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外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清朝时期,朝廷恢复了宫廷画院制度,出现了一大批画家。
当时没有照相机,画师就相当于摄影师,不仅要负责皇家、大臣等的肖像画,同时记录宫廷生活、重大历史事件,闲暇时也画山水画及花鸟画。
伴随着天主教在我国的传播,西学也逐渐开始发热,由于艺术没有文字隔阂,所以绘画也理所当然包含其中。而传播者多为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除精通宗教神学外,还掌握自然科学和绘画艺术,从康熙王朝开始,外籍人士就在内廷供职,他们当中部分擅长绘画的人旋即成为宫廷画家,形成清代宫廷绘画的新特色。
在众多外籍画家中,除众所周知的郎世宁外,还有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贺清泰和潘廷章等人,对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并影响了清代宫廷绘画的风格。他们创造的中西合璧的新体绘画,虽然受到一些批评与责难,但作为十八世纪上半叶清廷中出现的一种新画体,在画坛独树一帜,得到清帝首肯,存在延续近百年,其历史贡献不可抹杀。
王致诚
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自幼学画于里昂,后留学罗马。主攻油画人物肖像。清乾隆三年(1738)来中国,献《三王来朝耶稣图》,乾隆时受召供奉内廷。初绘西画,然不为清帝所欣赏,后学中国绘画技法,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乾隆十九年奉命至承德避暑山庄为蒙古族厄鲁特部首领作油画肖像,二十三年曾制作紫光阁武功图中《阿尔楚尔之战》图。
清 王致诚 八马图 立轴
艾启蒙
艾启蒙(1708-1780),字醒庵,生于波西米亚(今属捷克),原名Jgnatius Sickeltart,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来中国,从师郎世宁学画,得郎氏指授,使西法中用,很快受到清廷重视,诏入内廷供奉。主攻人物、走兽、翎毛,与郎世宁、王致诚、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对当时宫廷绘画有一定影响。乾隆二十年(1755)曾制作紫光阁武功图中《准噶尔战功图》;乾隆三十六年(1771)孝圣皇后八旬万寿,命绘《香山九老图》,著录于《国朝院画录》;三十七年《十骏图犬》。
清 艾启蒙 十骏犬图图册 03金翅猃
贺清泰
贺清泰(1735—1814年,一说1735—1804),原名Louis Poirot,法兰西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曾经留学意大利,精通天文学、数学,于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贺清泰擅长山水、人物、走兽,除绘画外,还熟悉中国历史,精通汉文和满文,很得乾隆帝的信任。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和艾启蒙一起帮助修改《乾隆平定金川得胜图》的画稿(原稿是由中国宫廷画家徐扬画的),嘉庆十六年卒于北京。贺清泰的绘画水平较为平常,用笔细腻,基本是西洋画法,但鸟兽的形象欠活泼生动。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绘《贲鹿图》轴,《石渠宝笈》对该作有所记述。
清 贺清泰 黄鹰图 176.6×9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
郎世宁,意大利人生于米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华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设计,是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郎世宁《高宗大阅兵图》
安德义
安德义,原名 Joannes Damascenus Saslusti,公元?—1781年,意大利罗马人,欧洲奥斯汀会的传教士,于公元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进入宫廷供职,大约在公元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离开了宫廷,任天主教的北京主教,乾隆四十六年卒于北京。
《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