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回到先秦过清明
晃悠回先秦的话,我估计今天很多人都在睡懒觉,因为昨天太累了。
昨天是戊戌年丙辰月辛巳日,换个现代点的说法就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才是从前正儿八经的上巳节。上巳节改在三月三是魏晋之后的事情。
上巳节干嘛的?已经有那么多大咖在公共号里科普过了,我也科普过,《清明、寒食、上巳的三国争霸战》,此文绝对值得点击哦。正儿八经地说,上巳节是到水边踏青、游玩、戏水、祓禊、驱邪的,嬉皮笑脸地说呢,上巳节是男男女女谈恋爱、找对象、狂欢的,有“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的传统。
《诗经·溱(zhēn)洧(wěi)》是一首描写先秦上巳节时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jiān)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水洧水是河南新密、新郑附近的两条河,在昨天上巳节时,男男女女手持兰草聚集在河边。妹子对帅哥说,我们一起玩去吧。妹子主动出击。但帅哥拒绝了,说已经去玩过了。不过妹子不屈不挠,说再去一趟吧,和我一起去玩不一样,你瞧洧水那边,多热闹好玩啊。女追男隔层纱,帅哥没扛住诱惑,和女孩一起去了,玩完后,两人互赠芍药,定情了。
这就是先秦民间的上巳节,有多狂欢自己脑补,总之昨天疯狂地玩了一天,一个个肯定累得不行,今天应该都想睡个懒觉。不过,今天也不是一个普通日子,今天是清明节气。
别惊讶哦,先秦的时候,今天这个节气真的是清明,谷雨节气在十五天之前已经过了。
春天的六个节气里,有四个的顺序老是被换来换去。现在雨水在惊蛰前,清明在谷雨前,但在先秦,惊蛰的名字是启蛰,顺序是启蛰在雨水前,谷雨在清明前。今天就是先秦的清明节气。
这四个节气的顺序是在西汉给换的,顺便还把先秦的启蛰改成惊蛰了,给启蛰改名,是为了避西汉汉景帝刘启的讳。但避讳改字可以理解,为啥要把四个节气的顺序都给换了呢?难道汉朝人太闲了。可是查一下历书,我吃惊地发现,喜欢把这四个节气挪来挪去的,不止西汉一个。
下面就是中国历史上这四个节气乾坤挪移的情况。
在春天的六个节气里,立春和春分这两个是天象,是不能挪的。但其他四个节气总共被挪过五次,唐初的时候还把惊蛰又改回启蛰了。古人那么爱挪动这四个节气,当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古老的易经早就告诉过我们: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天气也一样。
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出,中国历史上气温是波动变化的,先秦的时候很暖和,汉朝冷了,唐朝又暖了,宋朝又冷了,到现在,还没暖回唐朝的温度来。
中国历史上这几次春天节气顺序的调整和竺可桢考证的气温变化是对应的。
春秋战国是温暖期,节气先启蛰后雨水,先谷雨后清明。
秦和西汉温度有所回落,此时先雨水后惊蛰,先清明后谷雨。
西汉后期和东汉初期温度回升,又改为先惊蛰后雨水,先谷雨后清明。
东汉后期到魏晋南北朝是低温期,节气先雨水后惊蛰,先清明后谷雨。
唐初气温回升,先启蛰后雨水,先谷雨后清明。
唐中期以后温度降低,先雨水后惊蛰,先清明后谷雨。
这四个节气顺序是为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的调整。
惊蛰在雨水的前面,表示气候较暖,蛰虫出洞较早,谷雨节气也会在清明节气之前,以提醒农人提早春播。
反之,雨水在惊蛰的前面,则气候较冷,蛰虫出洞晚,清明节气也会在谷雨节气前面,以推迟春播,保证幼苗不受霜冻,顺利生长。
唐中期以前,不仅节气的顺序会调整,物候的顺序也会随着气候变化进行调整,比如南北朝晚期北魏于公元520年制定的《正光历》里,虽然节气顺序和现在一样,但《正光历》里把物候顺序改动了,如冬至的物候放在了小寒里,还取消了大寒时最冷的水泽腹坚,说明在南北朝晚期,气温已经开始上升。
都说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但是农民才不会死板地只按照节气种地呢,节气时间是固定,每年的气候却会变化,二十四节气里的物候就是用来提示这个节气里应该有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状况。植物和动物可不是按照节气来生长、迁徙、出洞的,它们是按照气候来的,气候没到,节气到了,它们也不会按节气开给你看。比如惊蛰一候桃始华,如果这年天冷,桃花开花就会推迟,天暖,桃花惊蛰前就会开花,农民就要根据物候来调整耕种时机,不能死脑筋。如果天冷物候没到,你还按照节气时间播种,种子就会长不好,或者冻死,有多少种子能让你这么糟蹋?
至于为啥在几千年里气候会这么波动,原因比较复杂,有说这和太阳黑子的变化有关,太阳黑子的多少会影响太阳辐射出来的热量,地球接收到的热量就不一样,所以气温就会变化。
地球气温一变化影响可大了,不仅仅是农时的调整,地球上的植物动物都会变化,比如唐朝在黄河流域有梅树,到北宋时,黄河流域的梅树都冻死了,夏商时北方有热带亚热带的动物,比如大象,天一冷,这些动物就南迁了。这些变化还会影响到人事,气候一变冷,北方的牧草长不好,游牧民族生活困难,就要南下和中原王朝抢地盘,这时候他们打战都会更拼命,要是正好中原王朝弱,就会被打得很惨,想想宋朝时的辽、金还有后来的元。这天象不仅影响到地象,还会影响到人事,古人观天象而知天下事,好像有道理哦。
了解气候变化导致的节气调整后,二十四节气里有些莫名其妙不合逻辑的问题大概也就能给出个解释了。
比如惊蛰打雷的问题。都说惊蛰会打雷,雷声把冬眠的虫子惊醒,可是,春分第二候明明是雷乃发声,春分第三候是始电,打雷闪电明明是春分节气里的事情嘛,为啥惊蛰也打雷?这雷到底啥时候开打?
现在的气象部门给出的资料是,黄河流域春分之后才会打雷,长江流域惊蛰打雷。
古人对惊蛰雷和春分雷的矛盾要不直接无视忽略,要不就解释说是因为不同时候不同地区物候记载的体现。但这解释怎么看怎么别扭,二十四节气产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难道春分雷是黄河流域,惊蛰雷是指长江流域?你搞得这么复杂,让农民按照哪个雷来判断气候正不正常?
不过,这问题本来应该不复杂,惊蛰本来叫“启蛰”,西汉避讳才改的名,启蛰这个名字本来就和雷声没关系。
“启”字的甲骨文字形如下:
左边是“户”,右边是“又”,“又”是手,“户”是小门。“門”是两扇门板做的大门,“戶”的字形是“門”的一半,是一扇门板做的小门,“启”就是以手开门的意思。启蛰就是蛰虫启户,蛰眠了一冬的蛇虫把秋冬时封住洞口的泥土拨开,象打开一扇门那样,出洞了。在这个命名里,并没有和雷声联系起来。秋分二候的物候是蛰虫坯户,坯户就是用泥把洞口堵上,取名思路和启蛰很相似。
和惊蛰相比,启蛰的蛰虫出洞安静自然、主动从容。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让蛰伏冬眠的动物醒来的,也并不是雷声,而是温度和水份,天气变暖,大地解冻,雨水滋润,才是蛰虫出洞的原因。
至于西汉把启蛰改名惊蛰,又和雨水节气调换了位置之后,这个“惊”到底有没有雷鸣的意思,我个人认为没有,因为打雷这么重要的天气形态,你搞出两个参考时间来,让农民怎么办?
至于大家最爱引用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惊蛰的解释:“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拜托,“万物出乎震”这句话源出《易经·说卦传》,在《说卦传》里,这“万物出乎震”对应的节气就是春分。古人根据《说卦传》排了个后天八卦出来,震卦是春分。
二十四节气里还有个不太合逻辑的问题是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清明:“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它说清明叫清明是因为这时候开始刮清明风,这清明风是中国古人的八风之一。但在后天八卦里(参考上面的图),这清明风正点的时候是立夏,至于“万物齐乎巽”这句话也是出自《易经·说卦传》,这也指的是立夏,立夏是巽卦。
当然,后天八卦用八卦配八个节气,每个节气管的范围都得比二十四节气里管的范围宽,比如这刮清明风的巽卦,正点时间是立夏,但当然不是立夏这一天才刮清明风,这巽卦和清明风在后天八卦里都管三个节气,所以合理的逻辑是清明风从立夏前一个节气开始刮,刮到立夏后一个节气。立夏前一个节气在先秦的时候可不是谷雨,是清明。
你看,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看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所以,穿越回先秦的话,我们会在昨天过完了一个很high的狂欢节,就是上巳节,把春天里该干的事都干了,累趴下,回家倒头睡个大懒觉起来,醒来就是清明节气。不过那时候清明可没成为清明节,只是个节气。
所以,那个流传极广的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就是把介子推烧死的这天定为寒食,把寒食后一天定为清明,用来上坟纪念介子推。对这个故事,你是不是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它漏洞百出,绝对是汉朝以后才编出来的故事?
如果还没发现漏洞的话,先看看我去年写的《你知道的介子推是假的吗?》
如果还不知道漏洞在哪,请在赞赏的引导语里找答案。
在先秦的清明节气(现在的谷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上坟,而是准备养蚕。《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
翻译下就是在季春三月,不能砍伐桑树,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的时候,就要准备好养蚕工具,后妃要斋戒,去桑园采桑叶鼓励蚕桑。从这时开始,女性不许打扮得太漂亮,减少妇女的杂事,让她们专心采桑养蚕。
奇怪?为啥不许女人打扮得漂亮点?女人不打扮,世界多苍白啊!
想知道原因吗?我去年的这篇文章《和第一国 母抢头条的女人》里写得很详细,而且还写得很好玩哦。点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