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福建'弓鱼术',能让鱼离水几天不死,是真的吗?

流传近千年的'弓鱼术'本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虽然可以延长鱼离水后的寿命,但是老一辈人都不建议年轻人对鱼实施'弓鱼术'。

那么流传甚广的'弓鱼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以让离开水的鱼长达几天不死?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本文为你一一解释,创出不易期待你的点赞。

'弓鱼术'是不是巫术?

据传'弓鱼术'最早发明几百年前的清朝,这项技艺还完美保存在今天福建沿海地区。

古代时候当地一些渔民出海捕捞大量的海鱼后,往往因为狂风暴雨耽误回程的归途。在茫茫海上漂泊,渔民为了吃到新鲜的海鱼。他们就会把捕捞上的鱼,将鱼头和鱼尾用一根绳子绑紧,使鱼成“弓”形状。

把鱼绑成“弓”状放在渔船上,往往可以鱼保持24小时不死。早上捕捞上的鱼,第二天早上还是活的。如果不绑成“弓”状,正常的鱼上岸后十五分钟就会因为窒息而死。

为什么'弓鱼术'可以延长鱼离水后的生命?难道是一种巫术吗?

其实并不是,将鱼绑成“弓”形状从而延长鱼脱水后的生命,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弓鱼术'的科学依据

大家都知道世界动物主要分为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两种,其中大部分脊椎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用肺部呼吸。

但是大部分鱼类都不属于哺乳动物,海洋中只有海鲸、海豚、海豹等少量大型鱼类属于哺乳动物。他们跟人类一样,无法在水中呼吸,只能依靠频繁地出水呼吸。

这也是为什么鲸鱼会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当鲸鱼跳出海面时候它就在呼吸,但是大部分鱼类并不是用肺呼吸而是用腮。

鱼头部左右分别有两块鲜红的物质,这就是鱼腮。

鱼在水中游动,鱼腮总是一张一合。鱼腮充满丰富的毛细血管,相当于人体的肺泡。

鱼腮张开时候水流从鱼口进入经过腮,水流方向正好与鱼腮中的血流方向相反,经过特殊的鱼类生理系统处理后,水中少量的氧气就渗到鱼腮中毛细血管里。同一时间鱼类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鱼腮中毛细血管排出体外。

鱼腮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肺部,只有保持一张一合,才能让鱼身体充满氧气。

而'弓鱼术'正是利用这一点,延长鱼在离开水面后的生命。

把鱼绑成'弓”的形状,鱼鳃自然会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氧气就会进入鱼体内,提供鱼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同时绑鱼的人手法要十分精湛,绳子既不能太紧但也要有一定的松度,让鱼腮能够正常地闭合,从而使鱼体内的二氧化碳能够排出去。

'弓鱼术'的优势与劣势

大家在了解'弓鱼术'的科学依据,就可以在平时捕鱼时候加以练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捆绑方式和力度,才能真正实现'弓鱼术'的威力。

其实在上个世纪的广大农村,很多农村人买鱼,用一根稻草穿过鱼鳃绑在自行车上。也是'弓鱼术'的一种运用,而且稻草绳十分环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使用'弓鱼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起到今天电冰箱的部分作用。

但是'弓鱼术'也有着劣势,一方面是实施'弓鱼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力度过大鱼可能会直接痛死,力度过小鱼可能呼吸困难。另外一方面'弓鱼术'对鱼来说,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

村里老年人都不建议年轻人实施这种方式,如果真的想延长鱼在离开水面后的生命,建议捕捞者可以携带一个方便袋或者水桶,把垂钓上来的鱼放在充满水的方便袋或者水桶中,这样即减轻鱼的痛苦,也延长鱼在离水的生命。

上次我跟前夫钓了几条海鱼,放在车后备箱的水桶中,在高速堵了一天一夜,第三天回到家鱼还是活的。

创作不易,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