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了理中丸与附子理丸的临床的应用如何来鉴别,这一节我们来讨论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用量,用多少是最合适的?或者说,临床上我们用附子的用量一般是多少?
我们经常用着用着就忘了原方的用量到底是多大了。因此,我们有空余时间的时候,经常把原来用的方剂翻回来看看,原来方剂的出处是干什么的。假如说,我们现在给病人开的是附子理中丸,我们就应该想起来原书上,和剂局方里面的五味药是等量的。
但是,临床上,我们看到对于附子的使用,有一部分医家附子的用量是很大的,以两为单位,而有一部分医家对附子的用量是很小的,以分为单位,小到几克,多到几十克,再多到上百克。于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药的问题,在中医界会出现很多的争论或者说是争辩。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该如何来看待附子这味药,该如何来使用附子这味药?毫无疑问,我们都很熟悉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那么它是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用量不能小,如果用量小了,如何能回阳救逆呢?我们用量相对大的话,回阳救逆的力量就越大,有可能疗效会越好。
所以,中医界的附子的用量,就是这样逐渐升上去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在读易水学派的著作的时候发现,易水学派的各个医家对附子的使用都很慎重的。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里面说:“附子作用有三:去脏腑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然不可多用”。
附子有三个用途,是一味好药,可以用,但不可以多用。而李东垣在《脾胃论》里面提到,对于大热大寒之处益其病,当临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难治矣。当你用了这类药,见效了,持续往下用,用下去会出问题的。而附子属于大寒大热药里面的大热药。
李东垣认为附子的使用,最好是短时间用,并且,这种使用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见了效就得审慎了,权衡一下,是应该继续用还是暂停使用或者该换别的药。而王好古在《阴证略例》里面说:“古人用附子,不得已也。”而是不得已才会用附子,而不是每个人都用附子。
三代人易水学派对使用附子都这么审慎,为什么?
易水学派的医家慎用附子,主要基于内伤病,把附子用于内伤病,这当然得慎用,他不包括外感病。附子用于内伤病,小剂的附子在于温阳,附子对应的是正气,是脏腑,而不是邪气。作用于正气,作用于脏腑,他的功效是温阳,如果是温阳,一定是小剂,少火盛气,大了会把脏腑烤焦了。
而张仲景用附子相对大,或者历代医家里面,确实有大剂量使用附子成功的医生,我们用大剂量附子的目的,主要在于祛邪,而用于祛邪,是作用于外感病的,至少是在治疗外感病的理论体系指导下才使用大剂量的附子。
如果我们附子的作用对象是邪气,那么毫无疑问,用量越大,祛邪的作用就越大,疗效就会越好。
如果我们把附子用于内伤病和用于外感病来这样认识的话,我们突然发现,明白了附子,我们会用附子了。
有人说,临床上我真的分不清这个病人是内伤病还是外感病,我该如何用附子呢?那么,至少我们应该分得清,用附子的时候是做什么?如果你为了温阳,为了扶持阳气,那附子的剂量一定是越小越好,如果说是为了祛寒邪,祛阴寒相对来说剂量大要比剂量小要好一些,见效要快一些。
也就是说使用附子的作用点是邪气,用温散阴寒,自当使用大剂,使用附子的作用点在于正气,用气温振阳气,便需使用小剂。只要这样认识,是说得通的,在临床上使用是可操作性很强的。
我们最怕的是在开药的时候,竟然不知道我的药作用于正气还是邪气,一但把这个东西混起来,这就有点理不清了。包括平常我们用白术,或者是苍术,或者是茯苓,究竟我们是作用于正气还是作用于邪气,一定要我们分清的。
不要说健脾利湿,都包括在里面,健脾作用的是脾,利湿作用的是湿,脾是脏腑,脾是正气,湿是邪气。如果你从祛湿的角度来说,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如果从健脾的角度来说,可不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为大剂量的药下去,脾运化不了,如果太大了,会加重脾运的负担。所有的药,我们都应该这样明确,包括用方都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