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行八陉
军都山
说过了秦岭六道,再来说说太行八陉(音XING,二声,音同行)。
秦岭是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太行山则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在远古时期,还没有秦岭与太行山,秦岭一线以南,太行山一线以东,皆为大海。
也就是说,在远古的一些时期,世界各大陆、岛屿之一的华北岛,在一些阶段,只包括山西、陕西,不但以东以南皆为海,并且,以北的内蒙外蒙北亚,以西的甘肃新疆中亚,皆为海。
之后,随着地下运动的变化,大地升起,大海退去,秦岭与太行山渐渐崛起,形成了新的地形地貌。
太行山崛起之后,以东,为华北平原,以前的大海后退,在华北平原留下了一些湖泊与河流;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
在千里太行山的山脉之间,有八条峡谷,史称“太行八陉”。“太行八陉”在古代主要作为军事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进行商贸活动或者战争,都必须通过这八条交通要道。明清之后,防御重点北移,“太行八陉”的军事意义才渐渐减弱。
太行山八陉,自南向北,包括: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实际上从河北以西的太行山一直延伸到了北京以北的燕山。
轵,音ZHI,三声,意为车轴。
太行山延袤千里,许多条河流自山西高原的山间发源,向东流去,然后,穿越太行山,流入河北平原,自南而北,主要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等,河道即峡谷,这些峡谷,形成了八条可以行人走车的通道。
太行八陉的第一陉为轵关陉,起始于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部,济源市的轵城,战国时魏国在此建城,是三晋等诸侯国连通都城洛阳的要道。魏国在此修建了轵关。轵关陉沿途皆有关口,最后一关铁岭关,位于今山西侯马市一带,地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
第二陉为太行陉,起始于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部,沁阳市一带,很窄,长四十里,向北延伸,北上太行,进入山西的晋城市一带,有关名曰天井关,地势雄峻,素称天险。
此陉向南,可直抵洛阳的东大门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道之一。
第三陉为白陉,全部在山西境内,长十里,宽两米。此陉南下,可南渡黄河攻开封,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四陉为滏口陉,位于河北境内,在今河北武安县、磁县一带,是沟通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东部即安阳一带、与河北邯郸以及山西的通道,位置非常重要,在战国时期,“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第五陉是井陉。有关口,井陉关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军事要道。
当年,项羽推翻秦帝国,建立西楚王国,统领十八路诸侯。以前的秦王国本土,被分为四国,关中东西两国,陕北一国,陕南四川一国。刘邦的汉王国,统治偏僻荒凉的陕南四川,刘邦不服,扯旗造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进关中,灭了关中两国和陕北一国,然后,杀出函谷关,与项羽征战。
汉三年,亦即前204年,汉王国与臣属于西楚王国的赵王国开战。战国名将李牧之孙李左车(音JU,一声),辅佐赵王赵歇,封为广武君。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汉军新兵,出征赵国。赵军统帅陈余,以李左车为军师,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关,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李左车向陈余献计:汉军千里来战,粮草供应肯定紧张,且井陉谷窄沟长,易守难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李左车并自请带兵三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如此则汉军必败。
谁知陈余是一庸才,他自以为兵多,准备以堂堂之阵,出关正面迎战。那韩信自知兵少粮乏,宜速战速决,于是,迅速选二千轻骑,半夜自间道迂回到赵军营寨侧翼,作为伏兵 。次日晨,韩信和张耳率汉军在绵河东岸摆下阵势,准备背水一战。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伏兵乘虚而入,抢占了赵军营寨,夺其粮草辎重,赵军军心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破赵军。韩信斩陈余,擒赵王,亡赵国。
成语“背水一战”,就来源于井陉之战。
李左车逃走,韩信悬赏千金,捉拿了李左车,以礼相待,李左车归汉,为韩信出谋划策。
李左车是军事奇才,他留下了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还著有兵书《广武君》,论述用兵谋略。
第六陉是飞狐陉,也称飞狐口,大致位于位于今河北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蜿蜓百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北宋时期,宋辽两国在此发生激战。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主少国疑,发动雍熙北伐,出四路兵马,北上战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三路出河北,一路出山西,其中,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口。
都于今北京的萧太后,不慌不忙,御驾亲征,以耶律休哥领兵,击败宋东路军主力曹彬,于是,已经攻入辽国境内的田重进只得退兵。北宋雍熙北伐失败,此后一直采取守势,再也不敢攻辽。
第七陉是蒲阴陉,今河北易县西的紫荆岭上有紫荆关。
第八陉为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的军都山。军都山是燕山西脉,东以古北口与燕山相邻,西为居庸关同太行山相对。著名的万里长城在北京的主要部分,都在军都山中。军都山,西起关沟、东到昌平、延庆、怀柔、密云等县境内。
军都陉形势雄伟,悬崖夹峙,是古代自燕入晋、前往内蒙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