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识论全新视野解读《老子》

作者:龍雲之子

以认识论全新视野解读《老子》

夏商周时代中华文化正脉之二


为了阐述《老子》思想在夏商周时代的重要性,《元贞之道》一连五篇关于人认识论方面的文章:1、《从无和無说中华哲学思想》,2、《深谈老子和道德经》,3、《泛谈老子的无之用》,4、《鱼和鸟是阴阳文化起源》,5、《人类认知的启源》。下面以认识论的视野重新审视“道”、“德”和“行”的关系,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再读《老子》这部认识论巨作。

为便于读者理解此文,请读者暂时忽略目前通行的“仁义道德”、“礼义仁智信”等被教化的认知,忘却我们认知上被打上的这些错误“标签”。因为《老子》一文的用意和用字很久老,远早于孔子的时代,经过文人孔子大脑加工“添油加醋”所定义的“仁义道德”观念,根本不同于《老子》讲的“仁义道德”观念。

“道”、“德”造字与“行”字的关系

“道”与“德”的造字都和“行”字有关,人们常说的“道行”和“德行”,道和德都与“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元贞之道》的前文中讲过,“五行”本源于人体五个基本感觉器官对大自然的感知而形成的五个最基本的认识,“吾”字上为“五”下为“口”,不是形体的“我”,是认识的“吾”。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在这“五行”之中。

“道”字为一个人在“行”中,是人正在行走的“道”,或者多人走过并已经验证过的“行”;“德”字为眼睛或心在“行”中,是人在看(选择)或者在用心考虑的“行”。这大概是“道”和“德”造字者最原始的本意。“知和行”(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现在这三个字的象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既是悟道(思)也是行道(干)。

百度: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以前人走过的经历(经验和总结)指导后人的“行动”为“道”,以人眼睛所看或心中所思(愿望和预期)指导后人的“行动”为“德”。因为没有亲自走过,就不知道路上隐藏有多少陷阱,“以德示人”只是给出了预期的方向,还需要当事人脚踏实地亲自走过,才知道此路是否通畅,一旦验证是安全通畅的,就成为了切实可行的“道”。比如,太阳在一日中东出西落,月亮在一个月中的圆缺变化,经历先人的验证是正确的,人的这种认识就是天“道”;人有了这种天道认识后,经过圣人大脑的加工,而衍生出新的人文认识,如“日出而作,日落而休”的生活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情怀感受,这些人文认识就是人之“德”,但不是“道”,因为有些人就不会因为看到月亮圆缺之象,而有悲欢离合之情。

把“道”和“德”的概念深入延伸到人文思想,帛书《老子》以“德篇”开头,重点是讲人的认知之“德”,即人心里所想的或眼睛所看的“行”的方向和目标。“德”就是人的认知,是人从动物人上升为智人的起点,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老子》是人类史上的第一部《认识论》哲学著作。

一、《老子》阐述人认识的缺陷和局限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人对事物最真实的认识(上德),是不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添油加醋)的认识(不德),即“上德不德”,这样才是真正的认识(是以有德)。虚伪的认识(下德)是人添油加醋加工后的认识(不失德),经后处理过的信息形成的认识不是真知(无德)。比如,人接触到某件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添油加醋一番,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甚至是面目全非,所有的谣言都是这么形成并传播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没有经过任何人处理过的第一手信息和认识(上德无为)是最真实的(无以为)认识;“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上,仁人为了便于受众理解,只加以诠释(上仁为之),不改变原本信息(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义即宜,为了适宜不同受众(如老幼)的特点,在总体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再出一个适宜老人的版本和一个适宜幼儿的版本(上义为之),这些新版本就有内容的改变(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如果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加上一些华丽包装,如把某件普通“睡袍”包装为名人用过的“睡袍”,再请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站台说说“皇帝新装的意义”(上礼为之),那么普通受众没有不响应的(莫之应也);圣人则认为不管如何包装,睡袍还是那个睡袍,“则攘臂而扔之”。《老子》从认识论上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批评世人的认识不重本质,光看表面功夫,过度包装(礼)是造成人认识错乱的根源。例如,并非艺术家的马大师随手画一画,就能拍出一幅数千万价格的画作,老子说的这个“忠信之薄”的“礼”,却在当今商业社会中盛行,可以包装出很“厚”的虚伪价格,而非有真实艺术价值之“厚”。

老子讲:“道可道,非恒道”,可以用人言语描述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强调人认知的局限性。人的认知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人的认知越来越趋于“道”,但永远也达不到“道”。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讲人关于“美善”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天下男人都以“裹脚”为美,恶也。

2500年前的《老子》关于人认识有缺陷的认识论思想,和当今信息论的鼻祖香农的“测不准”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的认识是有明显的缺陷和局限性,有此认知的“王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始终保持谨慎、谦恭、不断学习的态度,“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

《老子》感叹:“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专家“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学者则“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就是专家和学者在认识上的差异,简单的事情被学者们添油加醋一番,就变复杂了。受众越是不懂,越是显示出“学者”的学术水平高。

二、《老子》阐述人认识之“无”的意义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是真理,一切新生命的诞生,一切新产品的诞生,一切新的商业模式诞生,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子讲的“无为”,是新生命个体诞生前的“无为”,是人类认识创新思想的“无”,是新事物创造的“为”,《老子》在讲人的生命力和人伟大的创造力。

二元之气相通为“无”,这个“无”是有性繁殖生命体的原动力,从而造就万千世界的生命体。这是生命之“无”。

延伸到人的认识,无形的创意思想,即认识之“无”。当人类有了“三十辐共一毂”的创新想法(当其无),人类就有了“车之用也”;当有了把泥巴烧制成器具(埏埴为器)的创意(当其无),人类就有了陶器的使用(有埴器之用也);当人们有了“凿户牖”的思路和想法(当其无),人类就开始“有室之用也”。老子在讲“无”的作用,也就是人认识的作用,用今天的话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车子、陶器、房子在老子那个时代,就是当时的“最高科技”和“摩天大楼”。人类科技的进步都是源自于人认识上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人认识的提升,不断迭代,不断更新,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老子》的“无”不是虚空的“无”,是新生命诞生的“无”,是科技进步的“无”。

三、“无”和“有”的因果关系,“知行合一”

“无”中生“有”,“无”是“有”的因,《老子》讲的“无和有”是有前因后果的关系,老子一直在强调“知其母”而“知其子”,阐述无和有的因果关系,这是逻辑思维,是讲“演绎法”和“归纳法”的科学思想,而后来的文人却把这个“无”误解为虚空的无,致使互为“因果”的无和有的观念缺失了。

庄子作为老子思想的传承者,是个唯心认识论大家,有个有名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故事。《庄子·秋水》,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把“庄子我、鱼(它)和惠子你”三者并无因果关联的“鱼的快乐”牵强在一起,由于缺少了事物因果关系(事有宗)的认识,从而在逻辑推理上形成认识上的悖论,这是人认识的缺陷之一。鸡和鸭或许可以造一个鸡鸭类的动物,但无任何因果关系的鸡和草是绝对不能造一个草鸡出来。《老子》:“言有君,事有宗”,话有所据,事有其宗源,在强调事物的因果关系。先秦之后,华夏后人的认识中缺失了事物的因果关联的逻辑关系的认知,“无中生有”被误解了。

韩非《解老》:“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 《老子》明明在讲“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韩非却把“无为无思”理解为“虚空”,说明在战国时代,文人们就已经把生万物的认识之“无”,曲解为“虚空”之“无”,背离了老子的本意。把“无”和“有”的因果关系彻底断裂了,也就是把“知和行”的关系断裂了,后人一片茫然。以致引发后人无数的“知和行”之辩。

百度:宋代朱熹,在“知”和“行”关系上,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的知行观,是指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由于道德实践需要封建伦理指导,因此“知为先”。又因封建伦理不能只流于空谈,所以“行为重”。“知先”“行重”是实践道德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如果从认识的角度看,“知先行后”颠倒了主次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知行之间应以“行”为第一性。“知为先”的主张显然是错误的。至于所谓“行为重”,虽有其合理因素,但它强调的也只是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实践。

百度: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是“心学”的创始人;他受孟子思想的启发,偏重在心性的修养,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理学中“心性”的层面,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这也就是陆九渊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 陆九渊以道德主体为本体,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他以直觉为本体,而认为这种本体虽超越于人的知识之上,却又不离人的知识。

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韩非,到宋明的朱熹陆九渊,这些文人大家都在探讨人认识论的“心学”和“道德”,“知和行”的命题,但一直未能走出认识上的“死胡同”,根本原因就是文人们没有正确理解《老子》“无中生有”的意义。直到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把“知和行”又重新有机结合起来,“无和有”,“知和行”有强因果关系。

结 束 语

万物生于无。人也是从无中生有的,“我”为唯物的形体,“吾”为唯心的意识。二元之气相通的“无”,生有形体的“我”;我的形体有了吾的意识和感知;吾的意识没了就成了“亡”;我的形体没了为“無”。唯物的形体“有”和“無”相对,唯心的意识“吾”和“亡”相对,而“无”则是这一切的起源(宗始),是“生”的原动力,此“无”非彼“無”。

帛书《老子》开篇就讲“德”,即认识论,“德”是指一个人的认识和觉悟,为唯心之德,而“得”是指一个人得到实物和好处,为唯物之得。传世本《道德经》却是先“道”后“德”,大概是道家为了强调“道”的首要地位,而故意所为吧。

1. 《老子》明确强调人的认识(德)是存在严重缺陷和局限,猛烈批判“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懂得了人认识的局限性和缺陷,也就明白了教条和本本的危害性,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重视实践的验证和检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老子》明确讲人的认识的价值和意义是“人伟大的创造力”,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无中生有”,以“无形”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和产品革新,顶层规划和谋划为“无”,创新的想法为“无”,前瞻性的预防为“无”,信息(数据资产)为“无”,这就是无形的人认识的价值和意义,“无”即信息。明白了认识和理论对行动和实践的指导意义,重视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研究,未经过人为处理过第一手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是“上德”,以真实数据驱动业务,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 《老子》明确讲“无和有”是有因果关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割裂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人的认识必然陷入迷茫。

人类社会将迎来数字化时代又一道新的曙光

在今天的信息和数字化时代,原来无形的设计思想,可以用CAD数字化技术展现出来(可视化);无形的工程开发和建设思路,可以用数字化手段展现出来;无形的生产制造过程的构思,可以用相应的数字化手段模拟出来。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和大跨越,以数字化技术模拟和展现人真实的认识和思想,把人类“无形”的认识以数字化工具展现成“有形”,其意义巨大,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认知上缺陷,最大限度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损失和误解,最大限度发挥人类认识(知识和经验)的价值。

未经人为处理过的信息和数据是最真实的信息,是“上德”。第一线的实际数据和信息,如果经过各层人员层层上传,必然会造成信息大损失,今天互联网时代的“扁平化”管理,可以让社会治理者和企业经营者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认识,即“上德”。

社会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进程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