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肖旭

汉乐府民歌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作品,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被压迫被剥削活的真实写照。它们真实地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及人民的爱憎和思想感情。现存四十多首汉乐府民歌从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生活和受压迫、遭迫害以及他们反抗斗争的作品。汉代的长期战争和统治阶级的挥霍腐化,给人民增加了繁重的负担。乐府诗中的有些作品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愤怒、呻吟及欲奋起反抗的思想感情。《东门行》(《相和歌辞·瑟调曲》)描写一个丈夫因家庭生活濒临绝境奋起反抗的诗篇,预示着汉代人民起义风暴的来临。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个因被贫困生活所迫而想挺而走险的男子。诗开头四句“出东门,不顾归;未入门,怅欲悲。”写这一男子本不考虑后果奋而出走,想以反抗寻求一家人的活路,但他又觉得放心不下,回转家中,心中更加悲伤。接下去两句“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是写主人公环顾斗室,描写了他家的具体境况:瓦罐中没有米,架子上没有衣服,这贫困的家境使他再度下决心拔剑出走。善良的妻子不忍心自己的丈夫去冒险,她牵衣啼哭,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并说自己愿意和丈夫过清苦的生活,她用天道人情打动自己的丈夫并劝阻他不去冒险,宁愿选择忍耐这条毫无把握的生路。但是丈夫却什么也不顾了,“咄:”这是呵斥责骂的声音;“行,”就是说我要走了。语气十分果断,表现了男主人公奋然决绝之情。

在汉代乐府诗中还可听到兄弟的怨恨、孤儿的哭诉、老兵的悲泣,官府爪牙对农民的斥骂。所以:《东门行》、《妇病行》这类诗虽然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情况,但实际上正形象地写出了当时千百万人民被压迫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的作品。汉代从武帝开始战争频繁,大量地征调徭役戍卒,造成人民大批死亡,很多家庭遭到毁坏,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乐府中的某些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战争、徭役的强烈不满和痛苦、怨恨的心情,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如《战城南》,诗的开头以“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指城南、郭北在进行战争,都在流血和死亡;阵亡的战士尸体得不到埋葬,正好成了乌鸦的美餐,成群的乌鸦在天空盘旋,不时地俯冲下来争食将士们的尸体。见到这种凄凉景象,诗人异常悲痛,竟发奇想,他假托死者与乌鸦的对话,要乌鸦为这些客死他乡的将士们举行招魂葬礼。请乌鸦为人招魂是不合情理、不可思议的,可是这想象却把悲怆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把死难将士战死沙场的悲惨景象烘托得更加突出。接着,诗人从死难者尸体推而广之,集中描述了战场上的荒凉景象,清冷的河水在无情地流淌,岸边是一片昏昏茫茫的蒲苇丛,勇敢的骑兵战死了,几匹受伤的马围绕着主人的尸体徘徊悲鸣。除此而外,一望无际的疆场上到处是一派死寂,再也见不到人们活动的踪迹了。诗人用水的“激激”声反衬出战场的死寂宁静,又以蒲苇的“冥冥”色联想起朦胧阴暗的天空,又用枭骑的战死、驽马的徘徊,进一步渲染这场战斗的残酷、悲惨。战争不但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用“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对整个社会作了总体性概括,人们在桥梁上盖起了房子,修筑了工事,致使交通堵塞,无法南来北往,可以想见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说明战争、战乱遍及南北四方。短短九个字就把社会动乱描绘得具体生动。接着诗人又巧妙地问道:“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如果庄稼不收获,君王也会没饭吃,我们就算想为国家出力也不可能,暗示出人们愿为忠臣而不可得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给人们制造灾难。诗最后写诗人对战死者的怀念。他再一次激发起人们对造成悲剧的战争及战争的发动者——统治阶级的无比愤恨。

﹝3﹞反映男女爱情和被压迫妇女的诗篇。由于封建礼教压迫的枷夹,乐府民歌中很少描写男女自由相爱与欢快的事,更多的是怨女、弃妇的悲诉、抗议和哀怨。同时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追求自由真挚爱情的坚强信念和巨大勇气,其中蕴藏着一股不可动摇的反抗力量。  《有所思》,写一个热恋的女子,突然听到男子有了他心以后的痛苦复杂心情。她本来思念着远方的恋人,打算把“双珠玳瑁簪”当作礼物赠给他,但听说他变了心,另有所爱了,于是姑娘烧掉了礼物与他绝情。全诗写出了一个失恋女子强烈而复杂的感情。

短诗《上邪》是女子向她所爱的人表述心计的诗,她一边用了天地间不可能出现的五件事来表达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情,坚贞不移的信念;火一样的热情直接进发出来,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动摇的反抗礼教的力量。而《上山采蘼芜》通过一个弃妇与故夫偶然重逢时的一番简短问答,表现出一个女子无辜被弃后心中强烈的隐痛和不平,诗表现出对这被弃女子的深切同情。

﹝4﹞揭露上层社会残暴和腐朽的作品。这类作品虽都简短,但都十分尖锐地讥讽了当时统治阶级,揭露了黑暗的朝政以及豪强地主对无辜人民的残害。如顺帝时的《京都歌谣》唱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说那些正直敢言的人,受到诬陷迫害以致惨死,而那些专门阿谀奉承的人却做了大官,揭露了当时黑暗的朝政。桓灵时的一首《童谣》是把当时上层社会的营私舞弊、沽名钓誉、腐朽无能揭露得淋漓尽致。

﹝5﹞乐府民歌中还有少数以劳动为主题的小诗。这些诗清新可喜,优美动人,展示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写出了劳动者的愉悦心情。如《江南》,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及采莲人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与鱼儿的描绘,将采莲人们的欢乐、愉悦心情透露出来,使我们仿佛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许多青年男女采莲的歌声和欢笑的场景。全诗的意境清新开朗,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代乐府民歌的确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两汉时的社会情况,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是《诗经》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发扬。

文/肖旭

(0)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秦汉文学之六:汉代乐府民歌

    中国秦汉文学之六:汉代乐府民歌 1.汉乐府民歌的采集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即音乐,府即官府.乐府早在秦时已出现了,秦出土的编钟上刻有篆书" 乐府" 二字.乐府见诸文字的最早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上古文学之四:《诗经》3

    中国上古文学之四:<诗经>3 3.所谓的" 王事" 诗 战争和徭役是阶级社会的重要内容,多数是统治者强加于人民头上的负担.在周代,战争和徭役都被视为" 王事& ...

  • 中华诗歌发展进程之四:汉代诗歌汉代诗歌走...

    汉代诗歌走进了瓶颈期,汉代的诗歌有直接从<诗经>模仿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但少有创新.汉代诗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八: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中国隋唐五代文学之八: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创始于杜甫,元结和顾况又有所发展.中唐兴起了新乐府的运动,首先是由张籍.王建.李绅等人的创作开始的 ...

  •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肖旭 有五个方面: 1.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生活和受压迫.遭迫害的作品.代表作有<东门行>.<妇病行>等: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代表作品<战城南>. ...

  • 《诗经》民歌的思想内容

    肖旭 大家知道<诗经>一书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而<诗经>中民歌直接采自劳动人民,又是<诗经>全书的精华所在.所以这节是"先秦文学"中的重点,同 ...

  • #关于两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东篱花匠 琴调相思引[正体]·不见客舟行 01-15 08:08 原创:东篱花匠 用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下平八庚. 配图:感谢兰高定古风艺术的精美摄影作品 风起行云点点轻,雨收落日照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八:南北朝乐府民歌

    朱剑心著作集:乐府诗选注 作者:朱剑心 当当 乐府学(第九辑) 作者:吴相洲 当当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八: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大放异彩的时代.由于南北朝的长期对峙,南北政治 ...

  •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肖旭 要知白诗可分四类:每类代表作品是什么?特别是讽谕诗要全面掌握,可分四方面: 一.反映了土地问题和赋税问题,代表作<观刈麦>.<杜陵叟>.白把土地兼并和苛捐杂税使农民破产作 ...

  • 汉乐府民歌中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热烈向往的叙事长诗是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 ...

  • 南北朝乐府民歌

    肖旭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包括吴歌和西曲两类. 吴歌产生的地点在长江下游,是以建业为中心,产生时代以东晋南朝宋居多.代表作品有<子夜歌>.<读曲>等. 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汉 ...

  • 《史记》的思想内容

    肖旭 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 ...

  • 《九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肖旭 <九章>中除<桔颂>是诗人早年所作的咏物托志的作品以外,其它各篇都是记录了屈原流放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抒写了他的悲愤感情.其主要内容有, 1.激奋地指责腐朽的贵族,昏庸的 ...