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28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读《风雅和歌:春苑桃花红》
文/望月听雪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故事的结局常常透着凉,谁念西风独自凉。眼下起了萧瑟的风,棋盘上落了些枯叶,只是没了某个人低眉沉思的模样,在当时,不过是稀疏寻常之事。小池塘里渐渐起了涟漪,抬眼才知,竟是下起了雪,如同故事的开端那年,天地正逢稀雪,月亮门里,初次相见。”忆起那年那人那景,静静地等待着春尽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哀莫大于心死”,大悲大痛,往往成就了千年流传的诗韵,诗里流露的血与泪,点点滴滴落到天明,无尽无止,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只有那孤独伫立在夕阳下的默默剪影,才令人突然了解了什么是“断肠人在天涯”。这种极致的凄美,极易令人共情,便为之倾倒沉沦了。
还有一种是淡淡的哀愁,浅浅的温柔,如涓涓细水,长流到心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仿佛可以看到少年豪气,志存高远。说不尽平凡人的鸿鹄志,孤独客的家国兴。”“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与你相遇?”同一时空中的两个人,要相遇竟然如此艰难,命运的车轮裹挟着彼此,碾压过曾经美好的青春,推着每个人不会永远留在原地,汲汲奔跑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无法回头,无可退却,却依然一往无前,这便是生命对于美好的执着追求。
从日漫到和歌,绝美的樱花总会透出那么一点淡淡的忧伤,以及浅尝辄止的浅浅余香,这香气大致就如书中句子一般,“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一衣带水之邦的“诗经”,写尽和式传统、美学的大和之歌。
“恨也好,恋也好,谁使奴家空断肠。君在天边不可及,未来遥遥不可期。”诗句里的哀愁已然满满的溢出来了,哪里有一丝丝春天的影子,这便是诗随心境了,再美的景色,若此时此地,徒留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之感,花开亦是一种美丽的哀愁了。“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更有甚者,原本的美好姻缘,错付了彼此,仅余两篇诗句,却不知,更添离愁。“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真真是,春花秋月依旧,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人生几悲怜,恰似原野萌新绿,残霞夕烟散。”大多人都喜欢团圆结局,任谁都不喜欢悲伤的离别,然而事与愿违,就如同“夕阳西下”、“日落归山海”一般,因此便有这番拷问,“世上樱花倘绝迹,春心何处慰孤寂?”烂漫春光里看到冬日的萧索清冷,“春日艳阳天,云雀欢歌入云端,我却独伤悲。”虽然“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却有着“章台柳青青,婀娜临风春色新。依依恋君心。”却不知是否“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更添愁绪满怀……
春夜,“早应断然安睡去,何须更深看月斜。”说多了离情依依的句子,惟愿“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
“春苑桃花红,缭乱照眼花下路,少女立婷婷。”这便是点题的句子来了,粉粉的一树桃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春宵檐下梅月痕,疏影清辉亦含馨,何人不销魂。”
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那一隅,说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便因了曾经彼此浸润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华夏之“浓墨重彩”,亦或是那厢的“淡淡清茶”一杯,都是这绿色星球上的文明之色彩,光阴变迁,却永不消逝,静静地流向地老天荒,一如“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评价和歌:'很浅,浅得有味道。很轻,很薄,半透明,纸的木的竹的。日本味。非唐非宋,也非近代中国的白话诗。不见哪儿有力度、深度,或有智慧出现。你要写却写不出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