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玉文化的起源在哪里?(转载)

玉崇拜是中国和东亚文化的重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盛行于东亚、北亚和东南亚,也盛行于中美洲的奥尔梅克人、玛雅人和新西兰毛利人的文化中。正如玉文化研究的权威人物邓聪指出的:玉崇拜是蒙古人种人群普遍共通的文化特征。对一种石头的这种广泛、持久、深沉的情结是一种很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它的逻辑之源还是个尚待解决的谜团。如果永远止步于“石之美者”之类的肤浅认识,不仅曲解了玉石的原始宗教含义,也看低了先民们的精神境界。如果祖先在天有灵,我们安能无愧?

破解这个从万年前延续至今的谜团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挖掘和综合多方面的线索。在此文中就让我们先从玉崇拜在地理上的源头说起。

从地下考古实据来看,中国境内的玉器文化遗存,以东北地区为最早,早至距今9000年前。虽然河姆渡文化(6000-7000年前)遗址也曾一度传出现“玉器”,但经正式鉴定均为叶腊石、绢云母、高岭石等软质矿物[2],并非现代矿物学上的玉石,也不是古代传统概念下的玉石(包含蛇纹石-岫岩玉之一种)。并且除了制作非常粗糙之外,这些器物皆为装饰品,并无玉崇拜观念的载体-玉礼器。

细考东北地区的史前玉器,更见愈北愈早的趋势。辽西红山已臻精致的玉文化距今6500~5000年,而吉林农安左家山出土的玉器距今7000~6500年,吉林镇赉县聚宝山玉器距今7500年左右[3]。内蒙古东部的兴隆洼文化玉器距今8000~7000年。黑龙江省出土史前玉器的地点多达26处(截止2001年),其中较早的是饶河县小南山、庆安县莲花泡、延寿县火烧嘴子山、依安县乌裕尔河大桥、尚志县亚布力等遗址,考古学家曾根据出土地层关系和伴出陶器特征判断其年代皆在距今8000~7000年[4],但新近出炉的饶河县小南山的碳十四测年结果表明其古老程度仍然被低估了,小南山玉器的真实年代在距今9100~8500年之间[5]。此前孙守道曾根据8000年前兴隆洼玉器已然成组配套和较精致圆熟的制作水平认为其远非原初阶段的产品,从而推断东北地区的玉器应该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6],可以说是有预见性的。

东北内部不同地域玉器类别的差异也凸显了玉文化循序渐进的演化路径。黑龙江和吉林玉器是三大类共存的局面:

1. 大型工具或兵器(斧、锛、刀)。

2. 玉装饰品(管、珠)。

3. 玉礼器(璧、瓒)。

距今7000年以上的吉黑两省古玉器中,礼器的比重较小,工具类最多。而距今6000-5000年的辽西玉器则是以玉礼器为主,工具类的玉斧、玉锛不多见而且小型化,这个差别体现了由玉质实用工具到玉礼器的演变。

从最重要的玉礼器--玉璧来看,其由北向南的传播脉络非常清晰。内蒙古东南部的兴隆洼文化没有玉璧,辽西地区红山文化之前的赵宝沟文化也没有,中国境内的玉璧最早出现在约9000年前的黑龙江小南山墓葬中,形状呈不规整的圆形,中间穿孔,外缘和内缘都磨薄,所以璧的剖断面呈柳叶形,这是东北早期玉璧的共同特点,在这个区域里玉璧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呈“方形圆角”的轮廓。吉林镇赉县聚宝山出土的玉璧距今7500年左右,有类似的特征。约6000年前同样特征的玉璧才出现在辽西红山文化中。约5000-4000年前,它的演变型--正圆形玉璧广泛出现于良渚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中,成为后继的夏商周三代乃至后世的玉璧之滥觞。

黑龙江史前玉璧,其中 7 号出土于饶河县小南山

那么黑龙江是不是玉璧的最初起源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以国界自限视野。邓聪指出,如果把视野放宽,眼光放远,以整个亚洲北部为背景,就会知道中国最早的兴隆洼玉器和黑龙江玉器并不是曾被认为的“呈现早期玉器的原始特征”,而是已经比较成熟精致的玉器文化了,必然有其更早的渊源。杨伯达、郭大顺等学者也呼吁把目光投向毗邻的外贝加尔地区。

南西伯利亚-尤其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的-石器时代考古学遗存非常丰富。在这个地区,玉璧乃至玉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至少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并且在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和铁器时代的两三万年的时间里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在从19世纪末至今的一多年时间里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玉器。正如杨伯达所说,国内学者不能够再对这些研究成果“熟视无睹或将其束之高阁而不加一顾”了。

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出土古代玉器的地点分布图

上图是俄罗斯考古学家科米萨洛夫(Komissarov)制作的一张从19世纪末至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现玉器的地点分布图[8]。遗憾的是它并不完全,科氏在披露这张图的同一篇文章里还提到了另一处发现玉器的旧石器时代遗址Malaya Syya就(竟然)没有包括在内。笔者只好以蓝色圆点和文字补上。

在这张图里,位于西伯利亚西部的遗址属于青铜时代,年代较晚,可以忽略。年代较早的基本都位于叶尼塞河以东(含该河流域)的西伯利亚中部和东部地区。红色箭头所指的是三个年代最早的玉器发现地,分别是中石器时代的Ust-Belaya和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尔塔-布列契和Malaya Syya。

贝加尔湖西南方的马尔塔(Mal’t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其文化层年代在距今两万三千年左右。在1928-1958年之间长达30年的发掘过程中,不仅出土了近三万件动物化石,还发现了一万多件石器,五百多件猛犸象牙和骨角器,其中包括26件象牙制妇女小雕像(或称女神像),堪称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品宝库。

在马尔塔遗址长长的出土艺术品清单里,有一类引起我们中国人很大的兴趣,那就是如上图所示的第III大类,前苏联考古学家将这类物品描述为:“中间穿孔的圆碟状物(disc),表面打磨过,由闪玉或者蛇纹玉制成”。

闪玉(nephrite)又称“软玉”(但其莫氏硬度也在6以上,比一般石头的硬度还高),它和辉玉(jadeite,也称硬玉)共同构成矿物学上的真玉类矿物。蛇纹玉(serpentine)虽然在矿物成分上不属于真玉,但其外观与闪玉极难区分,即使是矿物专家也无法单凭肉眼和放大镜区分它们,只有借助显微构分析手段才可以。所以在文化传统上蛇纹玉是包含在中国古代的玉石范畴之内的。

马尔塔遗址出土的这类物品统统被前苏联学者归类为“艺术品”。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它们无论从材质还是形制上看,都毫无疑问是玉璧。可惜的是苏联文献中没有给出图示。这些玉璧的年代是距今约两万三千年,比中国境内最早的玉璧还要早得多。所以邓聪、杨伯达、郭大顺等学者一直呼吁关注南西伯利亚的史前玉器研究,并倡导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马尔塔的玉璧并不是孤例,在它北面12公里的地方,由前苏联西伯利亚考古学之父奥克拉德尼科夫(Okladnikov)1930年主持挖掘的布列契(Buret)遗址也发现了由闪玉和蛇纹玉制作的“中心穿孔的圆碟(disc)”。保存于列宁格勒的布列契出土文物在二战中遭遇较大的损失,目前只有蛇纹玉制作的那件尚存。

玉璧的形制体现的是亚洲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念。萨满教世界观中,天分为很多层,各层之间由一个天孔相联通。中国古人相信天有九重,与此有着共同的源头。《周礼-大宗伯》: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人所共知,玉璧与中国古人对天的崇拜有关。但到底是怎样关联的,如果不点明中国的原始宗教与萨满教的共同底层,就无法说得清楚。

马尔塔出土的带孔方形象牙板的正反两面

马尔塔遗址还出土一件非常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它是一块由猛犸象牙制成的长方形版,上图中所示是它的正反两面。据笔者之见,它也与马尔塔先民对天的崇拜有关。它的一面刻有向心螺旋纹,螺旋中心是一个通透圆孔。另一面横亘了三条弯曲带状物,根据其膨胀的头部前苏联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眼镜蛇,并为眼镜蛇出现在寒带地区感到困惑。其实这种神秘的蛇未必是真实的生物,可能只是先民对某种天象的想象产物。

在萨满教的神话中蛇拥有很高的地位,他们认为最初的各层天是不联通的,是蛇穿洞打通了各层天。蛇是萨满教中的通天之神。据冯恩学在新西伯利亚博物馆所见,其收藏的数十件萨满作法时所穿服饰上都披挂大量的皮条,有的神鼓上也有。据讲解人员介绍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皮条都代表不同的蛇。新石器时代在东起辽西、西到甘青、南起长城、北到外贝加尔的广大地区内盛行一时的蛇纹陶鬲也是这一崇蛇观念的一个物化形式[10]。从马尔塔这件文物来看,东亚神秘的蛇崇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马尔塔的这件中心穿孔的雕蛇象牙版,无疑也是天崇拜的表现。它与马尔塔的玉璧都承载着相同的意识形态。除了材质不同,它们的宗教含义完全相同。它方形圆角的轮廓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黑龙江和贝加尔湖地区玉璧的轮廓相同。而进入历史时代之后中国玉璧上常常出现的龙纹,与马尔塔这件象牙版上的蛇纹可谓异曲同工。

马尔塔出土的雏形状态的牙璧

南西伯利亚的玉璧还有另外一个种类,马尔塔也出土了一件。如上图所示是它的正反面,夹在中间的是剖面图。它呈近似三角形,表面精细打磨过,中间钻孔,三个角呈现旋转的形态,质地是深绿色蛇纹玉。

Malaya Syya 出土的雏形状态的牙璧

在叶尼塞河岸边的旧石器时代遗址Malaya Syya也发现一件类似玉器,是距今三万四千年前的遗物。质地是淡绿色蛇纹玉,中间穿孔[8]。它的正反两面如上图所示。科米萨洛夫认为它是“孕妇雕像”,但另一位苏联考古学家拉里谢夫(Larichev)不同意,他注意到它的边缘上有43道锯齿刻痕,并据此认为这是与星象日历有关的工具。

但中国人都不难看出它们与中国上古和先秦时代的牙璧(又称“玉璇玑”)的紧密关联。下图是中国出土的两件史前牙璧。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牙璧

陶寺牙璧

玉质、中心穿孔、围绕圆孔的“三牙”或者“两牙”呈现旋转的形态。在这些特点上,南西伯利亚的这两件玉器与中国牙璧完全一样,但它们都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比中国史前牙璧要早至少一万八千年以上。它们的轮廓更加简朴和粗放,但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却与中国牙璧是一致的。依笔者之见,马尔塔和Malaya Syya发现的这两件玉器应当是后世中国牙璧(玉璇玑)的原始形态。它们与玉璧一样,都与古代亚洲北部的人民对天的崇拜有关。

在南西伯利亚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之后,其玉器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

转载自玉满斋网,原文最后更新于2019年7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s://www.ymanz.com/ywh/29629.html

(0)

相关推荐

  • 古DNA洞察欧亚大陆东部现代人演化历史

    发布时间:2020-07-21文章出处:"中科院古脊椎所"微信号作者:张明.付巧妹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组应国际SCI生物学权威期 ...

  • 【瑾瑜匯】獠牙猙獰 神威凜然

    獠 神 牙 威 猙 凜 獰 然 在文化期,雖然農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漁獵仍然占有著相當的比重.動物既是當時人們漁獵的主要對象,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一大威脅.這種又敬又畏的心理,使得當時的人們對其有所 ...

  • 小南山遗址|“玉”破天惊,东亚文明的曙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在今年评选出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山遗址榜上有名. 小南山遗址不仅发现了迄今北部中国最早的陶器,还发现 ...

  • 世界玉文化起源地在哪里?

    玉雕观音 "玉"在东亚.东南亚.美洲以及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族都深得喜爱,犹其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玉了,号称是"玉的国度". 皇帝的玉玺 中国人爱玉爱的痴迷,形成了 ...

  • 第七百五十四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X 图1 兴隆洼文化玉玦.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使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最久远的民族,玉 ...

  • 第1655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1 来源: 中国古玉网 2015-03-12 内容提要: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 ...

  • 安徽含山凌家滩揭示中国玉璜文化的起源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 ...

  • 【聊文化03】易经文化的起源

    【聊文化03】易经文化的起源

  • 【翡翠课堂】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第一讲:中国玉文化(一) <说文解字>中,对玉的描述是:"石之美者,玉也".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

  • 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十二):金代玉器——侯彦成

    作者 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金是继辽之后在东北兴起的一个较为强盛的民族.今天的黑龙江省就是金上京所在地,也被女真完颜部视为发祥地.这支长期劳动生息于东北区域的游牧民族自建立起独立地方政权以来, ...

  • 【翡翠课堂】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第二讲:中国玉文化(二) 历史上最出名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主要就是玉龙的发现.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 ...

  • 玉文化认知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

    不可去名上理会.须求其所以然. 这是来自古文<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篇中的一句话,类似的语句还有朱熹的:"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这些语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