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现实之间:压岁钱极简史

在中国,压岁钱由来已久,压岁钱的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但是,现代意义上作为货币的压岁钱,却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很晚近的事情。

压岁钱在古时又被称为“压祟钱”“压胜钱”“厌(ya)胜钱”等,其最早出现在汉代。而“厌胜”则起源于原始的巫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

《说文解字》:“厌,笮也。”

徐锴曰:“笮,镇也,压也,一曰伏也。”

由此可知,所谓“厌胜”,是通过某种神秘的形式来达到祸害别人或压服鬼神之目的的巫术。汉代厌胜之风盛行,“厌(ya)胜钱”作为具有辟邪、祈福功能的钱币式辟邪品,也是古人一种趋吉避凶的祈福形式。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民国之后,具有辟邪意义的传统压岁钱,才逐渐向“钱”的意义上过渡。

1、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民间流传的压岁钱传说,有着许多版本。

一说。古时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就会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被吓得大哭,然后患病。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为了防止“祟”来伤害儿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果然吓跑了“祟”。因为“祟”和“岁”同音,因此也叫压岁钱。

还有一说。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人畜、庄稼。大人燃爆竹驱赶“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后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代便有“压惊钱”。

据民俗专家解释:“一般来说,都是风俗习惯在先,传说在后,有不同的版本很正常,不能说哪个版本就是对的,哪个就是错的。”也就是说,在压岁钱的演变过程中,往往是先有了某种风俗习惯,然后在此基础上出现相关传说。

2、压岁钱的历史变迁

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又称“压胜钱”“厌(ya)胜钱”等。

汉代厌胜之风盛行,此时的压岁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其形制多为正面铸有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寄托辟邪祈福之意。

图片来源:中国文物报

到了唐代,宫廷春日散钱之风盛行。

此外,唐代还流行长辈赠给新生儿用以驱魔辟邪的“洗儿钱”。“洗儿钱”多以铜质铸后鎏金沾银为主,钱面文字多为当时流通铸币的钱面文字,也有一些瑞祥图,和钱文为“长命百岁”、“多字多孙”等吉语类的钱币。

“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王建《宫词》

宋元时期,则有“压惊钱”。

南宋史书《程史》记载,宋神宗年间,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在春节游玩时,被歹人掠走。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车子经过,机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南陔,仓皇逃跑。

随后,南陔得以随着朝廷的车子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宋神宗。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后,就赐予南陔“压惊金犀钱”,给他压惊。此事后来流传于民间,于是百姓纷纷效仿,孩子们在过年的时候就有了“压惊”的“压岁钱”。

图片来源:中国文物报

明清时期,压岁钱有了正式的名字。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由此可知,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的,用以祈福辟邪,谓之压岁。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吴曼云《压岁钱》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配饰、辟邪功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红纸包上一百文铜钱,寓意“长命百岁”,包上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大约从民国开始,具有辟邪意义的传统压岁钱,才逐渐向“钱”的意义上过渡。

然后,又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互联网红包的演变,“压岁钱”才真正成了今天我们眼中的“压岁钱”,成为代表中国人春节习俗的重要形式之一。

参考资料:

1.《说文解字》

2.《程史》

3.《春节闲话压岁钱》,中国社会科学网

4.《汉代画像与汉代“厌胜”之风》,《形象史学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