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32--3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拥有至诚之心的人能够掌握五伦的“大经”,树立仁义礼智的“大本”,为国家百姓谋取利益。体会诗经从七个方面阐述的君子处世之道,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第三十二章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注释

①至诚:最诚。

②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经,理出头绪加以分别。纶,排列同类加以综合。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

③大本:像“仁义礼智”等根本的德行。

④夫焉有所倚:这哪里需要什么依凭呢?焉,哪里。倚,依靠,依傍。

⑤肫肫其仁:仁爱之心那样诚挚。肫(zhūn)肫,诚恳的样子。

⑥渊渊其渊:像潭水那样幽深。渊渊,静深的样子,形容水深。

⑦浩浩其天:像天空那样广阔。浩浩,原指水盛大的样子,这里引申为广阔,形容天空之大。

⑧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如果不是真正聪明智慧、达到天德的人。苟,如果。固,实在,真诚。达天德者,通达天赋美德的人。

译文

只有天下最高的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树立天下的根本,认识到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这需要什么依凭呢?仁爱之心那样诚挚,像潭水那样幽深,像天空那样广阔。如果不是真正聪明智慧、达到天德的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诚呢?

解读

    这一章讲至诚之道,从总体上阐述至诚之道的本质和功用,赞美至诚圣人的伟大。这里提出了两个概念,大经,也就是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也就是根本原则,比如仁义礼智。这两者都需要非常诚实,需要圣人才能做到。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才能治理天下万物万事的经纬;确立天下“大本”的中庸之道;明白天地间万物的生息繁衍。

“经纶”,原指在用蚕丝纺织以前整理丝缕。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创制天下的法规。经,纺织的经线,引申为常道、法规。“大本”:根本大德。本,根本。

所谓“大经”,是指决定着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脉。正如同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功能的人体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等十二条正经一样。此十二条经脉无阻,人的气血才可通畅,精神焕发,身强体壮,益寿延年。

“立天下之大本” 意思是,将一个人的真诚用到极致,就是天下最需要的根本。“大本”就在自己内心的修养。凡为政、为民,都须有真诚之心。凡事业、教育、情感、甚至科技和农民播种的成功,都是来自于真诚。没有真诚便没有一切。所以叫“唯天下至诚”。

“知天地之化育”,只有“至诚”的这种“道德”在那里发挥作用,才能知道天地化育。所谓天地的化育,比如说,天用四时,风、雨来滋养万物。有四时的气候、风雨,才能够生育成长,才能够发展存在。这是天地的“化育”,“化”是变化,“育”是生育。

“诚”是“五常”的基础,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最真诚的人自身所倚仗的就是“诚”,不需要别的依赖。只有“诚”,才能使他体现真挚恳切的仁慈,体现渊博深沉的大智慧,体现广大无边的大德行。只有“诚”,才能使人聪明睿智,无所不通,达到与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所以“至诚”所蕴含的道理太博大精深了,需要我们切身地体悟和践行。

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那么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所依靠的是什么哪?那就是他那真诚的仁善啊!他那深厚的智慧呀!他那浩浩如天的大德啊!

“肫肫其仁”,这个“肫肫”是形容词,像肉一样,很厚的肉,很肫厚;仁慈,非常仁厚。

“渊渊其渊”,他的智慧、胸襟深远,像泉水一样不断的,渊渊,不断地流,细水长流。

“浩浩其天”,这个胸襟啊,伟大得像虚空、天地一样。所以,道成功了,仁厚、深远、伟大,自然达到这个境界。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所以,如果不是具备聪明智慧、通达天下仁德的圣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只有真诚方能中庸的道理?

子思在论述了最真诚的圣人能与天地相匹配后,明确的指明:唯有最真诚方能真正的懂中庸。只有真实的聪明睿智,通达尊道贵德的道理,才能知晓中庸的真谛。

第三十三章

原文1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注释

①《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卫风,硕人》。

②衣锦尚絅:身穿锦绣衣服,外面再穿一件麻布罩衫。衣(yi),穿衣,此处作动词用。锦,指色彩鲜艳的衣服。尚,加。絅(jiong),用麻布制的罩衣。

③恶其文之著也:厌恶锦衣的花纹过分显著。恶(wu),嫌恶、厌恶。著,鲜明,耀眼。

④暗然而日章:表面暗淡而日益彰明。暗然,隐藏不露。日章,日渐彰显。章,通“彰”。

⑤的然而日亡:外表鲜明而日益消亡。的(di)然,鲜明、显著的样子。

⑥淡而不厌:平淡而不使人厌恶。

⑦入德:入德:进入道德之门。

【译文】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之道,虽然深藏不露而却日益彰明;小人之道,则显露无遗而却日益消亡。有意显示的不是真诚。君子之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真诚的仁德境界了。

解读

本章由前面圣人之道的高远广博回归于君子之道,使联想前面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为学者开出一条入德之路。

第一节引用《诗经.卫风.硕人》之言,将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加以区分,表明君子之道的内涵,意在说明“入德”之要。

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衣锦”穿好的衣服,“尚絅”外面穿一个罩袍、普通罩袍。锦衣外披上纱衣。这是厌恶文采太过显露张扬。这是比喻君子为学:不张扬显示而日益显著;小人的为学,张扬文饰而日益失去光彩。

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表面暗淡而日益彰明;小人之道外表鲜明而日益消亡。的”,光彩的意思,小人爱玩花样、爱出风头、爱表演,表面上看他很热闹,实际上他的德每天没有增加,还在减少。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君子的为人处世,平淡而不厌烦,简朴而有文采,温厚而有条理。简而文,自然简化,有无比的内容、文章。温而理温和,温和就是很多情。虽然温柔,但是要有理智。知道遥远开始于近处;知道感动人的言行必发自于内心;知道再隐微的事物也必然会彰显。从这三处着力用功,就可以进入道德境界了。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这里的“之”字是动词,到达的意思。人的视野是有限的,太近太远的东西都看不清楚,必要有一个适宜的空间距离才行,但真正的中庸之道则无大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以上讲的三知——见彼知此,见外知内,见微知著,若都做到了,“可与入德矣”。可与圣贤比肩,可以入德了。

原文2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注释

①《诗》云:此诗引自《诗经·小雅·正月》。

②亦孔之昭:被看得清清楚楚。孔,很。昭,明白。

③内省不疚:自我反省没有内疚。

④无恶于志:无愧于心。志,心。

【译文】

《诗经》说:“虽然潜伏在水底,但也被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内疚,也就无愧于心了。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小雅·正月》诗句:虽然潜伏于水底呀,仍可清清楚楚的看到。借以说明君子善“慎独”,所以“不可及”。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孔,大的意思;昭,光明。这首诗原是一首忧国哀民、痛恨暴政的意思,此处引用两句形容一个有道的君子虽然深居简出,神光内敛,但其道德学问之光终究是盖不住的,早晚会大明于天下。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作为一个进德修业的君子,首先要做到内省不疚。人都怕内省,不敢内省,特别是“星夜自省”,真的有愧于人,是会“悚惧恐慌”,脸发烧、出冷汗的,那才是真忏悔,可以感应到至诚之道的境界。无恶于志,志为心,是自己反省的时候,不会因内疚而自己讨厌自己,无愧于心。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君子的过人之处,别人学不来的地方,正是慎独的功夫。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看一个人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功夫,要看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在大庭广众的约束下可以表演,一旦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真能做到一个恶念都没有,那才是慎独的真功夫。

原文3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注释

①《诗》云:此诗引自《诗经·大雅·抑》。

②相在尔室: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相,注视。尔室,你的居室,此指一人独居于室。

③不愧于屋漏:指心地光明,不在暗中做坏事,起坏念头。屋漏,指室内西北角。

【译文】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做到无愧于心。”所以,君子在未行动之前就怀有恭敬之心,在没说话之前就先有诚信之心。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大雅·抑》里说:看你独自一人在室内,面对着幽暗扪心自问也无愧于心。借以说明君子戒慎恐惧,常怀恭敬之心。所以君子严格检查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什么差错,是无愧于自己的心志的。君子之所以为一般人所不可及,就在于他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内心深处严格要求自己。

相在尔室,尚不不愧屋漏。心里有所想,外面这个电波就放出来,不要以为在房间没有人看见;一直有人看见的,有不可知的一面。“尚不愧于屋漏”,房子有个漏洞,透天光的,跟天接通的。心里头小地方有一点渗漏就要弥补。这个漏洞代表过错,一点过错都不能有。

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君子不要起心动念,随时在恭敬的状态;等于学佛人打坐、修定,行、住、坐、卧随时都要在这个定中,“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用不着讲话就有诚信。

原文4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注释

①《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商颂·烈祖》。

②奏假无言:在心中默默祈祷。奏假,祈祷。无言,没有说话。

③鈇钺:古代执行军法时用的斧子。鈇(fu)钺(yue)。

【译文】

《诗经》说:“祭祀时心中默默祈祷,此时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而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而百姓畏惧甚于斧钺的刑罚。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商颂·烈祖》里说:祭祀大典奏起祭乐,人们都在默默祈祷,这时都静静的没有什么争论。借以说明君子修德而百姓信服。

所以君子,意念真诚,以身作则。不用行赏,民众自会互相劝勉;不用动怒,民众自会甚于畏惧斧钺刑罚。

“奏假无言”,内心没有一点分别妄念,“时靡有争”,随时随地这个心念都是清净、光明磊落,没有纷争、没有矛盾。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无言之教,不要赏识、鼓励,人家一看这个榜样,自然就影响了。

“不怒而民威于斧钺。”因为你心境在定的境界,定的境界里“斋庄中正”,所以有无比的威、德。这个威严胜于斧钺。

原文5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注释

①《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周颂,烈文》。

②不显惟德:大大弘扬天子的德行。不显:即大显。“不”通“丕”,大。

③百辟其刑之:诸侯们都会来效法。百辟(bì),众多诸侯。刑,通“型”,效法。

④笃恭而天下平: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译文】

《诗经》说,“大大弘扬天子的德行,诸侯们都会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周颂·烈文》里说:天子的德行显明赫赫,诸侯们都会效法他。借以说明君子以德示范,坐致太平。君子笃实恭敬,谦恭待人。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丕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原义是说,天子的德行赫赫显明,诸侯们都来效法。“丕显惟德”,是君子的道德真正开发出来了,且大放光芒;“百辟其刑(型)”,百官都要把他当作典型来效法。辟,开疆辟土的封疆大吏,百辟即百官、各诸侯王。再将范围扩大,百行百业、百人百姓都要向圣人学习的意思。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笃恭”是君子自己的学问、道德、修养到达的境界,笃实敦厚、斋庄中正,有不可思议的感化力量。所以,无为而天下太平。亦即老子所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

原文6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注释

①《诗》云:此诗引自《诗经·大雅·皇矣》。

②予怀明德:我怀念文王的美德。

③不大声以色:不厉声厉色。

【译文】

《诗经》说:“我怀念文王的美德,他从不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那是末节下策。”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话,说明治民应以德为本,戒厉声厉色。《诗经·大雅·皇矣》里说:我怀念光明的德行,因为不用厉声历色”。孔子说:“用厉声历色来教化人,那是无能的下策”。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我怀念光明的德行,因为不用厉声历色。

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教育到达了用视听教育,就是声色化民,已经到了最末代了,文化最末的时候,只好用视听。知识的传播当然视听可以。真的内养,中庸之道、至诚之道,不是声色视听所能够表达得出来的。他是无形象、无音声,无所不在。

原文7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注释

①《诗》曰:此诗引自《诗经.大雅·烝民》。

②德輶如毛:德行犹如鸿毛。輶(you),轻。

③无声无臭: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臭(xiù),气味。

译文

《诗经》上说:“德行犹如羽毛。”但羽毛仍是可比的。“上天所承载的道,无声无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解读

本节引用《诗经·大雅·烝民》之言,表明最好的教化虽然无声无味却能化育万物。

德輶如毛毛犹有伦。德行轻如毫毛。毫毛还是有形象可以类比。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上天之运载变化、化生万物,既无声音又无气味”,那才真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

【学习札记】

织布经纬条理清,治理天下顺五伦。

仁义礼智为根本,通达天德唯至诚。

诗经为证加引申,慎独察微简而文。

用德化民自身正,寂然无象物自生。

中庸研读第18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32--33章。第32章阐述至诚之道,只有拥有至诚之心的人才能够掌握五伦的“大经”,树立仁义礼智的“大本”,从而摒除个人的私欲,尽心尽力地为国家百姓谋取利益。

第33章引用诗经从七个方面来阐述君子的处世之道。总结了君子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对《中庸》全篇的宗旨进行了概括。强调君子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愧于心,都要慎独。

(0)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二十九)

    [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至诚之道,可以预知诸事善恶之几.国家将兴,一定有祥瑞之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2讲:第21-2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1--2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诚"与"明"之间的关系,诚与明其实是合二为一的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

  •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1--12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认 ...

  •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