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居里必不可少的两把椅子
中国红木产业影响力微媒体!传播红木文化, 交流红木知识发布供求信息, 关注市场动态分享国学智慧, 品读百味人生红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艺品
中国古代,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沿用了很长时间,椅子出现较晚。据《后汉书.五行》及《风俗通》记载,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公元156年-189年)。最早写作“倚”,取其斜靠之意。至宋代,椅子成为普遍使用的坐具,各种椅具陆续出现。到了明代,已演变成了包括交椅、圈椅、灯挂椅、玫瑰椅、禅椅、宝座等10余个大类的椅具体系。各种中式椅子各有其适用的场合。若说其中最经典的、在传统及现代中式家居中最普遍使用的,莫过于圈椅和官帽椅。又可细分为明式圈椅、清式圈椅、北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文椅)四种。圈椅圈椅是明清家具中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明式家具中最耀眼闪亮的一颗明星,曾有人以“圈椅为王”来形容和比喻它。
造型“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椅圈似天,乾为天为圆,椅圈圆而有形,是和谐,象征幸福;椅面似地,坤为地为方,椅面方而规整,是稳健,宁静致远。上圆下方,二者相加,宛如一方小天地,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理念。而外圆内方,则是中国传统所崇尚的一种品行---虽在处事上有所圆融,但内在却有所坚持。明式圈椅以造型简练古朴,线条简洁流畅而著称。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从审美角度看,明式圈椅的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写意画等中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因其跨越文化和时空的隽永之美,明式圈椅成了世界家具艺术界公认的颠峰---一座只能模仿而无法超越的颠峰。清式圈椅包括清式圈椅在内的清式家具,主要是以乾隆为代表的清代满族皇室,以其喜好富贵、华丽、威严的审美观为主导的。明式圈椅属于典型的文人家具,造型简练,又不便于添加装饰,所以制作渐少,清式圈椅得以应运而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皇宫圈椅(皇宫椅)。
在明式圈椅的基础上,清式圈椅除各部尺寸都加大外,拐把头处也格外加大加宽,并透雕各种花纹,在椅面下加束腰、在四只脚下加托泥板,使椅子的长、宽、高度都获增加,并多有雕刻装饰,从而突显豪华。官帽椅官帽椅是传统坐具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座椅,也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因其“搭脑”形似官帽,所以得此“官帽椅”之名。应该说是中国传统坐具中设计最为成功的一种,其艺术价值与圈椅并驾齐驱。
以其形制简约、线条流畅著称。在旧时的中式家居中,官帽椅一般与茶几配合成套,在厅堂两侧成对摆放,以接待宾客,但在现代中式家居中的摆设则较灵活,既可成对,也可单独使用。北官帽椅又称四出头官帽椅,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扶手的前端也出头,所以叫“四出头”。
其后背板多为上凹下凸的弧形曲面,扶手一般也多作弧形。
圆形立柱与后腿多为一木连做,两扶手正中下接连帮棍,以下粗上细直立,人坐在椅上比较舒适,符合人体功能学。南官帽椅与北官帽椅的最大区别是其搭脑和扶手均不出头。因其流行于南方,所以加“南”字以作区别。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拐角圆润,给人优雅圆浑的感觉,所以南方工匠又称之为“文椅”。
不管在古在今,不论在厅堂还是在书房,或者是在花园户外,南官帽椅均能以其舒适和优美而从容坐镇,既能让人坐着舒服,又显安定祥和。在中式家具中,椅虽属小作,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做工需讲究之处甚至多于其他家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长。不论都市生活多么繁华琳琅,但相信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向往和眷恋,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
从亭台楼阁到诗词歌赋,从纸墨笔砚到瓷器文玩,从琴棋书画到家具摆件,每一处都是历代国人的生活情调,每一处都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珠。是国人几千年来的浪漫,是独一无二的东方美,是等待我们传承的文化,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温暖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