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穴
募穴(mù xué)或稱腹募。指位于胸腹部,為臟腑之氣結聚之處的特定穴。
《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腹暴滿,按之不下,取……胃之募也。”是有關募穴的最早記載,但未及穴名。以后《脈經》《針灸甲乙經》等逐步補出。募穴共12個,每一臟腑各有一個募穴。臨床上主要用以治療和診斷相應臟腑的病證。《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又《太平圣惠方》:“募中府隱隱而痛者,肺疸也;上肉微起者,肺癰也。”臨床上募穴可與背俞穴配合應用,稱“俞募配穴”。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口诀:肝募期门,心巨闕;脾募章门,肺中府;肾募京门,胃中脘;大肠天枢,胆日月;小肠关元,膀中极;三焦石门,包膻中。
募穴表
兩側募穴 |
正中募穴 |
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于内,抑或邪犯于外,均可在相应募穴上出现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临床根据这些反应,可以辅助诊断相应脏腑病证,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早在《圣惠方》中已有记载。如“天枢隐隐而痛者,大肠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肠痈也。期门隐隐而痛者,肝疽也,上肉微起者,肝痈也。”
【附注】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肠胃之外,募原之间”;“肠胃之募原”与《素问·举痛论》所说“小肠、膜厚之间”,意义相同,是指脏腑之外的胸腹膜之间。
脏腑的募穴因其接近脏腑而得名,故幕穴的位置与脏腑位置高低基本一致,因其依脏腑的部位而定募穴的位置,故本脏腑募穴不一定在本经脉腧穴上,有在正中、有在两侧,如胃之募穴中脘在任脉上。
滑寿注《难经》时说:“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之集于此也。”所以它是脏腑经气汇聚在胸腹部的穴位,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相关的募穴上出现压痛或敏感等现象。因此某一脏腑有病,可以用其所属之募穴治疗。
《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穴皆在阴……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阳性病证,其病气多行于阴分募穴,应采用“从阴引阳”的法则,针刺胸腹部的募穴,以调整经气而引邪外出。近代治疗六脏疾患,多取本腑的募穴,治疗效果显着。此外,还可采用“俞募配穴法”,即取胸腹部募穴的同时,配以背部相应的俞穴,对脏腑疾患也有很好的疗效。
东垣曰∶凡治腹之募,皆为原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
东垣曰∶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脏俞,是人之受天外风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收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