算始作俑者。古时候智者先贤就留下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忠告,提醒读书人不要盲从于书中的观点,要尽可能地展开自己的思辨。后来我的大学老师也曾说过“先把一本书看薄,再把这本书看厚”的观点,主张先吃透书本的精髓,再结合实际发扬光大。如此,才算是会读书,读书才有了真正的正效应。
俄国伟大的战神苏沃洛夫元帅在三百年前就戏谑地评论说,“别看元帅军衔至高无上,元帅和元帅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元帅凭军功累累,有的元帅则是个为木地板打蜡的好手。”所以读书也一样,别看都在端着书本出神凝思,有的人真正读懂读通,把书的精髓内化给了自己,有的人却不求甚解,最后成了别人故事的看客,成了专讲别人故事的小鹦鹉。
小时候我还听父亲讲过一个笑话。古代一位书生赶路,被一条沟渠拦住了去路。路边耕作的农民说:“你完全可以跳过去。”于是书生两腿并立纵身一跳,整个人掉进了渠里。农民哈哈大笑,问书生为什么不助跑单腿跨过去。落汤鸡一样的书生恼怒地说:“明明是你说的不准确!单腿跨越乃是'跃’,两腿并立才是'跳’!”
笑话里的书生和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类教材中的主角一样,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活典型。书籍,和喜好美酒的爱好一样,讲究的是个度,如果盲从无度,就变成了和酒鬼无异的书痴,读死书死读书,一本正经地就进了死胡同。
既然书籍的内容并不一定言之凿凿,既然读书读不好还可能被带进死胡同,那我们干脆不读书,只凭实干闯荡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因为我们从事的每一个行当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沉淀,我们本身就是群体化社会的一员,舍弃前人的精神食粮,只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耍小聪明,是绝对行不通的。
小说《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男主人公王启明,经历出国、婚变和创业成功后拥有了雄厚的资产,决心在美国打拼出自己的商业帝国。他在曼哈顿岛外承包了一座大型商业写字楼,打算靠收租金一劳永逸造就雄厚现金流。他的情敌兼商业对手戴维专门跑来劝他不要冲动,因为根据戴维做的大量调研显示,每天跨岛去写字楼上班的人必须按次支付过桥费,那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王启明对戴维那份调研报告不以为然,认为那是书生之见。结果不幸被戴维说中,正是因为过桥费的缘故,很多公司考虑到成本望而却步。结果王启明因为商业决策失误再次破产。
不读书不学习,只凭机灵劲儿和一腔勇气胆量,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恐怕都走不太远。看来读书不仅重要,还很必要。
抛开如今信息爆炸泛滥不堪的畅销书娱乐杂志,我们如今接触到的很多经典专业书籍依旧在焕发生命力,折射出一代代作者闪亮的思想火花。只不过读书历来是一件很讲究策略和方法的大事,读得好能成为人才,读不好走火入魔。
在我看来,读书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跟着作者的思路绕圈子,第二层级是跳出作者的境界寻找自我。只有进化到第二层级,才是真正的读书,才算是在别人的书里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如今很多人习惯炫耀自己在“读书会”或“某某读书”中阅读书籍的数量和时间,其实那些数据这并不能代表读书的质量。与其漫游书海陶醉在别人的故事里,不如锚定某一本书认真下功夫,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来。
这段时间我就在鼓励自己的女儿读书。我告诉她,写出好的作文自然离不开阅读名著,但如果只是为了情节热闹而看,无非还是在看别人的故事,说着别人的话,重复别人的想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向读书的第二层级迈进。那么该如何迈进呢?
一是手别停。别说像女儿这样的学生,就连钱钟书这样的文学大家也离不开自己做出的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时间久远你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当初的笔记或是标注,绝对能帮你重拾以往的思路,然后让再一次的阅读再一次的用功更加省力。
二是脑别停。读书就是在和一位陌生的作者交谈。和新朋友交谈我们可以通过察言观色,读一本新书则需要勤于思考。通过字里行间,通过逻辑分析,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出作者是真有一番肺腑之言还是只想靠码字儿换钱。
没错,读书就是在读别人的故事,但只要我们手脑并用,只要我们努力跨入第二层级,就完全可以从别人的故事当中走出来,最后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