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概念及发展
一、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相关概念及发展
在对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进行具体剖析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的一个问题是,文章探讨的对象并非有声读物, 而是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也就是业内俗称为“讲书”的 音频产品。二者之间的区别并非在于是否付费,而是在于对原始文本的加工程度。有声读物对原始文本的内容很少删减,演播的具体内容基本就是书中全部文字;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则重在对原始文本归纳、总结和分析。
在“得到”成立之后,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加入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竞争中,“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平台纷纷推出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同时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的泡沫比例过大,当泡沫相继破碎时,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的价值则须引起从业人员的思考。
二、流水线式的产品加工
瓦尔特 ·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强调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更为快速、便捷和广泛地将艺术作 品进行传播,但同时也会让艺术作品本身的灵韵消失殆尽。 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虽然算不上艺术作品,但是其复制的特性则符合本雅明的观点。像汽车、电脑等工业产品一样,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也是在流水线上加工、制作出来的。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选择书目——解读、撰稿——审核稿件——录音、剪辑—— 校对——上线。
这一系列生产流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解读、撰稿。“撰稿人提供的稿费以篇为单位进行发放,稿费具体数目根据撰稿人资历和稿件质量而定, 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撰稿人稿费每篇则过万。各平台发给撰稿人的创作手册或创作指南,基本都会做出类似的要求, 比如,字数的限制一般在6000到8000之间,相应来说,音频产品时长则控制在20到30分钟之间。这样的时长自然考虑到用户感受,太长的时长会让用户感到枯燥,但是时长如若变短则很难将内容表述清楚。
不过,如果需要表述的内容超过限定字数,撰稿人一般会将其进行分集。平台方还会要求稿件必须以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撰写,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在解读书籍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卖弄文采的情况。 除了组词、造句的口语化,内容还要尽可能地使用短句。平台对稿件更为关键的要求是交互感,或者说要让用户产 生参与感或代入感。比如,稿件要使用提问或者讲故事的话术,再或者设置一个场景让用户感同身受,而产品的核 心目标就是让用户有收获感。 各平台对产品内容结构的安排大同小异,稿件开篇首 先须介绍关于要解读书的基本信息,如书目名称、书籍分类,以及书中主要内容的概述,目的是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然后进入讲述故事、提出疑问阶段;最后列出解读大 纲。实用性的社科书籍的解读基本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每部分内容的解读字数要求控制在2000字左右,最后要进行总结,将凝练的知识点再次呈现给用户。
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的一个明显特色在于能够将一本书的精华进行总结并讲解,而用户如果仅仅依靠产品所提供的音频、文字稿和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确会出现一种认知,认为自己掌握了一本书的主要知识。
然而,这种认知实际上是虚幻的假象,倘若一本20万字的书籍能够被浓缩为数千字,那么这本书本身就是缺乏价值的。当然,如果是以导读或者评论的角度出发,数千字是可以说清问题的,但市面上的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都执着于概述书中内容,必然会导致图书传播价值的贬值。
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中并不允许出现过多来自撰稿人的主观思考和评价,稿件内容鲜有批判,大多都是赞扬。 虽然撰稿人可以提交自己想解读的书目清单,但是决定权 还是掌握在平台手中。即使撰稿人遇到一本平庸的书,也会想办法加入案例或使用话术来增加内容的价值,而这种改写难免会出现偏离原书作者本意或者过度解读的情况, 这对产品价值无疑是有折损的。 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早已证实,利用听觉来获取的经验 往往是抽象的,对学习者而言,学习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基于这个考虑,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除了将内容做成音频, 还会为用户提供文字稿件和思维导图。然而,倘若用户能够认真研读篇幅近万字的一篇文稿,那么为何不直接去阅读相关书籍呢?
三·总结
因此,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这些读书类知识付费内容是否真的有价值。传统的教育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测试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大多数并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无法验证用户通过产品获取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程度。
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这种一对多的单向性传播从本质上难以建立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读书类知识付费产品进行全盘否定。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依然存在,问题在于制作产品的理念需要改变,产品本身的质量亟待提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