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5期(一)

  目  录  

封面人物

张祖泰

新锐人物

刘穗燕

石湾陶魂

黄志棠、范运勇

广州艺博会

北  海、黄锐才

美术教育

吴琳生

论   文

金仁贵、徐建韵、樊 蓉

艺术欣赏

樊  蓉

01

封面人物

张祖泰

ZUTAI   ZHANG

////

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水彩研究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老艺术家研究室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1944年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燕尾村。1960年初中毕业于海南华侨中学,1960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早期多画水粉和油画,并坚持研究书法,80年代后转攻水彩。

静以修身,艺以养德

文/嫣  然

明人袁宏道曾说:“山之玲珑多变,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诘之气所成。”这段话或许可以当成解读张祖泰水彩画作品的一把总钥匙,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一些悦目畅心的秘密。

张祖泰的水彩静物画,(以一组水果为例)画得静美、丰盈、明快,充满喜悦感。柿子有经霜后的厚重,葡萄如水晶般透明,梨子黄澄澄,桃子粉嘟嘟……写实主义笔法,对细节的精细刻画,让事物毫无悬念地体现“本来面目”。这与他长期从事美院基础教学的任务有关,当然也可以视为一个艺术家对质朴、纯粹的理解。他不要花哨、不要云里雾里,就是要人直面纸上呈现的事实。诚如马蒂斯所说:“越平淡越有艺术性”。

往深处去推敲,这种创作意识与海德格尔"本真现象"哲学偶合。海德格尔认为:“真”指“存在的无蔽”,“本真”,即是“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在群体传播中的群体压力和趋势同心理下,能够保持自身的优势基因,体现个性,维护自我,拒绝异化,拒绝权威,颠覆传统,勇于承担责任,追求真理的精神。

从绘画技巧上看,张祖泰对色彩的表达极其得心应手,他善于用暖色或关系色打底,集中加强景物的气氛效果,并用光的分布来突出对比,进行明暗谐调。水彩画难得是对水分的控制,如何在轻盈透亮与厚重沉稳中进行流畅、生动的笔触转化,如何能随意表现出如同油画般强烈的光色关系,足以证明他的才华。

张祖泰的水彩人物画,如《背影》《海的女儿》干湿画法并用,画家以内敛节制的灰调和雅致精到的刻画,以空灵宁静的境界造就了温文尔雅的抒情风格。画面的构图和笔法的走势,把人不经意地带入了画面的情绪中,让你感到时间的停滞和人物在空间内的思索。石鲁曾说:“精神之气,当以韵律求之,韵律有节奏而有生气,韵格有高低而生神,韵味有厚薄而生趣。”这样类似的感受在张祖泰的水彩人物作品中得到了印证:色彩纯度降低了,色调却清新淡雅起来,画面中的情调显得更加柔和静谧。他那种迷人的天赋,和对“美”纯粹的迷恋,让人想起诗人布罗茨基写在《美学高于伦理》中的句子:“个人的美学经验愈丰富,他的趣味愈坚定,他的道德选择就愈准确,他也就愈自由—尽管他有可能愈不幸”。

以动物为主题的《亲情》亦是张祖泰一幅令人感动的佳作。那是他当年在塔什库尔干的亲历。画的是飞雪中的一对骆驼母子,妈妈用高高的身躯为幼子遮挡着风雪,小骆驼用嘴巴去亲吻妈妈的脸颊。动物毛绒绒的质感和温柔细腻的眼神表情,以及柔和线条的远山夕阳,似乎消解了北国冰雪的凄冷,整幅作品传递出的暖意,表达着这位南方艺术家对戴熙之言的理解:“以目入心,以手出心,专写胸中灵和之气”。

在张祖泰的绘画创作中,多注重留白的使用,大片的空白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更直接的去表达对自然单纯的感受和对自己精神理想的追求。这些空白好像会随着线条的洒脱更加流畅,充满不确定性,使画面多了意象与生动……

富有东方式的宁静安泰之气,是张祖泰绘画的一个鲜明特征。这种气韵,显然是得自好静单纯的天性,得自早年间开始的相对稳定安然的生活环境,得自家庭亲人朋友给予的爱……容他一生安泰。而他,亦是深深感恩的。他不善于言语,他用作品替他的心在表达。

一个海南乡村长大的孩子,刻苦自修,历经三年困难时期、文革等世事变幻,不显一点颓废、不露一丝幽暗、不沾一星尘滓,是舍弃生命中的灰暗而取其美好;是规避浮躁保持下来的沉静端庄,最终成就了自身与作品的东方气韵。

艺术中的物我交融,物我两忘,便是让人脱尽世俗之气,如登明台,身心俱净,这不就是张祖泰艺术的魅力所在吗?

张祖泰的作品欣赏

张祖泰      幸  福      78cm×108cm      水彩画

张祖泰      静  夜      78cm×108cm      水彩画

张祖泰      背  影      76cm×108cm      水彩画

张祖泰      飞舞的蝴蝶      54cm×78cm      水彩画

张祖泰      水蜜桃      54cm×78cm      水彩画

张祖泰      康定情      54cm×78cm      水彩画

样报展示

02

新锐人物

刘穗燕

SUIYAN   LIU

////

生于广州长于广州,一直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兴趣广泛。

曾以自由摄影人身份从事主题(花卉、风光、藏传佛教及鸟类等)摄影10余年。近年,以自由画家身份全情投入绘画创作及户外写生之中。

例外画家

文恽圻苍

苍籽刘穗燕早期做金融工作,离职后将所有积蓄,买了一部越野车和一批摄影器材,以极高的热情从事摄影爱好十余年。

她常驱车去人迹罕至的崎岖山野,有的艰难地段一趟就得磨破几条轮胎,还有许多需要负重的险境,以及不惜起早摸黑,天寒地冻等,都不在话下。

这里介绍几幅她的作品:《黄山晨曦》是现场观察守候多日拍得,画面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贡嘎神山》,似乎摄入她本人“显圣”的影像;还有一幅《雪鸮》,是只能在极寒地带久久寻觅才能抓拍到的;《新娘》,则是用重量不轻的长镜偷拍,构图、色彩都很动人。当然还有各类佳作,这里无法一一展示。

2013年,她又爱上了油画,虽起步很晚,一旦接触油画色彩,便抑制不住内心迸发的激情,涂抹间,显示她对色彩的敏感。尽管缺少基本功的训练,制约着她对对象的表现,但多年摄影的经验,对于造型的构图,色彩美的捕捉,画面的情调等,多少还是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她的不足。

她一旦拿起画笔,就全情投入,不仅画的很多,而且只要被对象打动,尽管难度很大,也勇于去尝试,尤其不断琢磨其中许多规律性的问题,所以提高也快。

为了画花她专程去芳村花卉市场选购,回来反复摆弄,甚至花上整个通宵,然后认真起稿,也是为了克服素描基础的不足,上起色来她总觉得是一种享受。她很爱画花,占她作画题材的比例不少。

她的女儿从上海给她捎来大闸蟹,她也邀好友来分享,但进餐前首先要花大功夫将红酒、酒具,其他配菜等放在精选的位置,摆了又摆,先充分享受美感,才进入到口福阶段。同时这也成为她油画写生的题材。虽然画起来难度很大,靠一腔热情和满怀激情,往往非常勉强的对付下来。其实,这比许多熟练画家投入的情感是更值得品味的。还有她画的《阳台》,正是她从自家往外观望的情境。那是被繁杂城市包围着的一座小小山林,重重迭迭的绿色树丛,让人顿时得到平静和安逸。她的表现水平有限,但有感而发,尚能使画面具有一种亲近感,仍有赏心悦目的价值。

她正在求教于行家们的帮助,她对艺术的执爱和对审美的渴求,应该对她给予鼓励。

刘穗燕的摄影作品欣赏

刘穗燕      贡嘎神山     摄  影     2010年

刘穗燕      黄山晨曦     摄  影     2008年

刘穗燕      新  娘     摄  影     2012年

2014年

雪   鸮     

2014年12月在零下26度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拍摄从西伯利亚南迁的雪鸮。

刘穗燕的油画作品欣赏

刘穗燕      布老虎     60cm×50cm      布面油画

刘穗燕      洋百合     70cm×50cm      布面油画

刘穗燕      仲夏之梦     90cm×60cm      布面油画

样报展示

03

石湾陶魂

黄志棠

ZHITANG   HUANG

////

1968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市,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次子,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胞弟。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因家学传承,自幼接触陶瓷雕塑艺术,1996年正式创办圣棠轩陶艺工作室,从事石湾陶塑的创作、设计和生产;曾两度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高级进修班,打下了扎实的陶瓷雕塑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艺二十多年来,潜心钻研石湾陶塑技艺,题材较广,仙家道佛、历史名人、高贤仕女等均有尝试,尤喜文人隐士题材。其造像富有韵味和古味,衣纹沿袭石湾陶塑传统,勤于学习,善于积累。近年更着重传承和研究“贴塑”技法的应用,颇有所得。历年来作品获各级奖项甚多,部分作品更为各级机构所珍藏。热心于慈善事业,捐献作品义卖以扶危济困,勇于社会担当。

神秘的东方想象,神圣的生命精神

——  试论黄志棠的“文人陶”

文/高世现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的这种“神人以和”的思想,强调的就是“和”,强调人与物的整体性。这是建立在自由想象基础上的能充分体现人的自由本质的审美活动,借助想象,对有形有限的生命超越,与宇宙大生命合一,进入无限的“神秘”的境界。

初见黄志棠的《羲之爱鹅》,我第一感觉就是:神秘的东方想象。

而黄志棠在这些人物反复出现的“物象”就是他们手中的“笔”,横空出世的一支“笔”,成为神秘的东方元素而存在。开始,我也着迷于“石湾陶,景德瓷”中的石湾陶的技法,比如黄志棠的《羲之爱鹅》,王羲之身上衣着精致细腻的回纹式样,也用到“贴塑”手法,说起“贴塑”手法也源自黄志棠的父亲黄松坚大师,据说他早年在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等地临摹晚清民国时期石湾制作的“瓦脊公仔”,吸取其“贴塑”手法的精华,结合时代要求锐意创新,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独辟蹊径,用到“石湾公仔”人物的衣纹之上,参融造化,心源相汲,遂成自家风貌。但我还是觉得,“贴塑”也好,“线塑”也罢,都是陶艺家必工的必杀技之一,而真正的神秘主义的核心就是:超越。

当我细看到《羲之爱鹅》“书圣”手上的笔,还有《东坡醉砚》“苏仙”腕中的笔,我仿佛突然被“电击”了一下,中国传统绘画历来讲求气韵之高、意境之美、笔墨之妙、一支“笔”成就了艺术家与诗人们一次精神的“还乡”,既蕴古雅之趣、又通现世之情,甚为佳妙。

写字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也都知道“羲之爱鹅”。《晋书·王羲之传》曾说到: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王羲之果然对这群鹅“一见钟情”,很快找来道观,向道士求鹅。道士当即提出,若是王羲之肯为道观抄写《黄庭经》一部,就将这群白鹅都送给王羲之。王羲之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就是名传千古的“黄庭换鹅”典故。直到如今,这部以鹅换来的《黄庭经》仍有拓本流传于世。后来爱鹅的王羲之又通过观察鹅的叫声和神态,逐渐融入其书法艺术之中,所写的鹅字一笔而过,称为“一笔鹅”。再后来,李白写给贺知章的赠别诗《送贺宾客归越》里还引用过这个典故:“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自此,“羲之爱鹅”便成了历代艺术家深爱的素材。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要求绝对单纯。黄志棠的《羲之爱鹅》正是以王羲之爱鹅为题材,雕刻了一幅王羲之与白鹅嬉戏玩乐,开怀畅笑的情景,营造出了满满的欢乐与温情的氛围。鹅的雕琢惟妙惟肖,手法凝练,形神毕肖,令人观之玲珑可爱,引人情思。而人物形象刻画简洁明了,生动传神,“其任率如此”的神情雕刻细腻。魏晋风流,大概就是这样的。

鹅,一直是一个吉祥的题材,它象征纯洁、忠诚,高贵,另外也有说法,因为鹅顶为红头,有“鸿运当头”的寓意。黄志棠所塑之鹅仿佛也富有灵性,与羲之相呼应,完美地展现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景,这种有生活气息味道的作品,才是可爱的。

但更可爱的,乃是“书圣”手上的笔,是啊,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奧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最后是,手上的笔成就了“书圣”凛然的风骨,所以最后让我沉迷的仍是作品中的东方情韵,东方艺术精神。

“笔”在黄志棠的作品中“抢睛”,是我突然察觉的,遂觉观《羲之爱鹅》礼观文人画,重内涵、抒性灵、见机趣,除陶艺家本人天机烂漫、技巧纯熟外,必定要求与陶艺家文史相出入。所谓士气,亦书卷气也;胸中有学,方能化形象为意象。一支“笔”的意象,让黄志棠的作品不媚俗,不欺世,回到自己审美的本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人陶”。

此外,《羲之爱鹅》与《梅妻鹤子》等作,又形成“春夏秋冬”系列,其中《羲之爱鹅》属春、《梅妻鹤子》属冬,传递一种循环往复于天地之间强有力的生命律动,一种“天人合一”的神圣的生命精神。

再回到黄志棠作品中一支“笔”的意象,《东坡醉砚》以夸张之砚石醉卧坡翁,构图以大,但着意以小,只见那腕中笔引得“蝠”来,酒香最终不敌墨香,而坡翁其人之豪气、憨气与才气,也尽在一杆笔之中。

而《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所以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在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笔”,又一次成为这个作品的“灵魂”,只因缘于一支“笔”,却成了黄志棠终身追寻的一个“梦”,用一支“笔”确立了一个当代文化背景的一个陶艺家的东方想象,我想这并不是偶然。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论及“笔”的新士大夫情结。我说笔,有“渡”之用。佛有三不渡,即无缘者不渡,无信者不渡,无愿者不渡。笔亦也有三不渡,无真者不渡,无善者不渡,无美者不渡。下笔者须长时熏修,始能自度。再经历“人性之常”与“自然之道”,方能度人度己度万物度世间。起笔如是因,收笔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一笔一乾坤,一字一菩提。

笔,被广泛运用于黄志棠的陶艺作品之中,真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意境之美。

黄志棠的作品欣赏

黄志棠      羲之爱鹅

福履将至

——题黄志棠《福星》

高世现

又见福星吹嘀嗒,

此往人间美如画。

难得街坊乐成花,

荷包涨得笑哈哈。

入砚杜康身,从此东坡章

——题黄志棠《东坡醉砚》

高世现

心亦作斯砚,酒磨墨更香。

北斗醉东坡,南山枕西窗。

样报展示

范运勇

YUNYONG   FAN

////

1966年出生于广西灵山县,198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0年3月退役,于1998年从事陶艺创作,2003年拜潘柏林大师为师。现为佛山市设计艺术大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佛山市陶瓷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石湾文创园(中国汉陶博物馆)创作汉陶系列《车马出行》大型浮雕,南风古灶旅客中心大型壁画《南国陶都》。其中,人物陶塑《东坡赏荔》荣获2014年佛山“深秋陶花红”作品金奖。动物陶塑《雀跃金秋》荣获2017年第六届广东省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2019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暨佛山市禅城区陶瓷装饰工(陶瓷工艺师)职业技能竞赛,陶艺创作+胎骨出毛第一名,陶艺创作第三名。作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结合自身的创作灵感与审美,受到众多社会人士和收藏者的好评。

试论范运勇的“花鸟陶”

文/高世现

陶艺家范运勇擅长将岭南花鸟入陶,尤其是,荔枝与麻雀。

仿佛一幅立体的花鸟画,荔果刻划细腻,雀鸟栩栩如生,悬抱于荔树小枝的麻雀纤毫毕至,似静而动,更是让人叫绝。

“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史上关于荔枝好吃的诗词典故很多,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天宝年间的花团锦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喧嚣,千里飞骑,马蹄得得的风流烟尘,给荔枝抹上众说纷纭的色彩。而苏轼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让人口涎直垂。 

范运勇也喜欢将红艳似火的岭南佳果荔枝入陶,我尤其喜欢他的《岭南荔香》,七只麻雀造型憨态可掬,风格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既构思奇特而又真实合理,神态造型无一雷同,可见陶艺家对麻雀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生活的理解感悟能力,非同一般。麻雀又名瓦雀,是最为常见的小型鸟,平时结群在楼宇、村社、田野间觅食嬉戏,色朴素,又有斑纹,而范运勇将它们放置设色艳丽、明快、高洁的荔果之中,形成极强的冲击力和生动的感染力,充分体现出了当今“花鸟陶”的全新语境。

色彩也是陶艺视觉的“工具”之一,是陶艺的诗意部分的“修辞”——无论再现式“随类赋彩”,抑或表现式“釉分五彩”,在范运勇所营造的《岭南荔香》,荔枝与麻雀相映成趣,鲜活多姿,情趣盎然。很显然,范运勇旨在通过荔枝与麻雀去传递自己真实的主观情感,表现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赏其作品,让人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之中。红釉淋漓泼洒的荔枝,却因为颗粒有度,只与只之间色相平衡、前后有序、层次分明,而麻雀往往构成了一幅作品目标化的“中心”,别造灵奇,另建劲健,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盛宴,更新颖、更大胆、更強烈、更明快、更鲜艳、也更有时代感。

世人对荔枝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荔枝有“利子”“吉利”“多利”等人们向往的一些吉祥寓意。范运勇的《岭南荔香》所塑的荔果饱满、浑圆,粗干细枝绿叶,代表着生命旺盛,枝头硕果累累代表多子多孙,串串红荔又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也象征着岭南人勤劳勇敢热爱生活敢于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何尝不是陶艺家本人对人生的一种向往本性。

然荔枝与麻雀,两者之中,范运勇更喜麻雀。在他的《雀跃金秋》,枯树根只遗觅虫的六只麻雀,范运勇乃一个来自农村的陶艺家,拥有朴素的人生观、艺术观,他不造羽翼靓丽的飞禽或罕见的奇禽异鸟,却喜造麻雀,因为“麻雀最土气,它一身赭褐色,没有一点鲜艳的色彩,简直就是个“土包子”。在范运勇眼中,麻雀因朴实而可爱。《雀跃金秋》里的麻雀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由上而上六只麻雀大胆落墨其朴,小心收拾其巧,将麻雀的天真稚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前人论艺曰:“规矩在手,法度因心”,由此可见无论世间何物,美始终在心,麻雀留给陶艺家一次重构艺术美和心灵美的机会。

而范运勇的《深山果红鸟儿欢》则又文气洋溢,古朴苍茫,自然野逸,两只麻雀高据树梢,而沉甸甸下垂的野果果态鲜活,支配着画面形式上有张力的视觉传递。中国的哲学就是生命的哲学,中国的艺术天生便有着一种生命性特质,范运勇的“花鸟陶艺术”其实潜藏着一种生命的超越。范运勇以麻雀的“表达”的有效性、在场性,美,爱,自由,三位一体的艺术表达,我想是恰当而准确的。

范运勇的作品欣赏

范运勇     岭南荔香

杨明标     映日红荔别样甜

样报展示

04

广州艺博会

北  海

BEI   HAI

////

原名:宋玉增,北京人,室名怀云堂、观云山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水晕墨章,自出新意

——  北海的山水之境

文/饶   佳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丰富多变。数千年来,滋养着大众的审美感知及对自然的崇拜热爱;不少当代画家亦在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并在当代画坛中占得一席之地。画家北海,便是值得研究的个例。

远处高山耸立,直入云端;重峦叠嶂处云雾笼山,烟波浩渺;山间瀑布时而层层叠叠,时而直流而下,一泻千里;近处两岸山石嶙峋,林木苍郁;江面澄明若镜,水天一色……北海笔下的山水,可望、可游、可居,无论是山谷春色亦或是天雪仙域,皆彰显出四季变幻的盎然生机。不仅在从上至下、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全方位审视中勾画出气势磅礴的全景式山水,更尽显北宗画派的雄厚苍茫,让人叹为观止。

论语有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热衷自然山水的北海,便是“大智大慧”之人,对于传统“皴法”的使用,他游刃有余、灵活多变。通过线条勾勒出画面轮廓、体积及质感,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并在笔墨变换中将山石、树木、建筑的脉络纹理形态进行真实呈现,赋予画卷新的生命精神。

北海的作品画面构图处更是别出心裁,画家用看似极简却隐喻高深的“留白”,展现着中国美学的精粹。让观者于晨雾云海中,看千山万岭,于留白处,产生无尽遐想。“留白”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艺术,还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有着高度的契合。在北海的山水画卷中,自然山水之灵气与画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合二为一”,蕴藏着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观其画,宛若身临其境,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思绪亦跟随画中的山水进入其中。云雾环绕、群山巍峨、小桥流水……画中情景相映成趣,意境幽静空灵,让人仿若穿越时空,忘情于山水之间。

此外,云与水的描绘也是北海所擅长的。画中之云或流连顶端、或缠绵山中、或积聚成团;而水的形态亦千变万化,或飞流直下、或蜿蜒流转……其笔下的云、水与山峦石崖相得益彰、互相映衬,共同构成了他重要的艺术语言标志。

“作画必先立意而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清代方熏曾在《山静居画论》中提及立意之重要性。在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中,作品的深度及画家心中的不凡气度往往体现在意境中。透过北海仓润的笔墨,可直观其作立意之高远与气韵之生动,引人入胜的意境令观者心驰神往。画中的诗文跋语,更丰富了构图的变化,并使画家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得以进一步升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海定能以独树一帜的绘画语言,将祖国壮阔山河化为世人心中的山水意境,攀登至艺术巅峰!

北海的作品欣赏

北  海      风得意云飞扬      250cm×250cm     中国画

北  海      家住祥云碧水间      138cm×68cm     中国画

北  海      天雪仙域      220cm×360cm     中国画

样报展示

黄锐才

RUICAI  HUANG

////

中山大学中文系大专毕业,广州美术学院高研班结业。中国工笔画学会白描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粤港澳书画院副院长、广州市国画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荔湾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发表有《试论中国画的传统实质》《略论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论杨之光老师的历史贡献》等十多篇专业艺术论文。

云上山巅  丰神华滋

——  记著名书画家黄锐才

文/史   峰

书画家黄锐才先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书法写得好,丹青作得妙。书画同源而作同修,让他在书画艺术圈里圈外以实力著称,以法不欺人功不欺世的造诣折服人心。所以观赏他的书画作品,必是心生敬意!这样的书画艺术家,正是书画文化正脉代不绝人的典范!

黄先生的书画才华相当宽博,论其书画造诣纵然写长篇,也难论周全。所以不妨撷其山水而观,借此体验黄先生不俗的丹青造诣。他的山水从笔墨技法上来看,有相当正宗的法度传承,但是从形态体貌上来看,则是亘古未见的新篇章。用传统的法度,去作山水的新气象,这就是笔墨当随时代的建树!

看法度首先看笔法。传统山水画是以笔法为造型核心的。笔法缺位,中国画的身份就会迷失。纵观当代画坛,作中国画不谙笔法的现象比较多,所以绘画的书写性就越来越不济,画画就成了“描画”。描来描去,显然描不出正大气象。反观黄先生的山水,了然可断:他以落笔钧直皴擦多变的精湛笔法,让当代山水创作重建了骨法用笔的体系!

长线条勾勒流畅,劈斧长皴一气呵成,中锋行笔卓显劲道,如钢打铁铸。短线顿挫有效,折带短皴毫不松懈,就算是皴如雨点也交代得相当清楚。他的山水画里长线条应用得很多,不疲软。短线条用得也很多,不凌乱!能在创作山水时把笔线技法表现如此娴熟,可谓是出神入化的水准。

铺陈水墨五彩焕神。浓淡干湿焦可以层层复沓,非常熟练地进行积墨塑造。可以积七八层,以至十几层,一定要把山岩的质感积得苍润而悦目,绝不会一塌糊涂。远观不离象外,近看咫尺千里,他的山水画通过积墨而写实,通过破墨而作虚。远山淡洇,水破墨,墨破水,气韵生动,虚实相生。赋彩以青绿浅绛为要妙,主观色与自然色相融相益,春染青翠,秋着流丽,岭南气韵,赏心悦目。这正是西峰峥嵘喷流泉,东崖复沓蔽轻雾的如诗画卷!

云上山巅,丰神华滋。张家界的自然体貌,如果仅依旧的范式去表现,很难写意出此山此水独特的地域风格。黄先生写意张家界山水,经由范式的磨砺,然后又跳脱了范式的缠绊,走上了师造化写自然的创作路径。所以他的山水画绝不以粉本为上,而是尽心写意造化原本的精神。经过观览自然,觉悟风行雨霁云上山巅的丰富变化,塑造山岩纹理与云烟浩莽,必有近水识水,游山知山的胸有成竹。所以笔墨师造化,独写地域风!故写张家界山水,既有应物象形之功,又有气韵生动之神者,黄先生是也!

黄锐才的作品欣赏

黄锐才     初到武陵源      68cm×68cm     中国画

黄锐才     可园盛夏      68cm×68cm     中国画

黄锐才     探秘土司城      68cm×68cm     中国画

(0)

相关推荐

  • 好设计 | 陶艺家加藤真雪:日式青花里的素简淡雅

    青年陶艺家加藤真雪1981年出生于濑户,自2011年开始,加藤真雪在国内外以个展.小组展为中心活动. "我的作品是从被后山和田地包围的工作室里诞生的,工作室周围常常布满花草和鸟的鸣叫.也许是 ...

  • 立夏 | 夏天正向你飞奔而来

    夏风多暖暖, 树木有繁阴. 在四月底的时候,气温瞬间从20多度飙升到了30多度,那时小编还穿着毛衣,被弘雅书房其他小伙伴们吐槽是走在季节末端的人.他们最多也就穿着春装,和夏天差一个季节,然而我是差了两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5期(二)

      目  录   封面人物 张祖泰 新锐人物 刘穗燕 石湾陶魂 黄志棠.范运勇 广州艺博会 北  海.黄锐才 美术教育 吴琳生 论   文 金仁贵.徐建韵.樊 蓉 艺术欣赏 樊  蓉 05 美术教育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3期

    目 录 封面人物:吴华先 雅逸翰林:罗殿龙 石湾陶魂:宋 敏.卢建业 论  文:刘  坚 文  苑 封面人物 吴华先 WU  HUAXIAN 湖北省监利县人,1930年12月生,早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5期

    目 录 封面人物:魏  华 名家赏析:刘炳清 石湾陶魂:李品康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封面人物 魏  华 WEI  HUA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主任,国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2期

    邓扬威专刊 邓扬威 DENG  YANGWEI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广州名城名人运动会.中国棋文化峰会等活动总策划:曾经举办国内首个数码版画个人作品展,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1期

    目 录 封面人物:许钦松 新锐人物:刘  飞 石湾陶魂:童新钰 艺星璀璨:朱建安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来稿选登 封面人物 许钦松 XU  QINSONG 1952年生,广东汕头澄海人.国家一级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8期

     主题: 木魂书韵 --胡景初·黄伟业书画作品展  主办: 侨城艺术协会 文昌街社区老年协会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时间: 2021年3月20日至 2021年5月10日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天鹅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48期

    广州艺博会专刊 本期艺术家有:(排名不分先后) 许固令.陈克明.戴培仁.党   禺.韩毅成. 黄紫云.李建中.李一杰.理习忠.梁荣新. 林文瑞.刘建忠.老   鲁.马在新.徐月红. 许东生.张泽明.赵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49期(一)

      目  录   封面人物 张道兴 名家赏析 陈半文 雅逸翰林 晏任飞 藏家故事 余贵平 石湾陶魂 李义鹏 文   苑 佛山来稿 简   讯 征文启事+简讯 美术教育 描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01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5期

    目 录  封面人物:李远东   文苑:  林兆帆.梁成坡.雨   尘  梁玉彩.冯雪颜.黎铭光  谭曦红.游凯萍.汪海林  蓝子华  艺博会推荐艺术家:   林伟权.肖亮生.马流洲   张宗彪.尚钧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