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矶山医院迎来130周年华诞】病人出院的时候,你知道主治医师啥心情
坊间一直都有“金眼科银外科”的说法,透露出外科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外科的口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弋矶山医院的外科素来有口皆碑,这从该院的历史沿革中可见一斑。
今年是弋矶山医院130周岁华诞。1888年,美国传教士赫怀仁来到芜湖长江之畔,在弋矶山西南角创办了一所医院,当时虽然只有6张病床,却能做外科手术,颇受市民青睐,成为安徽最早的西医院。
从弋矶山医院旧址的山坡上往下走,会经过一座并不起眼的旧式建筑,红色砖墙上的一块匾额提醒人们,这里是沈克非的故居。
今天大多数来弋矶山医院看病的人,并不知道沈克非是谁。然而在民国时期,沈克非却鼎鼎大名,1935年汪精卫遇刺,正是沈克非帮他取出了子弹。1927年-1929年,沈克非在弋矶山医院担任外科主任,让弋矶山医院的外科声名远扬。
站在沈克非故居旁的坡道上,能够看到不远处高高耸立的病房大楼,这座建于2010年的大楼里聚集了弋矶山医院外科大部分的临床科室,很多科室医疗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而肝胆外科堪称其中的先进典型。
从赫怀仁创建弋矶山医院旧址的位置到肝胆外科二病区所在的病房大楼,距离不足400米,却走过了130个春夏秋冬。今天的肝胆外科是一个缩影,她见证了弋矶山医院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弋矶山医院外科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荣誉背后的初心和使命
6月27日,安徽省第三届“江淮名医”人选公示,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王小明博士榜上有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的出类拔萃。
今年是肝胆外科成立10周年,它是从普外科细分出来的临床亚专科,主要从事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及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08年成立之初,新的病房大楼还没有建成,肝胆外科只有30余张病床和10多名医生。经过10年励精图治,肝胆外科规模扩大了一倍,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
“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肝胆外科二病区教授、主任医师胡明华博士的这句话道出了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
为了不忘这份初心和使命,为了将前辈名医开创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口碑发扬光大,肝胆外科的医务人员发扬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与奉献的精神。
目前肝胆外科二病区共有开放床位36张,另外每天都有十余张加床,即便如此,常常还有很多病人排队等候入院。目前年住院病人已突破1500人次,年门诊量突破6000人次。这种病人爆满、病床紧张的现状,既凸显了肝胆外科受病人青睐的程度,也反映出医务人员较大的工作负荷。
肝胆外科二病区每年的手术量大约在1000例以上,分配到10名医生头上,平均每位医生一年至少要做100台手术,病人多的时候,一位医生一天连续做两三台手术是家常便饭。而一台常规手术的时间通常是在两个小时以上,有些病情危重、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常常一做就是10个小时以上,医生的辛苦可见一斑。
王小明博士做过最长的一台手术耗时13个小时,他说:“有时一天连续两三台手术做下来,腰疼得几乎直不起来,但手术成功的喜悦是最好的去痛片!”
实现初心和使命靠的是团队
如果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敬业与奉献的话,那么实现初心和使命更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做支撑。
肝胆外科二病区目前共有医生10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博士3名、硕士6名。安徽省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胰腺和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安徽省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安徽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物1人。
这份不俗的科室简历反映出肝胆外科二病区的人才济济,这体现了弋矶山医院和肝胆外科多年来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重视。
像胡明华医生2008年从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之后,便被弋矶山医院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同本科室另外几位优秀人才一道,一直被医院和科室重点培养,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胡明华个人学术水平和医疗水平进步很快,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
在“请进来”的同时,经常“走出去”是肝胆外科团队建设的另一良策。每年该院都会派出医务人员到国内一些先进医院接受短期培训,定期会派人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学习。
肝胆外科二病区医生的忙碌是有目共睹的,但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从来不忘学习。目前科室中已经拥有硕士学历的医生中,有两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中不难看出在职人员平时对学习充电的高度重视。
每个星期四下午,是肝胆外科雷打不动的集中学习时间,科内的医生轮流在这个时间给全科医务人员开设讲座,与大家交流业务话题。每次讲座结束后,还要进行现场讨论,浓浓的学习氛围反映出肝胆内科医生高度自觉的学习态度。
作为皖南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王小明和胡明华等医生都有双重身份,在医院他们是医师,在学院他们是教授,每学期都会去皖医讲授外科学,同时还负责培养硕士研究生。长期不间断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未来人才梯队的建设,也促进了教授们自身的学习和提升。胡明华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不断的学习带来的学术成果是显著的。目前肝胆外科二病区有多人分别担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理事,以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中华现代手术学杂志》、《皖南医学院学报》、《世界华人》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等职;近年来该科医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
正是因为有了一支教、学、研都很过硬的人才队伍,助力肝胆外科二病区这些年屡屡征服本学科的“珠穆朗玛峰”。
勇攀肝胆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外科领域另一位泰斗级人物裘法祖生前爱说这样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外科的不少医生对裘老先生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
为了“德与佛”,他们不辞辛苦、负重前行、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了“才与仙”,他们紧跟潮流、孜孜以求、勇敢攀登肝胆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开膛破肚”这是一些普通百姓对传统肝胆外科手术形象而恐怖的描述,然而现在已然是一种误读。该科目前所做的大部分手术,普遍采用了微创技术,传统开放式手术比例在逐年减少,微创手术数量在整个肝胆外科的手术量中高达80%,这个比例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987年法国医生偶然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微创技术给肝胆外科手术带来了一次革命。所谓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其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使这项技术很快在国际医学界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
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较早在本学科内致力于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很快在腹腔镜技术运用方面便形成地域优势,率先在安徽省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并荣获芜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该科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复杂疾病的微创手术都在全省率先开展;尤其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已突破100例,并形成特色,该项成果曾荣获安徽省医学科学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该科又率先在皖南地区开展了肝脏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通俗而言,射频消融治疗堪称微创治疗的“升级版”,它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定位及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形成了肝脏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
类似这样的亮点,在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还有很多。比如胆囊结石的日间手术模式和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ERAS)治疗模式的推广与运用,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和康复时间;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医院等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开展的长期合作和互访,则助力肝胆外科始终与国际接轨,紧跟先进医疗技术潮流。
从微创手术的运用到射频消融治疗的开展,再到日间手术模式和快速康复治疗模式的逐步推广,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在砥砺前行中勇攀一座座医学高峰。它赋予了治疗手段的“才”,带来了治疗效果的“仙”,凸显了医疗理念的“德”,展现了医务人员的“佛”。
以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为例,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4-5天才能进食,一周左右才能下床活动,两周以上才能出院;而运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2-3天就能下床活动并进食,10天左右就能出院。而且手术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由过去的10多个小时缩短为目前的5-6个小时左右,最快的1例仅用了4个小时,已经接近于传统开放式手术的时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从医疗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肝胆外科运用新技术缩短了诊疗时间,加快了病床的周转,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负担。从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的角度而言,他们的做法恰恰体现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本理念。
每天清晨,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总是一片忙碌。一些病人准备出院,另一些病人忙着在办入院手续。当那些出院的病人兴高采烈地去向主治医师告别的时候,他们有谁想过,此时此刻,主治医师会是怎样的心情?
“病人出院前来道别,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的王小明博士如是说。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今年春节团拜会上的一段讲话——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情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